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骨动态显像正常图像表现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肾血流灌注显像的正常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肾血流灌注显像正常影像:①自肘静脉注入显像剂开始计算,腹主动脉早期充盈相12秒;腹主动脉充盈高峰相12~16秒;肾动脉早期充盈相16秒;肾微循环相、静脉相和早期肾皮质相16~20秒;肾血流清除和肾排泄相20秒以后。②在腹主动脉显像清晰时,双肾影隐约可见,此后2~4秒,双肾影明显可见,双肾大小对称,形态完整,放射性分布均匀。③曲线上升支斜率代表灌注速度,高度代表灌注量。

  • 第2题:

    简述骨显像的正常变异有哪些?


    正确答案:1.颅骨缝和枕骨粗隆有时可显影。
    2.三角肌粗隆、约7%在近端腕骨上附着处显影,可以不对称。
    3.颈下部位,由于颈椎前凸或甲状软骨摄取示踪剂,而在颈前下部位出现放射性增高。
    4.脊柱融合不良可出现透明区。

  • 第3题:

    问答题
    PET脑显像异常图像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PET脑显像主要异常表现有:①局部放射性异常减低或缺损影,提示局部葡萄糖代谢明显减低或消失,其原因较多,如脑梗死、脑缺血发作、癫痫间歇期、痴呆症和低恶性脑肿瘤等;②局部放射性增高影,提示局部葡萄糖代谢明显增加,常见于高恶性肿瘤、癫痫发作和偏头痛等;③大小脑交叉性失联络征,表现为大脑皮质病灶的对侧小脑部位也出现F -FDG的异常减低,当CT和MRI在相应部位无明确异常时,这一征象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④脑萎缩征,显示为脑皮质放射性弥漫性减低,脑室部位无放射性区域异常扩大;⑤脑内解剖结构的移位,提示局部可能存在占位性病变。此外,尚可见白质区扩大,小脑及丘脑、神经核团放射性分布的情况。F -FDG的异常减低,当CT和MRI在相应部位无明确异常时,这一征象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④脑萎缩征,显示为脑皮质放射性弥漫性减低,脑室部位无放射性区域异常扩大;⑤脑内解剖结构的移位,提示局部可能存在占位性病变。此外,尚可见白质区扩大,小脑及丘脑、神经核团放射性分布的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问答题
    核素骨显像的异常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放射性浓聚区(热区)。
    (2)放射性缺损区(冷区)。
    (3)“甜面圈形”或混合的“冷”和“热”损伤。
    (4)过度显影(超级显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问答题
    骨动态显像正常图像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骨动态显像正常图像表现有:①血流相,静脉注射显像剂后8~12秒,局部较大血管显影,随后骨骼和软组织呈一过性放射性增高,分布均匀,两侧对称。②血池相,显像剂大部分仍停留在血液中,大血管显影,软组织轮廓更清楚,分布均匀,骨骼区的放射性有所减低。③延迟相,骨骼显示清晰,双侧对称,血液中的放射性明显减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包括弹丸式注射显像剂后的动态血流、早期血池和骨显像的检查,常称为()。
    A

    全身骨显像

    B

    局部骨显像

    C

    断层骨显像

    D

    三时相骨显像

    E

    四时相骨显像


    正确答案: E
    解析: 三时相骨显像包括弹丸式注射显像剂后的动态血流、早期血池和骨显像。

  • 第7题:

    问答题
    脑血管动态显像正常与异常影像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正常脑血管动态显像可分成三个时相:①动脉相,自两侧颈动脉显影起,两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动脉环相继显影,形成两侧对称的五叉影像,历时约4秒。②脑实质相(颅内微血管相),从五叉影像消失起至放射性在脑实质弥漫性分布,历时2~3秒。③静脉相,自上矢状窦显影起,脑实质影像逐渐变淡,至再循环时放射性又有所上升为止,历时约7秒。正常时按以上顺序逐渐显影,两侧基本对称,无局限性放射性异常浓聚、稀疏或缺损。异常影像表现为显影时间、顺序发生改变,两侧放射性分布明显不对称,相差15%以上,局部异常浓聚或稀疏缺损,均被视为异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脑灌注显像正常图像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由于显像剂进入脑细胞的量与局部脑血流量呈正比,因此,大脑皮质、小脑皮质(灰质)、基底节、丘脑及脑桥等脑细胞集中的部位放射性明显高于白质及脑室,形成明显对比,灰质放射性呈对称性放射性浓集,白质区及脑室呈放射性空白区,枕叶影像最浓,额叶次之。不同的断层图像上可看到一些重要的解剖标志如中央沟、外侧裂、顶枕沟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包括弹丸式注射显像剂后的动态血流、早期血池和骨显像的检查,常称为()

    • A、全身骨显像
    • B、局部骨显像
    • C、断层骨显像
    • D、三时相骨显像
    • E、四时相骨显像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问答题
    淋巴显像正常及异常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淋巴显像正常影像特征有:①图像清晰,左右两侧大致对称;②淋巴分布均匀,走形连贯;③淋巴管显影淡且细;④显影强度随其注射部位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淡。
    淋巴显像异常影像表现有:①显影明显延迟,注射2~4小时后仍不见明确显影;②双侧显影明显不对称;③淋巴显影缺如,淋巴链明显中断;④一处或多处淋巴结影像明显增大;⑤淋巴管迂曲、扩张或出现侧支影像;⑥淋巴结肿大且见局部缺损;⑦4~6小时仍不见显影,组织内血液本底不升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肾功能动态显像正常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肾血流灌注后双肾显影,2~4分钟双肾放射性活度达高峰,双肾影清晰,肾脏大小对称,形态完整。此后两肾影继续存在,可见肾盏、肾盂放射性浓集,随着肾盂放射性浓集,肾影开始淡化。15~20分钟时,两肾影放射性基本消失,而膀胱影像逐渐浓集。输尿管通常不显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骨动态显像异常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骨动态显像异常图像表现有:①血流相,可出现大血管位置、形态或充盈时相的变化以及局部放射性分布呈异常浓聚或稀疏,可提示病变部位血流灌注和血管性病变。②血池相,根据病变性质不同,骨骼局部或周围软组织可呈现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或稀疏缺损,可反映局部充血或缺血改变。③延迟相:异常表现见核素骨显像异常表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单选题
    血流相、血池相与常规静态骨显像一起合称为()。
    A

    全身骨显像

    B

    断层骨显像

    C

    骨动态显像

    D

    三时相骨显像

    E

    四时相骨显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肾血流灌注显像的正常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肾血流灌注显像正常影像:①自肘静脉注入显像剂开始计算,腹主动脉早期充盈相12秒;腹主动脉充盈高峰相12~16秒;肾动脉早期充盈相16秒;肾微循环相、静脉相和早期肾皮质相16~20秒;肾血流清除和肾排泄相20秒以后。②在腹主动脉显像清晰时,双肾影隐约可见,此后2~4秒,双肾影明显可见,双肾大小对称,形态完整,放射性分布均匀。③曲线上升支斜率代表灌注速度,高度代表灌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核素骨显像正常图像有何表现?

    正确答案: 在正常成人,全身骨骼静态显像呈对称性的放射性摄取,但不同部位骨骼的结构、代谢活性程度及血运状态不同,放射性分布也不同。通常密质骨或长骨(如四肢的骨干等)摄取较少,而疏质骨或扁骨(如椎骨、肋骨、颅骨板及长骨的骨骺端等)放射性摄取较多,但两侧分布对称且均匀,大关节较小关节清晰。小儿和青少年由于骨质生长活跃,全身骨骼影像普遍增浓,尤其是骨骺和干骺端更明显。老年患者有时在颈椎下段可见显影较浓,主要为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由于骨显像剂通过尿路排泄,故正常肾脏及膀胱显影,肾影后位较前位清晰。在分析判断异常时,应充分注意上述特点,左右对称地进行对比观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