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大地震后,疏散场地和避难场地的区别在哪里?”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地下商场地下一层,建筑面积近40000㎡,通过设置避难走道划分为建筑面积小于20000㎡的两个区域,下列关于避难走道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商场至避难走道人口处设防烟前室,商场开向前室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B.避难走道在两个不同疏散方向上分别设置一个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口
    C.避难走道人口处防烟前室的使用面积为6.0㎡
    D.避难走道的吊顶、墙面和地面采用不燃烧材料装修

    答案:A
    解析:
    教材P83
    (1)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数量。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只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2)避难走道的净宽度。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得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3)避难走道入口处的前室。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所设前室的面积不得小于6.0 m2,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4)避难走道:肖防设施的设置。避难走道内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人口处的前室应设置相应的防烟设施。(5)避难走道的装修材料。避难走道的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必须为A级。

  • 第2题:

    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包括疏散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疏散指示标志、避难层(间)等。


    答案:对
    解析:

  • 第3题:

    避难场地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合理布置。作为应急的临时避难场地,在火灾、地震和其他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具有十分重要的防灾作用,面积按疏散人口配置,人均面积( )以上,服务半径在500m左右为宜。

    A.1㎡
    B.1.5㎡
    C.2㎡
    D.2.5㎡

    答案:C
    解析:
    作为应急的临时避难场地,在火灾、地震和其他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具有十分重要的防灾作用,面积按疏散人口配置,人均面积2㎡以上,服务半径在500m左右为宜。适宜作防灾避难疏散的场地为:具有安全保障,不会发生次生灾害的广场、运动场、公园、绿地等开敞空间。

  • 第4题:

    避难场地火灾、地震和其他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具有十分重要的防灾作用,面积按疏散人口配置,人均面积()m2以上,服务半径在()m左右为宜。

    A:1;500
    B:3;400
    C:2;500
    D:1.5;400

    答案:C
    解析:
    作为应急的临时避难场地,在火灾、地震和其他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具有十分重要的防灾作用,面积按疏散入口配置,人均面积2m2以上,服务半径在500m左右为宜。

  • 第5题:

    设置紧急疏散场地要便于救援车辆进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羽毛球比赛中,单打和双打场地的区别有()

    • A、双打比单打场地宽
    • B、单打比双打场地长
    • C、双打比单打的发球区要短
    • D、网柱安放的位置有所不同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建筑的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主要包括()。

    • A、疏散走道
    • B、疏散楼梯
    • C、疏散出口
    • D、避难间
    • E、疏散指示标志

    正确答案:A,B,C,D,E

  • 第8题:

    场地土的固有周期和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有何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 由于地震动的周期成分很多,而仅与场地固有周期T接近的周期成分被较大的放大,因此场地固有周期T也将是地面运动的主要周期,称之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 第9题: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下列关于避难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60m
    • B、封闭的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机械防烟系统
    • C、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使人员需经过避难层方能上下
    • D、避难层可兼做设备层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是______.

    • A、场地烈度
    • B、基本烈度
    • C、设防烈度
    • D、工程烈度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多选题
    建筑的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主要包括()。
    A

    疏散出口

    B

    疏散楼梯

    C

    疏散走道

    D

    避难走道

    E

    避难间


    正确答案: B,C
    解析: 建筑的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主要包括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包括室外楼梯),疏散出口(包括疏散门和安全出口),避难走道,下沉式广场,避难间和避难层,疏散指示标志和疏散应急照明,有时还包括疏散诱导广播。

  • 第12题:

    多选题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下列关于避难层设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5m

    B

    封闭的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机械防烟系统

    C

    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应使人员需经过避难层方能上下

    D

    避难层的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耐火极限不低于2h

    E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超高层办公建筑,建筑总高度为180m,共设置有3个避难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设置了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
    B.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与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差不大于50m
    C.避难层兼作设备层,避难区域与可燃气体管道区采用耐火极限2.0h的防火隔墙分隔
    D.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在避难层进行了错位

    答案:C
    解析:
    教材P128
    (3)避难层四周的墙体及避难层内的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 第14题:

    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指( )。
    A、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良好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B、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良好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小地震烈度
    C、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D、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小地震烈度


    答案:C
    解析:
    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参见教材P32。

  • 第15题:

    避难场地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合理布置。作为应急的临时避难场地,在火灾、地震和其他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具有十分重要的防灾作用,面积按疏散人口配置,人均面积()以上,服务半径在500m左右为宜。

    A.1m2
    B.1.5m2
    C.2m2
    D.2.5m2

    答案:C
    解析:
    作为应急的临时避难场地,在火灾、地震和其他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具有十分重要的防灾作用,面积按疏散人口配置,人均面积2 m2以上,服务半径在500m左右为宜。适宜作防灾避难疏散的场地为:具有安全保障,不会发生次生灾害的广场、运动场、公园、绿地等开敞空间。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第16题:

    打桩平整场地与楼地面场地平整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打桩场地平整是指专用于桩架的道渣场地。楼地面中平整场地是指标高在±c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及素砼明沟。二项子目内容不同,所以是不重复的。

  • 第17题:

    适合修建避难所的场地有()

    • A、凸出的大岩石下
    • B、茂密的草丛
    • C、树和树枝及雪
    • D、低洼潮湿的峡谷

    正确答案:A,C

  • 第18题:

    建筑的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主要包括()。

    • A、疏散出口
    • B、疏散楼梯
    • C、疏散走道
    • D、避难走道
    • E、避难间

    正确答案:A,B,C,D,E

  • 第19题:

    大地震后,疏散场地和避难场地的区别在哪里?


    正确答案:疏散场地是临时的避震场所,避难场地是灾民要生活一段时期的临时家

  • 第20题:

    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在进行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并使之分散布置、易于寻找。

    • A、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 
    • B、疏散走道和避难走道 
    • C、疏散楼梯间和避难救援设施 
    • D、疏散出口和避难走道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简述野外拓展和场地拓展的区别。


    正确答案:1.野外拓展借助自然地域,轻松自然。
    2.野外拓展提供了真实模拟的情境体验。
    3.野外拓展使参与人员拥有开放接纳的心理形态。
    4.野外拓展使参与人员拥有以往不同的共同生活经历。

  • 第22题:

    可以作为避难所的场地有()。

    • A、滑梯
    • B、山区和岩岸边的山洞
    • C、茂密的草丛
    • D、凸出的大岩石下面

    正确答案:A,B,D

  • 第23题:

    多选题
    建筑的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主要包括()。
    A

    疏散走道

    B

    疏散楼梯

    C

    疏散出口

    D

    避难间

    E

    疏散指示标志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