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更容易估计随机误差
队列研究更容易区分混杂偏倚
疾病的发病率很低
病例对照研究更容易判断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计算比值比
第1题:
A、病例对照研究更容易估计随机误差
B、队列研究更容易区分混杂偏倚
C、疾病的发病率很低
D、病例对照研究更容易判断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
E、病例对照研究可以计算比值比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更好()
第5题: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
第6题:
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
第7题:
关于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叙述错误的是()。
第8题:
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
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
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
设立了比较组
第9题:
病例对照研究是从“果”到“因”,而队列研究从“因”到“果”
病例对照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方法,而队列研究不是
病例对照研究可进行配比,而队列研究不能配比
病例对照研究有专门的对照,而队列研究没有
病例对照研究疾病易发生混杂偏倚,而队列研究不发生混杂偏倚
第10题:
研究对象可能失访
有时只能计算比值比,而不能直接测量相对危险度
一些罕见疾病
病例对照研究可能更易估计随机误差
队列研究中似乎更可能出现混杂偏倚
第11题:
研究对象可能失访
一些疾病很罕见
可能更易估计随机误差
队列研究中更可能出现混杂偏倚
有时只能计算比值比,而不能直接测量相对危险度
第12题:
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
容易得到发病率指标
适用于对罕见病的研究
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
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顺序
第13题:
A、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B、可以估计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C、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疾病常见而暴露罕见的情况
D、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疾病罕见而暴露常见的情况
E、病例对照研究不能得出暴露因素与疾病因果关联的结论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
第17题:
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暴露和疾病的联系可能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
第18题:
在某些情况下,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估计暴露和疾病的联系比队列研究方法更好,其原因是()。
第19题: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
第20题:
队列研究对象可能失访
有时只能计算比值比,而不能直接测量相对危险度
病例对照研究可能更易估计随机误差
一些疾病很罕见
第21题:
病例队列研究
巢氏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不匹配研究
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频数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第22题:
病例对照研究更容易估计随机误差
队列研究更容易区分混杂偏倚
疾病的发病率很低
病例对照研究更容易判断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计算比值比
第23题:
队列研究一般不存在回忆偏倚,但可产生失访偏倚
队列研究可直接获得人群的发病率资料
队列研究一般可直接获得比值比(OR),从而充分分析暴露因素的病因作用
病例对照研究可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疾病的联系,多用于探索性病因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验证因果关系的能力没有队列研究强
第24题:
更容易估计随机误差
容易区分混杂偏倚
研究罕见病
容易判断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
可以确定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