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艾青提倡“诗的散文美”,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与评价。

题目
问答题
艾青提倡“诗的散文美”,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与评价。

相似考题
更多“艾青提倡“诗的散文美”,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与评价。”相关问题
  • 第1题:

    结合本诗,谈谈其“建筑的美”。


    正确答案:
    【答案】本诗的“建筑的美”主要体现在匀称的诗行的精心设计上。全诗十二行,每行大都是十二到十四个字,每两行间,或用三音尺或用二音尺标点断句,诗行排列较匀称,达到了构建格律诗的理想效果。
    【解析】“建筑的美”指的是诗歌要讲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发现》一诗基本上体现了“建筑美”这一特点。

  • 第2题:

    什么是严羽的“别材”、“别趣”说?请结合“别材”、“别趣”说,谈谈他对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沦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批评。
    (一)严羽主张作诗要“妙悟”,诗本身要有“兴趣”,即指诗人直觉到的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严羽认为唐诗有这种“兴趣”,而宋诗所缺乏的恰恰正是这种审美特征。为什么宋诗没有“兴趣”呢?严羽认为来人好“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即在诗歌里用事、用典故、议论说理,破坏了诗歌的“兴趣”的审美特征。
    (二)为了反对宋人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严羽提出了诗有“别材”、“别趣”之说。《沧浪诗话·诗辨》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即是说诗写得好坏,别有一种“妙悟”的才能.别有一种“尚意兴而理在其中”的兴趣,与学问、理论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举了韩愈与孟浩然的例子,认为孟浩然学力、学问远不如韩愈,但诗歌却超过韩愈,就是因为孟浩然有“别材”、“别趣”。这可以作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注脚。尽管他的这一对比不一定公平和符合事实。
    (三)在赞扬唐人诗歌后,严羽批评宋诗说:“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严羽刘“近代诸公”的批评,实则是对宋诗的批评,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这种倾向从宋初就已开始。“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缺乏唐诗那种“妙悟”的“兴趣”,即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足宋诗的主流倾向。

  • 第3题:

    简述艾青的“诗的散文美”


    正确答案: 他把诗歌形式散文化提高到了美学的高度,他说:朴素是对于词藻的奢侈的摈弃;是脱去了华服的健康的袒露;是挣脱了形式的束缚的无羁的步伐;是掷给空虚的技巧的宽阔的笑“。他的目的是要为雄伟奔放的民族情绪寻找一种朴素的外观。中国现代新诗终于有了适合于自己的外在形式。卞之琳的《十年诗草》出版后,更使现代新诗对形式美的追求达到更自觉的阶段。

  • 第4题:

    提倡“诗的散文美”的诗人是()

    • A、穆旦
    • B、艾青
    • C、余光中
    • D、俞平伯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结合韩愈、秦观的诗歌创作实际;谈谈你对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有情芍药含晚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一诗的理解与看法。


    正确答案: 元好问的这首诗是评论秦观的诗。秦观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诗词风格柔弱纤丽,修辞精巧,元好问称是女郎诗,露讥讽之意,表明元好问崇尚的是象韩愈那样雄奇怪异、雄浑刚健的风骨之美。但是他的这种倾向性鲜明的审美观点过于绝对化,文学艺术可以也应当有多元的审美风格。在诗歌风格上,应当允许审美主体各有其好。不过作为生长在北方,仕于金王朝的诗人元好问来说,倾心于诗歌的雄浑苍茫之美,是十分自然的。

  • 第6题:

    谈谈艾青叙事诗的特点。


    正确答案: (1)通过人物特写揭示人物灵魂,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如《吹号者》、《火把》、《他死在第二次》等长诗,并不着意于构造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截取人物生活侧面和片断来展示人物的精神境界。
    (2)始终保持抒情化、诗意化的特征。在诗的内在结构上,加重了叙事容量和成分,但它仍然以抒情、诗意和诗味为主。
    (3)雍容的风度与浩荡的气势。这种风格形成既受到外国诗人的影响,也是由他个性、气质所决定的。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忠实于现实生活感受的结果。

  • 第7题:

    结合《故里三陈》,谈谈你对汪曾祺小说散文化特征的理解。


    正确答案:①散文化的笔法,是汪曾祺小说风格的重要特征。他受中国古代笔记小说、桐城派散文和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重“文气”,轻结构,讲“血脉流通”、“气韵生动”,多采用淡化情节的方法,不追求故事的戏剧性,不刻意编织情节,往往选择生活中的某些碎片加以连缀,如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又似行云流水挥洒自如。《陈四》中从“迎会”的胜景到陈四的“表演”;《陈泥鳅》中从救生船黑屁股,到运河上的清水潭,到“他也好义,也好利”,到从通湖桥桥洞里拖出女尸,到“径直走进陈五奶奶家”;《陈小手》中从老娘接生,到“白马陈小手”,到陈小手为“联军”团长太太接生的故事等,都突破了传统小说的章法,形成了散漫的结构,以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散文化的随意叙说的语气,在生活原生态的表现中,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灵与情感。作者对人物及人物的命运不加评论,而是留有大片空白让读者去感受、体味。
    ②不注重表现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在舒缓平和的笔调中深情地回顾往昔,含蓄自然地流露出对生活的爱和思考。汪曾祺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他在作品中回避矛盾的激化和对立,强调个体的内心均衡。陈泥鳅的利与义;陈四的“发誓从此再也不踩高跷”,“还是当他的瓦匠”,“到冬天,卖灯”等,都是人的心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因此,汪曾祺小说的意境常显得超然、空灵,具有田园牧歌式的神秘和梦幻情调。

  • 第8题:

    问答题
    请结合“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谈谈你对“过程与方法评价”的理解。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结合《故里三陈》,谈谈你对汪曾祺小说散文化特征的理解。

    正确答案: ①散文化的笔法,是汪曾祺小说风格的重要特征。他受中国古代笔记小说、桐城派散文和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重“文气”,轻结构,讲“血脉流通”、“气韵生动”,多采用淡化情节的方法,不追求故事的戏剧性,不刻意编织情节,往往选择生活中的某些碎片加以连缀,如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又似行云流水挥洒自如。《陈四》中从“迎会”的胜景到陈四的“表演”;《陈泥鳅》中从救生船黑屁股,到运河上的清水潭,到“他也好义,也好利”,到从通湖桥桥洞里拖出女尸,到“径直走进陈五奶奶家”;《陈小手》中从老娘接生,到“白马陈小手”,到陈小手为“联军”团长太太接生的故事等,都突破了传统小说的章法,形成了散漫的结构,以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散文化的随意叙说的语气,在生活原生态的表现中,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灵与情感。作者对人物及人物的命运不加评论,而是留有大片空白让读者去感受、体味。
    ②不注重表现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在舒缓平和的笔调中深情地回顾往昔,含蓄自然地流露出对生活的爱和思考。汪曾祺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他在作品中回避矛盾的激化和对立,强调个体的内心均衡。陈泥鳅的利与义;陈四的“发誓从此再也不踩高跷”,“还是当他的瓦匠”,“到冬天,卖灯”等,都是人的心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因此,汪曾祺小说的意境常显得超然、空灵,具有田园牧歌式的神秘和梦幻情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你如何理解艾青“诗歌散文化美”的艺术追求?

    正确答案: 艾青的诗作都是自由体式。他的自由体摒弃了早期自由诗的散文化,而追求“自由而自己成了约束”的散文美。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诗语言的散文美。注意从生活中提取丰富、鲜活、变化的语言。在成熟期的作品中,他的语言更加朴素、亲切、新鲜、干净、凝练,且富有表现力。二是他讲究诗情内在的律动,把外在音律消融于诗的内在骨骼,把形式积淀到内容中去。他的诗或长篇或短制,都是章无定节,节无定句,也不拘泥于音韵与顿数,但却具有内在的旋律和节奏。如《大堰河——我的褓姆》,全诗十三节,节式有长有短,长的一节十六行,短的一节只有四行,每行字数多少不一,多者二十二字,少者每行二字。全诗不押韵,但每一节首尾句重复,以确定情绪抒发的基调,中间几行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是长句,使情感的抒发形成一种自然起伏的节奏与旋律。参差中保持和谐,变化中又有统一。自由诗体在艾青手中灵活多变,走向成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艾青将散文化的自由体诗推向了高峰。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谈谈艾青叙事诗的特点。

    正确答案: (1)通过人物特写揭示人物灵魂,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如《吹号者》、《火把》、《他死在第二次》等长诗,并不着意于构造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截取人物生活侧面和片断来展示人物的精神境界。
    (2)始终保持抒情化、诗意化的特征。在诗的内在结构上,加重了叙事容量和成分,但它仍然以抒情、诗意和诗味为主。
    (3)雍容的风度与浩荡的气势。这种风格形成既受到外国诗人的影响,也是由他个性、气质所决定的。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忠实于现实生活感受的结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一句中“真意”的理解。(4分)


    答案:
    解析:
    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明,如果一个人挣脱了世俗的精神枷锁,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他就能超然世外,物我浑然,心境与大自然融合,体会精神也就从尘世之累中得到了彻底的解脱,意思对即可,鼓励有个性的合理的答案。

  • 第14题:

    艾青将散文化的自由体诗推向了高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试结合作品陈述你对“诗庄词媚”一语的理解?


    正确答案: 诗歌在题材内容上偏重政治主题,以关系到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内容为主;即便写到男女之情,也“发乎情、之乎礼义”。儒家的入世哲学和伦理观念,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它给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家国责任感。但同时也极大地抑制了人的自我情感欲望的释放、自由个性的迸发和自我意识的开掘,从而是文学特别是诗歌染上了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等浓重色彩,笼罩在理性主义的光环之中。   
    文学艺术作品中所抒发的感情,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着重表现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注入爱国情感、民族情感等;另一类是着重表现作者个体的自我情感,注入亲情恩怨、爱情悲欢等。诗中所抒之情,大都是属于前一类。如屈原抒发的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忧未悔”(《离骚》)的追求理想至死不悔的精神,杜甫抒发的是“安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伟大的利他主义精神等等。诗中即便是涉及到少女怀春、少男求爱的内容,其表现手法也多用比兴,隐约朦胧,如“蒹葭jianjia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即主要抒写男欢女爱的恋情。不仅北宋前期二晏欧柳词是如此,即便是豪放词雄风振起、苏辛词如洪钟大吕在词坛回荡之时,词中描写女性的生活命运、描写与女性相关的情感,或借助于男女爱情描写而另有寄托的情形,照样十分突出。词突破了一般诗文所不直接表现男女爱情藩篱,而以词为主要题材来加以表现。可以说词是一种专以描摹人的心态和情感为能事的一种文体,在体制各别、样式种种的抒情文学中,浸润着柔丽香艳、婉约馨逸气息的词,是最富有女性纯情之美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当然“诗庄词媚”,不仅指题材而言,更主要的是指与题材相关联的风格来说的。有时即便是相同的题材, 但诗和词所呈现的风格却大不相同。如怀古题材的诗,风格大都沉郁苍凉,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即景抒情,感伤往事,故垒残破,愈显沉痛。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在豪语健笔中,插入一句“小乔初嫁了”,温情柔笔,相映生色。就连范仲淹边塞词《渔家傲》,也在烽火未熄、功业为就的慷慨悲凉中,浸透进征帅戍卒思乡怀亲的柔情。

  • 第16题:

    谈谈欧阳修诗的散文化倾向。


    正确答案: 欧阳修诗歌创作的散文化倾向表现为:
    ①用古文的章法写诗,讲究转折顿挫、虚实反正;句子彻底散行,长短句杂出,少用偶句,故意做得似对非对,造成散文调而非诗调;再就是诗中常用语助词,或散文式的介词。
    ②他不仅利用诗歌议论时政、评说历史,而且在诗歌中歌咏和表现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事物,在命意上则追求深刻创新。
    ③欧阳修的诗,开创了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一代诗风,这是对传统诗歌意绪表现范围的解放,代表着当时诗歌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创造精神。

  • 第17题:

    艾青提倡“诗的散文美”,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与评价。


    正确答案:诗人出于对诗的散文美的自觉追求,成功地运用了新体自由诗的形式。整首诗既没有固定的诗节、诗行和字数,也没有明显的韵脚与限制,显得无拘无束、自由挥洒。但细加玩味,全诗却充满着诗的旋律、诗的意境、诗的韵味,既表现了诗意的生活,又抒写了生活的诗意。

  • 第18题:

    请结合作品谈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总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以画家的眼睛和诗人的情思,写物态天趣,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
    首先,他既能概括地抒写雄奇壮阔的风景,又能细致入微的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他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这类诗气魄雄伟,意境开阔,白描笔法,粗线勾勒,而且角度富于变化。如《终南山》,诗从主峰着笔,总揽全山,写出了终南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正像山水画里常用人身与山势构成对比一样。
    其次,他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作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汉江临眺》先写楚地的形势,中写江流浩荡的景观,末写流连忘返的情意。粗线勾勒,境界壮阔,全是白描的写法,甚至不写山色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其若有若无,像一幅水墨山水画。诗人把握的是总体印象,而且是用诗思而非肉眼统摄的图像,表现出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艺术效应。
    再次,他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他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如山水小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把读者带人更优美、更深邃的意境中去。

  • 第19题:

    你如何理解艾青“诗歌散文化美”的艺术追求?


    正确答案:艾青的诗作都是自由体式。他的自由体摒弃了早期自由诗的散文化,而追求“自由而自己成了约束”的散文美。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诗语言的散文美。注意从生活中提取丰富、鲜活、变化的语言。在成熟期的作品中,他的语言更加朴素、亲切、新鲜、干净、凝练,且富有表现力。二是他讲究诗情内在的律动,把外在音律消融于诗的内在骨骼,把形式积淀到内容中去。他的诗或长篇或短制,都是章无定节,节无定句,也不拘泥于音韵与顿数,但却具有内在的旋律和节奏。如《大堰河——我的褓姆》,全诗十三节,节式有长有短,长的一节十六行,短的一节只有四行,每行字数多少不一,多者二十二字,少者每行二字。全诗不押韵,但每一节首尾句重复,以确定情绪抒发的基调,中间几行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是长句,使情感的抒发形成一种自然起伏的节奏与旋律。参差中保持和谐,变化中又有统一。自由诗体在艾青手中灵活多变,走向成熟。

  • 第20题:

    问答题
    结合韩愈、秦观的诗歌创作实际;谈谈你对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中‘有情芍药含晚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一诗的理解与看法。

    正确答案: 元好问的这首诗是评论秦观的诗。秦观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诗词风格柔弱纤丽,修辞精巧,元好问称是女郎诗,露讥讽之意,表明元好问崇尚的是象韩愈那样雄奇怪异、雄浑刚健的风骨之美。但是他的这种倾向性鲜明的审美观点过于绝对化,文学艺术可以也应当有多元的审美风格。在诗歌风格上,应当允许审美主体各有其好。不过作为生长在北方,仕于金王朝的诗人元好问来说,倾心于诗歌的雄浑苍茫之美,是十分自然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严羽的“别材”、“别趣”说?请结合“别材”、“别趣”说,谈谈他对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沦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批评。

    正确答案: (一)严羽主张作诗要“妙悟”,诗本身要有“兴趣”,即指诗人直觉到的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严羽认为唐诗有这种“兴趣”,而宋诗所缺乏的恰恰正是这种审美特征。为什么宋诗没有“兴趣”呢?严羽认为来人好“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即在诗歌里用事、用典故、议论说理,破坏了诗歌的“兴趣”的审美特征。
    (二)为了反对宋人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严羽提出了诗有“别材”、“别趣”之说。《沧浪诗话·诗辨》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即是说诗写得好坏,别有一种“妙悟”的才能.别有一种“尚意兴而理在其中”的兴趣,与学问、理论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举了韩愈与孟浩然的例子,认为孟浩然学力、学问远不如韩愈,但诗歌却超过韩愈,就是因为孟浩然有“别材”、“别趣”。这可以作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注脚。尽管他的这一对比不一定公平和符合事实。
    (三)在赞扬唐人诗歌后,严羽批评宋诗说:“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严羽刘“近代诸公”的批评,实则是对宋诗的批评,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这种倾向从宋初就已开始。“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缺乏唐诗那种“妙悟”的“兴趣”,即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足宋诗的主流倾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提倡“诗的散文美”的诗人是()
    A

    穆旦

    B

    艾青

    C

    余光中

    D

    俞平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艾青的“诗的散文美”

    正确答案: 他把诗歌形式散文化提高到了美学的高度,他说:朴素是对于词藻的奢侈的摈弃;是脱去了华服的健康的袒露;是挣脱了形式的束缚的无羁的步伐;是掷给空虚的技巧的宽阔的笑“。他的目的是要为雄伟奔放的民族情绪寻找一种朴素的外观。中国现代新诗终于有了适合于自己的外在形式。卞之琳的《十年诗草》出版后,更使现代新诗对形式美的追求达到更自觉的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