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所抽样本能够代表总体
排除主观意愿因素对分组的影响
使试验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数
试验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
使研究对象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第1题:
A、增加参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B、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
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受益
D、在试验期间对干预病人和对照病人的处理与评价相似
E、减少选择偏倚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在护理研究中,“随机分配”受试对象是指:()。
第5题: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主要目的是()。
第6题:
在社区干预试验中,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是为了()。
第7题:
在临床试验中,采用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第8题:
增加参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受益
在试验期间对干预病人和对照病人的处理与评价相似
减少选择偏倚
第9题:
研究者按配对的方法将受试对象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研究者根据病情轻重将受试对象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研究者随意将受试对象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第10题:
尽可能减少失访
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
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
第11题:
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增强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增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可比性
使试验组和对照组都受益
降低试验组的失访率
第12题:
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提高统计效率
便于研究对象回忆暴露因素
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量
便于选择对照组
保证病例组与对照组有一致的研究因素
第13题:
A、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
B、使试验更具有代表性
C、使试验结论更可靠
D、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
E、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
第14题:
第15题:
下列哪一条不是随机抽样的目的。()
第16题:
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第17题:
下列哪项不是随机抽样的目的()。
第18题:
临床试验中研究对象的随机分组是为了()。
第19题:
使试验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实验组
使试验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对照组
使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人数相等
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
去除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干扰
第20题:
保证所抽样本能够代表总体
使研究对象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排除主观意愿因素对分组的影响
使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相同的样本数
使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
第21题:
增加参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受益
平衡实验组和对照组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
避免研究者偏倚
第22题:
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
使试验更具有代表性
使试验结论更可靠
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
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
第23题:
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同
试验组和对照组都受益
增加研究对象的依从性
避免研究者偏倚
平衡试验组和对照组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