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细胞贫血
DIC
肝硬化
急性心肌梗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1题:
下列哪种情况使血液黏度增高
A.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
B.纤维蛋白原减少
C.红细胞数减少
D.切变率降低
E.温度增高
17.D。黏度即内摩擦。当温度不变时,全血黏度主要决定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血浆黏度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的含量。全血黏度还受血流切率的影响。
第2题:
下列选项中纤维蛋白原增高的是
A.巨幼细胞贫血
B.DIC
C.肝硬化
D.急性心肌梗死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第3题:
下列哪种情况使血液黏度增高( )
A、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
B、切变率降低
C、纤维蛋白原减低
D、温度增高
E、以上都是
第4题:
下列哪种情况使血液黏度增高( )
A、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
B、切变率降低
C、纤维蛋白原减低
D、温度增高
E、红细胞数量减少
第5题:
下列选项中,纤维蛋白原减低的是
A、血小板无力症
B、缺铁性贫血
C、肝硬化
D、大手术后
E、恶性肿瘤
第6题:
下列选项中肝炎患者眼结膜黄染的原因是
A、血中胆固醇增高
B、血中二氧化碳增高
C、血中氧含量增高
D、红细胞破坏增多
E、血中胆红素增高
第7题:
第8题:
列选项中,纤维蛋白原减低的是()。
第9题:
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
切变率降低
纤维蛋白原减低
温度增高
以上都是
第10题:
糖尿病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双缩脲法的参考值为2~4g/L
也称为I因子
也称为Ⅱ因子
多发性骨髓瘤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
第11题:
绝经后的妇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
脂蛋白-a增高
肥胖者
糖尿病
第12题:
纤维蛋白原增高
C反应蛋白增高
HDL-C增高
凝血因子异常
LDL-C增高
第13题:
以下不是冠心病危险因子的是
A、纤维蛋白原增高
B、C反应蛋白增高
C、HDL增高
D、凝血因子增高
E、血胆固醇(TCH)增高
第14题:
下列有关纤维蛋白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尿病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B、双缩脲法的参考值为2~4g/L
C、也称为Ⅰ因子
D、也称为Ⅱ因子
E、多发性骨髓瘤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多
第15题:
不能成为冠心病的确定危险因素的是
A、纤维蛋白原增高
B、C反应蛋白增高
C、HDL增高
D、凝血因子异常
E、TC/HDL-C升高
第16题:
下列选项中,纤维蛋白原减低的是
A.血小板无力症
B.铁性贫血
C.肝硬化
D.大手术后
E.恶性肿瘤
第17题:
下列选项中纤维蛋白原增高的是
第18题:
第19题:
下列选项中纤维蛋白原增高的是()。
第20题:
下列哪项不是使ESR增高的物质()。
第21题:
Glauss法是WHO推荐的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参考方法
血凝仪可通过检测PT方法来换算纤维蛋白原浓度
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高时可使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使用雄激素时,纤维蛋白原含量可增高
肝硬化时,纤维蛋白原含量可降低
第22题:
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
切变率降低
纤维蛋白原减少
温度增高
红细胞数减少
第23题:
血浆中PA活性增高;
血浆中纤溶酶活性增高;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
血浆中出现FDP的二聚体,其含量增高;
以上都不对。
第24题:
巨幼细胞贫血
DIC
肝硬化
急性心肌梗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