问答题试论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程序及运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题目
问答题
试论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程序及运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试论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程序及运用时需注意的问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应用时需注意的主要问题如下:


    正确答案: (1)、添加量要严格控制。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硝酸钠(钾)用于肉制品的最大使用量为0.50g/kg,亚硝酸钠(钾)用于腌制畜、禽肉类罐头、肉制品的最大使用量为0.15g/kg,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类罐头不得超过0.05g/kg,肉制品不得超过0.03g/kgo
    (2)、温度控制。不论是腌制时还是加工后的成品,温度控制在0℃~4℃最为适宜,因为这个温度既可抑制细菌(包括肉毒梭菌)的生长繁殖,又不影响肉品的腌制加工,也不破坏成品的组织结构和感官品质,还可以延长制品的保存期。
    (3)、pH的控制。发色与抑菌要求pH控制在6.0左右,而提高保水性能则要求pH接近中性,为了制品的安全与质量,还是以pH6.0左右为好。
    (4)、护色助剂的使用量要适当,并且宜先加入肉中,然后再添加亚硝酸盐与食盐的混合盐水。
    (5)、加热温度。一般为提高制品嫩度和保水性能,制品的中心温度常控制在68℃,20~30min,但为破坏肉毒毒素最好中心温度达到72℃18min,以保证制品的安全。
    (6)、保持原料肉的新鲜清洁,一般合格新鲜肉是比较安全的,但如用冻肉解冻以后加工方火腿或灌肠制品,应检查细菌总数。细菌总数一般应限制在10个/g以内。
    此外,在使用亚硝酸盐时,要做到专人领用、专人保管、随领随用、用多少领多少,对领取后没有用完的添加剂要进行妥善处理,以防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 第2题:

    问答题
    试论述建立分析前阶段保证体系的基本问题。

    正确答案: ①分析前阶段保证工作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人员对影响分析前阶段质量诸要素应+分熟悉;要向临床提供“送检标本质量要求”及“采集须知”一类文件;要深入临床科室,对采集标本情况进行了解和指导;对送检标本的质量要严格把关,建立反馈制度;对不合格标本建立拒收制度等;②这一阶段质量保证工作要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来解决。这项工作要取得临床科医师、护士甚至患者配合;要取得有关职能科室的重视、参与、协调;③建立严格责任制,建立相应检查、评比、考核办法。(考生还可结合本单位经验提出相应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问答题
    简述库存管理ABC分析法的基本程序。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试论述土壤侵蚀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按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种类划分: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化学侵蚀和生物侵蚀等类型。按土壤侵蚀发生时间划分:一类是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以前所发生的侵蚀,称之为古代侵蚀;另一类是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后所发生的侵蚀,称之为现代侵蚀。按土壤侵蚀发生速率划分:加速侵蚀和正常侵蚀。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
    (2)人为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从汽车动力性看,在汽车的日常使用时,除了汽车本身结构参数的影响外还需注意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 汽车在日常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因素:
    1润滑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功率传到驱动轮过程中,有部分功率消耗于传动系各机件的摩擦损失,还有部分是液力损失。
    2轮胎气压
    轮胎气压是否符合标准对车辆使用的动力性有很大影响,当轮胎气压低于标准时,轮胎变形大,在硬路面上滚动时的迟滞损失大,阻力大。
    3调整
    汽车的前轮定位是否正确,制动器摩擦片和制动鼓的间隙是否适当等都将影响汽车的行驶阻力。
    第三章概述汽车燃油经济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泻下药分为几类?各适用于什么病证?使用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泻下药的分类及适应证:根据作用强弱的不同,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①攻下药多苦寒,泻下力较强,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证。②润下药多为种子、种仁类,味甘质润,泻下作用和缓,主要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的肠燥津枯便秘。③峻下逐水药多苦寒有毒,泻下作用峻猛,主要适用于全身水肿,腹部胀满及胸胁停饮等正气未衰之实证。使用注意:攻下药、峻下逐水药,其作用峻猛,或具有毒性,易伤正气及脾胃,故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经期应当忌用;使用作用较强的泻下药时,当奏效即止,切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使用有毒性泻下药,要严格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毒现象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安神药适应于何病证?分为哪两类?使用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安神药主要适用于心神不宁的惊悸、失眠、健忘、多梦及惊风、癫痫、癫狂等证。安神药可分为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两类。矿石、贝壳类药物,质重沉降,多有重镇安神作用,称重镇安神药。植物种子类药物,质润滋养,多有养心安神作用,称养心安神药。使用注意:矿石类安神药,如做丸、散服,易伤脾胃,故不宜长期服用,并须酌情配伍养胃健脾之品;入煎剂服,应打碎先煎、久煎;部分药物具有毒性,更须慎用,以防中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适用于哪些病证?使用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适用于疥癣、湿疹、痈疮疔毒、麻风、梅毒、毒蛇咬伤等病证。以外用为主,兼可内服。使用注意:本类药物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无论外用或内服,均应严格控制剂量和用法,不宜过量或持续使用,以防发生中毒;制剂时,应严格遵守炮制及制剂的法度,以减轻毒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论述综合效益的基本含义及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称为综合效益。
    生态效益:在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影响范围内,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全部效用。
    经济效益:在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影响范围内,被人们开发利用已变为经济形态的那部分效益
    社会效益:在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影响范围内,被人们认识,且已为社会服务的那部分效益。
    综合效益的基本特征
    效益的整体性:
    第一、注重局部效果,更注意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个别利益加整体利益。
    第二、系统的输出都必然是三方面效益组成的成果系列,只是比重有所差别而已。
    发展的阶段性:对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经营管理是随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和变化的
    计量的复杂性:
    第一、各个组成部分效益和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
    第二、间接效益难有一种为社会各界普遍接受的外延边界加以计量;
    第三、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林业经营系统的发展,系统影响波及范围和作用程度加大。
    人类的主体性:综合效益研究的出发点在于人为中心的社会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这种利益离开了人类社会这个中心来研究只能是一种抽象的讨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化湿药适用于哪些病证?使用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化湿药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舌苔白腻等湿阻中焦证。使用注意:化湿药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虚及气虚者宜慎用;气芳香,其有效成分多为挥发油,故入煎剂宜后下,以免降低疗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论述特殊绩效认可计划的特殊意义以及在使用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特殊绩效认可计划是指一种现金或非现金的绩效认可计划,即在员工远远超出工作要求表现出特别的努力、实现了优秀的此绩或者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情况下,组织给予他们的赞赏、表扬、表彰或小额一次性奖励。
    特殊意义:
    (1)提高了整个报酬系统的灵活性和自发性。
    (2)扩大了员工在报酬系统中的参与机会,提供真正符合员工兴趣的报酬。
    (3)有利于奖励那些与组织价值观和文化相一致的行为,强化企业的战略目标。
    (4)实现报酬系统的成本有效性最大化。
    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计划的运用是否到位。
    (2)所提供的绩效认可报酬对员工来说是否有价值。
    (3)绩效认可的决策程序是否过于复杂。
    (4)员工对货币型绩效认可的态度。
    (5)计划是否与组织的经营战略保持一致。
    (6)普通员工和经理人员在认可计划中的公平性。
    (7)计划是否缺乏信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做法。

    正确答案: 因素分析法用来分析影响指标变化的各个因素以及它们对指标各自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做法是:在假定影响指标变化的诸因素之中,分析某一因素变动对总指标变动的影响时,假定只有这一个因素在变动,而其余因素都必须是同度量因素(固定因素),然后逐个进行替代某一项因素单独变化,从而得到每项因素对该指标的影响程度。在采用因素分析法时,应注意各因素按合理的顺序排列,并注意前后因素按合乎逻辑的衔接原则处理。如果顺序改变,各因素变动影响程度之积(或和)虽仍等于总指标的变动数,但各因素的影响值就会发生变化,得出不同的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试论述中国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原则立场。

    正确答案: (1)解决边境问题的目的是安定四邦,争取国际形势的缓和,以利于国内建设。
    (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通过和平谈判,求得友好解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3)真正平等、互利、公正地解决边界问题。
    (4)对解放前历届政府签订的边界条约,中国政府采取区别对待的态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什么是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何?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替代顺序应如何确定?

    正确答案: 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利用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下:
    第一,将分析的某项经济指标分解为若干因素的乘积;
    第二,计算经济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期数(如计划数、上期数等),从而形成两个指标体系。
    第三,确定各因素的替代顺序;
    第四,计算替代指标。
    第五,计算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
    第六,将各因素变对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应与该项经济指标实际数与基期的差额(分析对象)相等。
    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时,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设某项经济指标N是由A,B,C三个因素组成的。在分析时,若是用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进行对比,则计划指标(N0)与实际指标(N1)的计算公式如下:
    计划指标N0=A0×B0×C0 实际指标N1=A1×B1×C1 分析对象为N1-N0的差额。
    采用因素分析法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程度时,各项计划指标,实际指标及替代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计划指标 N0=A0×B0×C0-----------(1)
    第一次替代N2=A1×B0×C0-----------(2)
    第二次替代N3=A1×B1×C0-----------(3)
    实际指标 N1=A1×B1×C1-----------(4)
    各因素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数额按下式计算:
    由于A因素变动的影响=(2)-(1)=N2-N0
    由于B因素变动的影响=(3)-(2)=N3-N2
    由于C因素变动的影响=(4)-(3)=N1-N3
    将上述三个项目相加,即为各因素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程度,它与分析对象应相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实施鼻饲技术及护理需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①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插;
    ②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
    ③每天检查胃管插入的深度,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或者暂停鼻饲;
    ④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前后均应用20毫升水冲洗导管,防止管道堵塞;
    ⑤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⑥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试述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的优点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1)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
    由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是以向量的形式出现的,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点,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事物本身的模糊状况。它既可以用于主观指标的综合评价,也可以用于客观指标的综合评价,特别是在主观指标的综合评价中,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效果要比其他评价方法优越,因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在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模糊综合评价过程本身并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评价信息重复问题。因而在运用此方法前指标的预选处理特别重要,唯有如此才能将相关程度较大的指标删去,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其次,由于指标的权重大多是人为确定的,包含了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因此要充分反映客观实际,需要很好地把握。最后,对各被评价对象的指标信息量考虑不够,有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区分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问答题
    试论述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果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包括有关问题解决的内容,并能及时地再现它们,可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能正确地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原则。能恰当地唤起有关的原则并加以组合,极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3)言语的指导。正确的指导可能引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增强其动机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个别差异。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思维活动水平的高低和记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的影响很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收涩药常与哪些药配伍?使用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滑脱病证正虚是本,滑脱是标,收涩药只能治标,故多与补益药配伍同用,以标本兼顾。收涩药味涩易敛邪,故表邪未解、湿热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以防"闭门留寇"之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论商业银行的设立条件及程序。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耳声发射的特点及记录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正确答案: 耳声发射是有非线性,锁相性,可重复性三大特点。各种耳声发射具有如下共同要求,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的影响:①安静的周围环境;②受试者尽量保持安静;③采用带通滤波,平均叠加等技术措施,进一步剔除干扰噪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何?

    正确答案: 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指标分解为各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测定这些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差异额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利用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如下:第一,将分析的某项经济指标分解为若干因素的乘积;第二,计算经济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期数(如计划数、上期数等),从而形成两个指标体系。第三,确定各因素的替代顺序;第四,计算替代指标。第五,计算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第六,将各因素变对对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数额相加,应与该项经济指标实际数与基期的差额(分析对象)相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化痰止咳平喘药常与哪些药配伍?使用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咳、喘、痰常互兼,故化痰、止咳、平喘药常配伍同用;外感者配解表药;火热者配清热泻火药;里寒者,配温里散寒药;虚劳者,配补虚药;癫痫、惊厥、眩晕、昏迷者,配平肝熄风、开窍、安神药;痰核、瘰疬、瘿瘤者,配软坚散结药;阴疽流注者,配温阳通滞药。使用注意:痰中带血等有出血倾向者,宜慎用温燥性强的化痰药;表证的咳嗽不宜单投止咳药,当以疏解清宣为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论述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

    正确答案: 社会问题要进人政策议程,既要有能够发现问题的观察机制,又要在公众与政府、上级与下级之间存在良好的沟通机制。社会问题进人政策议程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种。
    1.政治领导人的作用
    政治领导人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出于政治优先权的考虑,还是因为对公众利益的关切,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政治领导人可能会密切关注某些特定的问题,将它们告之公众,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例如,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向题会议,由于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而将解决知识分子的问题纳人了政府议程。1974年,尼克松政府关于放松《清洁空气法案》中某些污染控制标准的建议,直接地提上了国会的议程。
    2.政治组织的作用
    政治组织是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政策问题是涉及国家和社 会全局的大事情,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而政策议程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如政党、政治团体和社会组织等)。在我国,这些政治组织主要包括政府、政党、工会、妇联和青年组织。
    3.政府体制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特别是其民主程度和开放程度,从制度上规定了信息的沟通渠道和利益的表达方式,从而对社会问题进人政府议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政府的产生方式是民主选举,执政理念合乎民主潮流,组织程序符合民主要求,政务信息向民众开放,决策过程吸收民众参与,倾听民众意见,接受民众监督,那么大量的社会问题才能正常而顺利地进入政策议程。相反,专制、封闭的政府则会将大量社会问题阻止在政策议程之外。
    4.利益集团的作用
    利益集团在问题构建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游说、宣传、助选、抗议等手段,迫使政府将其提出的问题列人政策议程,并采纳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建议,或者通过各种手段阻止对自己利益产生损害的政策,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团体成员的利益。戴维·杜鲁门在《政府过程》一书中认为,各种利益团体寻求着某种合理的平衡状态,如果某一事务威胁这种合理的平衡,那么它们便会做出反应。当某一团体的平衡被严重破坏时,各种各样的行为就会出现。如果这种破坏不是太大,那么团体的领导人将努力使先前的平衡得到恢复„„这种努力将使团体求助于政府成为必要。
    5.专家学者的作用
    在各研究领域中,专家学者通过对课题的分析,能够发现某些重要问题,并能凭其专业优势和特长,运用科学理论和分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进程进行科学预测。他们一旦取得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和深远影响的成果,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将其列如政策议程。例如,三大院士的联合签名导致奥运会建设费用的缩减,直接使鸟巢建筑大幅度改动。
    6.公民个人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引发的。公民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于某些影响或损害其权益的问题不满,一般会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的问题告知公众和媒体,或将与之有类似看法的人组织起来,掀起一场群众运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抗议,或以正当形式展开对话并提交政策议案。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群众还会采取一些威胁性的方式(如游行、示威、抗议、罢工、暴乱等),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政府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非正式关系在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7.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被誉为“第四种力量”,具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强和传播迅速等特点,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促使政策议程的建立。有的社会问题可能会引起新闻媒介的注意,通过新闻媒介的报道,它们可能成为政策议程上的事务。例如,贫困地区儿童失学的问题,通过新闻媒介的披露,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而促进了“希望工程”的出台和实施。
    大众传媒的作用体现在:
    首先,把问题广泛传播,以争取多数人的理解与支持,为建立公众议程创造了条件。
    其次,它能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
    再次,它是连接公众与政府决策系统的桥梁,使公众参与决策成为可能。
    最后,它能发挥政府决策系统外脑的作用,是政府决策系统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的重要工具。这种互动过程使得大众传媒日益成为政策问题的重要提出者。
    8.问题自身的作用
    社会问题自身的特征对政策议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罗杰·科布和查尔斯·爱尔德指出: (1)一个间题的定义越模糊,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特殊性程度);
    (2)一个问题被认为社会意义越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重要性程度); (3)一个问题被认为长期的关联性越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关联期的长短); (4)一个问题被认为越不具有技术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问题复杂程度); (5)一个问题被认为越缺少明确的先例,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先例的明确程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