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关于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其层流型净化技术常用于
A.100级洁净区
B.10万级洁净区
C.10000级洁净区
D.30万级洁净区
E.1000级洁净区
第2题:
关于层流型洁净净化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A、层流净化常用于100级的洁净区
B、空气处于层流状态,室内不易积尘
C、层流又分为垂直层流与水平层流
D、可避免不同药物粉末间的交叉污染
E、层流净化区域应与万级净化区域相邻
第3题:
洁净室设计不符合要求的是
A、洁净室的内表面(墙壁、地面、天棚)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
B、应当尽可能避免明沟排水
C、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净化
D、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5帕斯卡
E、洁净室(区)应有足够照度,主要工作间的照度宜为300勒克斯
第4题:
第5题:
纯生线装酒机洁净区空气净化系统应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三级过滤。
第6题:
无菌药品生产的洁净区空气净化系统应当保持()。无菌药品生产的洁净区空气净化系统应当维持相应的()级别。
第7题:
物流净化是指生产物料进入准洁净区和洁净区时的净化,具体设施包括哪些()
第8题:
下列关于空气净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9题:
进入洁净区的程序是()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以下关于层流净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室内空气不出现停滞
B.可控制洁净室的温度与湿度
C.进入洁净室的空气经滤过处理
D.洁净室新产生的微粒可沿层流方向带走
E.空调净化就是层流净化
第15题:
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关于洁净室(区)的规定不符的有 ( )
A.洁净室(区)要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差错和混淆
B.厂房按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级别进行合理布局
C.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净化,洁净室(区) 内空气的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应记录存档
D.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并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E.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
第16题:
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净化,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划分空气洁净级别。洁净室(区)内空气的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应()。
记录存档
略
第17题:
以下关于层流净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18题:
进入洁净区的空气如何净化?
第19题:
关于制药环境的空气净化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第20题:
进入洁净区的空气必须(),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划分空气()。
第21题:
换鞋→换外衣→穿洁净服→洗手→消毒→进入净化区
换鞋→换外衣→洗手→穿洁净服→消毒→进入净化区
换鞋→换外衣→消毒→洗手→穿洁净服→进入净化区
换鞋→洗手→换外衣→穿洁净服→消毒→进入净化区
第22题:
第23题:
可避免不同药物粉末交叉污染
空调净化优于层流净化
外界空气经过净化,无尘埃粒子进入室内
新脱落的粒子可按层流的方向将粒子带走
既可调节室内温度又可调节室内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