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池塘底质的pH值影响施肥效果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效率,因而影响池塘生物容量、生物群落,和养殖产量。要达到高产量,则最佳底质土壤pH值为(  )。A 大于8.5B 7.5~8.5C 6.5~7.5D 5.5~6.5

题目
单选题
池塘底质的pH值影响施肥效果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效率,因而影响池塘生物容量、生物群落,和养殖产量。要达到高产量,则最佳底质土壤pH值为(  )。
A

大于8.5

B

7.5~8.5

C

6.5~7.5

D

5.5~6.5


相似考题
更多“池塘底质的pH值影响施肥效果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效率,因而影响池塘生物容量、生物群落,和养殖产量。要达到高产量,则最佳”相关问题
  • 第1题:

    池塘施肥时不必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 A、有效成分含量
    • B、对水体PH值得影响
    • C、肥料的价格
    • D、肥料的种类

    正确答案:C

  • 第2题:

    说明池塘pH的变化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在养殖水体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引起pH变化的主要因素。
    (2)由于水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时空不均的特点,因而水体pH会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及垂直分布现象,并受溶氧、CO2、碱度、硬度等因素的影响。
    (3)表水层在浮游植物迅速增殖时,白天的光合作用消耗水中CO2,结果水中积累CO32-,析出CaCO3沉淀,水的碱度和硬度都下降,同时水的pH上升,溶氧增加,pH午后达最高。
    (4)夜晚,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不断积累CO2,水的pH降低,结果使得CaCO3沉淀溶解,碱度和硬度上升,溶氧减少,结果早上日出之前pH达最低值。
    (4)底水层由于白天光照条件差,光合作用不强,但是呼吸作用照样进行,pH变化趋势与表水层相似,但是变化幅度非常小。

  • 第3题:

    增氧机的作用有哪些?池塘成鱼养殖使用增氧机能达到什么效果?


    正确答案: 作用:增氧、搅水、曝气
    效果:
    1.增加溶氧,释放有害气体、促进物质循环;
    2.使水质保持稳定、良好;
    3.减少鱼病发生,减少浮头泛池的次数
    提高池塘生产力:可使亩净产增加14%

  • 第4题:

    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回答下列问题:为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的种群数量。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鳙鱼对()、()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


    正确答案:浮游植物B;食物;氧气(或溶解氧)

  • 第5题:

    池塘在一个饲养周期过后,随着商品鱼类的捕捞出,池塘中的营养成分会大量减少。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是()

    • A、施肥
    • B、大量注入新水
    • C、更换新的养殖地点
    • D、以上方法都可行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比较静水池塘与流水池塘的养殖特点和差别、以及管理重点。


    正确答案: ①养殖特点间的差别:静水池塘养殖饵料来源广,易实现搭配混养,饲料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推广范围严重受水源的限制,饲养成本较高,不易搭配混养多种鱼。
    ②静水池塘管理要点:
    A.经常巡塘、看天、看水、看鱼B.做好鱼池的清洁卫生工作(除草、防病)
    C.搞好投饵管理(实施四定饲喂)
    D.加强水质管理(及时加注新水,防止鱼类浮头和泛池)
    E.做好鱼病防治工作(定期消毒、中药预防)
    F.做好池塘管理记录和统计分析。
    ③流水池塘养殖管理要点:
    A.做好前期驯食工作
    B.控制好水体流量
    C.加强投饵管理
    D.定时排污
    E.经常巡塘、防盗、防投毒、防断水
    F.重视鱼病防治工作

  • 第7题:

    问答题
    增氧机的作用有哪些?池塘成鱼养殖使用增氧机能达到什么效果?

    正确答案: 作用:增氧、搅水、曝气
    效果:
    1.增加溶氧,释放有害气体、促进物质循环;
    2.使水质保持稳定、良好;
    3.减少鱼病发生,减少浮头泛池的次数
    提高池塘生产力:可使亩净产增加14%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池塘水质和底质怎样调控?

    正确答案: 水质调控:最经济有效的就是换水。正常情况下,池塘生产力与换水量成正比。但是换水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措施。应当换水的条件应具备以下一点或几点:
    1.水源好,理化指标正常。
    2.池内浮游植物过多,能见度降低。
    3.容氧、PH值,铵态氮含量超出正常指标。
    4.池底污染严重,甲烷,硫化氢等有毒质大量生成。
    5.养殖生物摄食量下降,出现浮头或者发生流行性疾病。
    换水还应掌握换水量和换水速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结果。此外还应应注重饵料的质量和饵料投喂技术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底质调控:底质恶化原因是因为饵料和代谢废物积聚池底,进行缺氧分解产生有毒午后物质影响生物生存和生长。预防措施:彻底清淤,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科学投饵,保证充足溶氧。
    污染处理:泼洒适宜浓度的双氧水或者氧化亚铁等化学药品消除毒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不能使水中氧气降低的是(  )。
    A

    鱼、虾等养殖生物的呼吸

    B

    浮游植物呼吸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D

    底质有机物分解


    正确答案: A
    解析:
    C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使水中氧气的含量升高。

  • 第10题:

    判断题
    池塘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随水深而增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夜间池塘水体PH降低的因素不包括()
    A

    鱼类的呼吸作用

    B

    浮游动物的呼吸作用

    C

    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D

    浮游植物的呼吸作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说明池塘pH的变化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正确答案: (1)在养殖水体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引起pH变化的主要因素。
    (2)由于水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时空不均的特点,因而水体pH会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及垂直分布现象,并受溶氧、CO2、碱度、硬度等因素的影响。
    (3)表水层在浮游植物迅速增殖时,白天的光合作用消耗水中CO2,结果水中积累CO32-,析出CaCO3沉淀,水的碱度和硬度都下降,同时水的pH上升,溶氧增加,pH午后达最高。
    (4)夜晚,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不断积累CO2,水的pH降低,结果使得CaCO3沉淀溶解,碱度和硬度上升,溶氧减少,结果早上日出之前pH达最低值。
    (4)底水层由于白天光照条件差,光合作用不强,但是呼吸作用照样进行,pH变化趋势与表水层相似,但是变化幅度非常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夜间池塘水体PH降低的因素不包括()

    • A、鱼类的呼吸作用
    • B、浮游动物的呼吸作用
    • C、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 D、浮游植物的呼吸作用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池塘中的生物群落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主要包括微生物、水生维管束植物、浮游生物(藻类和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

  • 第15题:

    消除池塘氨氮的措施有()。

    • A、换水和调低pH值
    • B、增加生物密度
    • C、添加海水
    • D、添加淡水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池塘水质和底质怎样调控?


    正确答案:水质调控:最经济有效的就是换水。正常情况下,池塘生产力与换水量成正比。但是换水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措施。应当换水的条件应具备以下一点或几点:1.水源好,理化指标正常。2池内浮游植物过多,能见度降低。3容氧、PH值,铵态氮含量超出正常指标。4.池底污染严重,甲烷,硫化氢等有毒质大量生成。5.养殖生物摄食量下降,出现浮头或者发生流行性疾病。换水还应掌握换水量和换水速度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结果。此外还应应注重饵料的质量和饵料投喂技术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底质调控:底质恶化原因是因为饵料和代谢废物积聚池底,进行缺氧分解产生有毒午后物质影响生物生存和生长。
    预防措施:彻底清淤,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科学投饵,保证充足溶氧。污染处理:泼洒适宜浓度的双氧水或者氧化亚铁等化学药品消除毒性。

  • 第17题:

    池塘的生物环境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五大部分。


    正确答案:附生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

  • 第18题:

    流水池塘产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水源的水质,水量,水温
    2)放养密度
    3)饲养前的前期训化
    4)总流水量(m3/h),流水流面积(m3),池水交换量(次/h),鱼池平均水深(m),溶氧,水温、密度、光照等。

  • 第19题:

    问答题
    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__________的种群数量。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鳙鱼对__________、__________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 (2)若大量捕捞使池塘中的鳙鱼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会导致__________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 (3)若池塘施肥过量,一段时间后,池塘内上述三个优势种群消失了两个,它们是__________,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个优势种群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浮游植物B;食物;氧气(或溶解氧)
    (2)浮游植物B
    (3)浮游动物A和鳙鱼;氧气(或溶解氧);分解者
    解析: (1)施肥的作用有利于浮游植物B的生长,提高了其种群数量。鳙鱼和其他杂鱼在食物、氧气、空间资源等存在竞争,所以捕捞野杂鱼,减弱竞争。 (2)、(3)大量捕捞使池塘中的鳙鱼数量减少,浮游动物A由于缺少天敌数量增加,以大量浮游植物 B为食,使其数量减少。大量施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水中氧气被大量消耗,导致浮游动物A和鳙鱼缺少氧气而死亡。浮游动物A和鳙鱼大量死亡,尸体腐烂导致分解者--微生物大量繁殖。

  • 第20题:

    单选题
    池塘底质中的C/N比值可以决定(  )向养殖水体的释放量。
    A

    N

    B

    P

    C

    Ca

    D

    S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氮在土壤中同时以有机和无机物质出现。池塘底质中的氮向养殖水体的释放量主要取决于底质中的C/N比值,C/N值为20以下时可以释放出氮,大于20时一般不会释放氮。

  • 第21题:

    单选题
    鱼类养殖中,池塘底质中有机碳的浓度在下列哪个范围时产量较高(  )。
    A

    低于0.5%

    B

    0.5%~1.5%

    C

    1.5%~2.5%

    D

    2.5%~3.5%


    正确答案: B
    解析:
    鱼类养殖中,池塘底质中有机碳的浓度与鱼类的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有机碳浓度低于0.5%或高于2.5%时,会导致鱼类产量降低;达到平均鱼类产量的池塘有机碳浓度为0.5%~1.5%;有机碳浓度为1.5%~2.5%则与鱼类高产量有关。

  • 第22题:

    填空题
    池塘的生物环境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五大部分。

    正确答案: 附生藻类,水生维管束植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池塘施肥时不必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

    有效成分含量

    B

    对水体PH值得影响

    C

    肥料的价格

    D

    肥料的种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