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张××,男,46岁,因疲乏、发热2天后行为异常1天入院。病人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乏无力,发热(未测体温),无畏寒,伴头晕、头痛,能忍受,未予重视。1天前发热停止,病人出现咽部不适,随处吐口水,不愿进食,害怕与人见面,且不听家人的劝阻,遂来院就诊。病人起病以来无咳嗽、腹痛,大小便基本正常。2个月前曾被野犬咬伤过而未做特殊处理。既往及家族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T37℃,P86次/分,R20次/分,BP136/80mmHg;神志清楚,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颈稍有抵抗感;心、肺、腹部无异常发现;四

题目
问答题
张××,男,46岁,因疲乏、发热2天后行为异常1天入院。 病人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乏无力,发热(未测体温),无畏寒,伴头晕、头痛,能忍受,未予重视。1天前发热停止,病人出现咽部不适,随处吐口水,不愿进食,害怕与人见面,且不听家人的劝阻,遂来院就诊。病人起病以来无咳嗽、腹痛,大小便基本正常。2个月前曾被野犬咬伤过而未做特殊处理。既往及家族无特殊病史。 体格检查:T37℃,P86次/分,R20次/分,BP136/80mmHg;神志清楚,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颈稍有抵抗感;心、肺、腹部无异常发现;四肢活动正常,克、布氏征(-),未引出病理征。病人一直在不停地吐口水。 血常规:WBC10.8×10/L,N0.78,L0.22。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有哪些诊断依据?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最可能的诊断:狂犬病。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张××,男,46岁,因疲乏、发热2天后行为异常1天入院。 病人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乏无力,发热(未测体温),无畏寒,”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男,5岁。因发热2天,出现左上下肢无力1天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40.3℃,伴头痛、呕吐,非喷射性,于外院输液对症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前1天,患儿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不能站立,无发热及抽搐。查体:双下肢对称分布针尖大小紫红色皮疹,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左上下肢肌力4级,右上下肢肌力正常,四肢痛温觉存在。

    该患儿的初步诊断是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儿偏瘫
    C、过敏性紫癜
    D、过敏性紫癜、小儿偏瘫
    E、小儿偏瘫

    答案:D
    解析:
    本例以发热、急性偏瘫为首发症状,在入院查体即发现双下肢典型皮疹,初步诊断过敏性紫癜与急性偏瘫。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有小血管炎。病变广泛。过敏性紫癜可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头痛、瘫痪或颅内出血等。

  • 第2题:

    张×,女,2岁,因发热7天,右下肢瘫痪2天于2001年7月24日入院。 7月17日无诱因发热,体温38~40℃,明显畏寒、寒战。7月22日起发现右下肢不能运动,入院体查:体温38℃,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巩膜无黄染,淋巴结未触及。无皮疹、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腹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未及。右下肢弛缓性瘫痪,肌力2级,腱反射减弱,无感觉障碍。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0.57,淋巴细胞0.43,血色素157g/L,血小板231×109/L。 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治疗:①患者应躺在有床垫的硬板床上,注意瘫痪肢体的护理,避免外伤受压,置于舒适的功能位置,以防产生垂腕垂足现象。有便秘和尿潴留时,要适当给予灌肠和导尿。②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可选用:a地巴唑舒张血管,兴奋脊髓;b加兰他敏有抗胆碱酯酶的作用;c新斯的明;d其他维生素B1、B6、B12,谷氨酸等有促进神经细胞代谢的作用,可酌情选用。③中药治疗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④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可酌情采用:体育疗法、针刺疗法、推拿及按摩疗法,理疗及拔罐疗法,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中药熏洗及外敷疗法,必要时行矫形外科处理。

  • 第3题:

    患儿男,4岁8个月,因发热2天,左上下肢瘫痪1天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40.3℃,伴头痛、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于外院输液对症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前1天,患儿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不能站立,无发热及抽搐。查体:双下肢对称分布针尖大小紫红色皮疹,不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左上下肢肌力4级,右上下肢肌力5级,四肢痛温觉存在。入院后最需要进行的检查为()

    • A、脑电图
    • B、肌电图
    • C、神经传导速度
    • D、头颅MRI
    • E、体感诱发电位

    正确答案:D

  • 第4题:

    患者男性,36岁。因发热20余天入院。20余天前饮酒后出现腹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腹泻,口服氢氧化铝±等药物治疗天后腹痛缓解,但随即出现发热,初为间断性,体温在38℃-39℃,伴畏寒,微咳.无痰。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皮疹.关节痛等。数天后发热加重,为持续性高热,体温最高达40℃,伴畏寒。既往无结核.肝炎病史。体检:T39.0℃,R28次/分。左颈部可扪及数个淋巴结,约花生米大小,质地中等,活动度稍差,无触痛。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查体不理想。应进一步做的检查有()

    • A、血常规
    • B、肥达反应
    • C、血培养
    • D、免疫学检查
    • E、骨髓细胞学检查
    • F、PPD皮试

    正确答案:A,B,C,D,E,F

  • 第5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家中祖父有结核病病史,患儿未接种卡介苗。该患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

    • A、支原体肺炎
    • B、支气管肺炎
    • C、腺病毒肺炎
    • D、原发型肺结核
    • E、粟粒型肺结核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患儿,男,4岁8个月,因发热2天,左上下肢瘫痪1天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40.3℃,伴头痛、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于外院输液对症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前1天,患儿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不能站立,无发热及抽搐。查体:双下肢对称分布针尖大小紫红色皮疹,不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左上下肢肌力4级,右上下肢肌力5级,四肢痛温觉存在。入院后最需要进行的检查为()

    • A、脑电图
    • B、肌电图
    • C、神经传导速度
    • D、头颅MRI
    • E、体感诱发电位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患者,李某,男,35岁,主诉:间断发热4月。该患于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为38~39℃,伴有畏寒,多汗,有髋关节疼痛,服用芬必得后热退,但第二天体温再次升高,发热数天后可热退3~5天,之后再次发热,于当地曾按感冒治疗应用阿奇霉素效果差,无咳嗽,二便正常。在家务农,家中养牛。查体: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及2.0cm,脾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伤寒
    • B、结核病
    • C、类风湿性关节炎
    • D、布鲁菌病
    • E、淋巴瘤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针对该患儿的主要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

    监测体温

    B

    保证营养摄入

    C

    指导合理用药

    D

    注意消毒隔离

    E

    绝对卧床休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证充足睡眠。在病情稳定期注意休息,但不过分强调绝对卧床,可适当进行室内、外活动,以增强其抵抗力,但应避免受凉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 第9题:

    单选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于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针对该患儿的主要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

    监测体温

    B

    保证营养摄入

    C

    指导合理用药

    D

    注意消毒隔离

    E

    绝对卧床休息


    正确答案: E
    解析: 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证充足睡眠。在病情稳定期注意休息,但不过分强调绝对卧床,可适当进行室内、外活动,以增强其抵抗力,但应避免受凉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 第10题:

    问答题
    张×,女,2岁,因发热7天,右下肢瘫痪2天于2001年7月24日入院。 7月17日无诱因发热,体温38~40℃,明显畏寒、寒战。7月22日起发现右下肢不能运动,入院体查:体温38℃,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巩膜无黄染,淋巴结未触及。无皮疹、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腹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未及。右下肢弛缓性瘫痪,肌力2级,腱反射减弱,无感觉障碍。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0.57,淋巴细胞0.43,血色素157g/L,血小板231×109/L。 应进一步作哪些检查,明确诊断?

    正确答案: 进一步检查:①病因学有关检查,查病毒感染标志物,如用咽拭子及肛门拭子采集标本并保存于含有抗生素的Hanks液内,多次送检可增加阳性率、从血液或脑脊液中也可分离出病毒、特异性IgM;②脑脊液检查;③血培养;④脑电图,CT⑤X线胸片及右下肢;⑥肌电图;⑦血电解质检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对该患儿最佳的治疗方案是()
    A

    INH+RFP+SM

    B

    INH+RFP+PZA

    C

    INH+RFP+EMB

    D

    INH+PZA+SM

    E

    INH+EMB+S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发热时体温上升期的表现不包括(  )。
    A

    皮肤苍白

    B

    出汗多,皮肤潮湿

    C

    肌肉酸痛

    D

    畏寒或寒战

    E

    疲乏无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临床上出汗多,皮肤潮湿多见于体温下降期。

  • 第13题:

    患儿男,5岁。因发热2天,出现左上下肢无力1天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40.3℃,伴头痛、呕吐,非喷射性,于外院输液对症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前1天,患儿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不能站立,无发热及抽搐。查体:双下肢对称分布针尖大小紫红色皮疹,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左上下肢肌力4级,右上下肢肌力正常,四肢痛温觉存在。

    入院后最需要进行的检査为

    A、头颅MRI
    B、体感诱发电位
    C、脑电图
    D、肌电图
    E、神经传导速度

    答案:A
    解析:

  • 第14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家中祖父有结核病病史,患儿未接种卡介苗。该患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 A、支原体肺炎
    • B、支气管肺炎
    • C、腺病毒肺炎
    • D、原发型肺结核
    • E、粟粒型肺结核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张×,女,2岁,因发热7天,右下肢瘫痪2天于2001年7月24日入院。 7月17日无诱因发热,体温38~40℃,明显畏寒、寒战。7月22日起发现右下肢不能运动,入院体查:体温38℃,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巩膜无黄染,淋巴结未触及。无皮疹、咽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腹无压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未及。右下肢弛缓性瘫痪,肌力2级,腱反射减弱,无感觉障碍。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0.57,淋巴细胞0.43,血色素157g/L,血小板231×109/L。 请提出主要诊断及依据与主要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诊断:脊髓灰质炎。
    依据:①夏秋季节,急起发热,伴右下肢弛缓性瘫痪;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大多正常
    主要鉴别诊断: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脊髓炎;家族性周期性麻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 第16题:

    肾移植病人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警觉有排斥反应,但除外()

    • A、寒战、发热
    • B、疲乏无力
    • C、移植肾区胀痛
    • D、尿量减少
    • E、尿量增加

    正确答案:E

  • 第17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针对该患儿的主要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 A、监测体温
    • B、保证营养摄入
    • C、指导合理用药
    • D、注意消毒隔离
    • E、绝对卧床休息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患儿,男,4岁8个月,因发热2天,左上下肢瘫痪1天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40.3℃,伴头痛、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于外院输液对症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前1天,患儿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不能站立,无发热及抽搐。查体:双下肢对称分布针尖大小紫红色皮疹,不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左上下肢肌力4级,右上下肢肌力5级,四肢痛温觉存在。该患儿的初步诊断是()

    • A、过敏性紫癜
    • B、过敏性紫癜、小儿偏瘫
    • C、小儿偏瘫
    •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儿偏瘫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于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患儿祖父为开放性结核病患者,患儿未接种卡介苗。针对该患儿的主要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 A、监测体温
    • B、保证营养摄入
    • C、指导合理用药
    • D、注意消毒隔离
    • E、绝对卧床休息

    正确答案:E

  • 第20题:

    填空题
    女性,30岁,因发热、关节疼痛1周、面部虹斑两天入院。病人1周前感冒后出现发热,体温38~C左右。后出现膝关节疼痛,2天前出现面部红斑,即来就诊。抗核抗体(一)、狼疮细胞 (二)、补体C3含量降低。T 38~C,病人面部呈蝶形红斑,口腔黏膜无溃疡。膝关节有压痛,无畸形。肺无异常。  请写出:(1)本病最可能的医疗诊断。  (2)应采取的治疗措施。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张××,男,46岁,因疲乏、发热2天后行为异常1天入院。 病人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乏无力,发热(未测体温),无畏寒,伴头晕、头痛,能忍受,未予重视。1天前发热停止,病人出现咽部不适,随处吐口水,不愿进食,害怕与人见面,且不听家人的劝阻,遂来院就诊。病人起病以来无咳嗽、腹痛,大小便基本正常。2个月前曾被野犬咬伤过而未做特殊处理。既往及家族无特殊病史。 体格检查:T37℃,P86次/分,R20次/分,BP136/80mmHg;神志清楚,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颈稍有抵抗感;心、肺、腹部无异常发现;四肢活动正常,克、布氏征(-),未引出病理征。病人一直在不停地吐口水。 血常规:WBC10.8×10/L,N0.78,L0.22。 该病人还需做哪些检查以帮助诊断?

    正确答案: 诊断依据:①2个月前被野犬咬伤而未做特殊处理;②起病较急,有病毒血症的表现,而且很快出现恐惧不安,咽肌不适,大量流涎;③生命体征基本正常,神志清楚,颈稍有抵抗感,无病理征;④实验室检查示血WBC和N均稍高。(2)进一步检查:①脑脊液常规、生化、病毒分离和细菌培养;②取病人的唾液、脑脊液和泪液,用RT-PCR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③免疫荧光检测病毒抗原;④用特异性抗原检测血清或脑脊液中的中和抗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李某,男,35岁,主诉:间断发热4月。该患于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为38~39℃,伴有畏寒,多汗,有髋关节疼痛,服用芬必得后热退,但第二天体温再次升高,发热数天后可热退3~5天,之后再次发热,于当地曾按感冒治疗应用阿奇霉素效果差,无咳嗽,二便正常。在家务农,家中养牛。查体: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及2.0cm,脾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伤寒

    B

    结核病

    C

    类风湿性关节炎

    D

    布鲁菌病

    E

    淋巴瘤


    正确答案: B
    解析: 长程间断发热,伴有多汗、关节疼痛症状及肝脾肿大体征,有牛羊接触史。

  • 第23题:

    单选题
    小儿糖尿病常见症状是(  )。
    A

    多尿、烦渴、消瘦、疲乏

    B

    呕吐、腹痛、腹泻、尿少

    C

    呕叶、腹痛、发热、腹泻

    D

    无食欲、疲乏、恶心、呕吐

    E

    发热、恶心、呕吐、神志模糊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患儿,男,8岁。因“低热、干咳、疲乏、食欲减退3周入院”。患儿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最高体温38.1℃,夜间易出汗,间中咳嗽、无痰。家中祖父有结核病病史,患儿未接种卡介苗。该患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什么()
    A

    支原体肺炎

    B

    支气管肺炎

    C

    腺病毒肺炎

    D

    原发型肺结核

    E

    粟粒型肺结核


    正确答案: D
    解析: 粟粒型肺结核多数起病急,有高热和严重中毒症状。原发型肺结核一起病缓慢,表现为长期不规则低热、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疲乏等结核中毒症状。多见于较大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