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毒作用带(Zch)是危害性指标
Zch二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
Zch大表示此外来化合物不易引起慢性中毒
对于毒作用有阈值的外来化合物可求得Zch
在制订安全限值(最高容许浓度)时可参考Zch来确定安全系数
第1题:
急性阈浓度到半数致死浓度间的范围
A、急性阈浓度
B、慢性阈浓度
C、急性毒作用带
D、慢性毒作用带
E、阈浓度
第2题:
A、急性阈浓度
B、慢性阈浓度
C、阈浓度
D、急性毒作用带
E、慢性毒作用带
第3题:
多次反复染毒
A、急性阈浓度
B、慢性阈浓度
C、急性毒作用带
D、慢性毒作用带
E、阈浓度
第4题:
第5题:
慢性毒作用带(Zch)值越大的毒物引起()
第6题:
一次染毒所得的阈浓度()。
第7题:
多次反复长时期染毒所得的阈浓度()。
第8题:
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大
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小
蓄积中毒的危险性越小
致死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大
致死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小
第9题:
半数致死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急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小,引起死亡的危险性越小
急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越大
慢性毒作用带的值越大,引起慢性中毒的危险性越大
第10题:
急性阈浓度
慢性阈浓度
阈浓度
急性毒作用带
慢性毒作用带
第11题:
确定化合物的最高耐受剂量
确定化合物外推到人的安全系数
确定化合物的最高容许浓度
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阈剂量
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阈剂量及无有害作用剂量
第12题:
急性阈浓度
慢性阈浓度
阈浓度
急性毒作用带
慢性毒作用带
第13题:
用公式LC50急性阈浓度表示
A、急性阈浓度
B、慢性阈浓度
C、急性毒作用带
D、慢性毒作用带
E、阈浓度
第14题:
A、慢性毒作用带(Zch)是危害性指标
B、Zch二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
C、Zch大表示此外来化合物不易引起慢性中毒
D、对于毒作用有阈值的外来化合物可求得Zch
E、在制订安全限值(最高容许浓度)时可参考Zch来确定安全系数
第15题:
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主要是
A、确定化合物的最高耐受剂量
B、确定化合物外推到人的安全系数
C、确定化合物的最高容许浓度
D、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阈剂量
E、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阈剂量及无有害作用剂量
第16题:
第17题:
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第18题:
由急性阈浓度到半数致死浓度之间的距离()。
第19题:
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
第20题:
急性阈浓度
慢性阈浓度
阈浓度
急性毒作用带
慢性毒作用带
第21题:
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第22题:
慢性毒作用带(Zch)是危害性指标
Zch一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
Zch大表示此外来化合物不易引起慢性中毒
对于毒作用有阈值的外来化合物可求得Zch
在制订安全限值(最高容许浓度)时可参考Zch来确定安全系数
第23题:
慢性毒作用带(Zch)是危害性指标
Zch二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
Zch大表示此外来化合物不易引起慢性中毒
对于毒作用有阈值的外来化合物可求得Zch
在制订安全限值(最高容许浓度)时可参考Zch来确定安全系数
第24题:
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