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8~2009年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1)2008年1月1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2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甲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005.35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甲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6%。假定按年计提利息。2008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30万元。2

题目
多选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8~2009年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1)2008年1月1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2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甲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005.35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甲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6%。假定按年计提利息。2008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30万元。2009年1月2日,甲公司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为925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10万元(属于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 (2)2008年10月10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共支付价款860万元,其中包括交易费用4万元。购入时,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每股0.16元。甲公司将购入的丙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08年12月2日,甲公司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价款960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度甲公司对乙公司债券投资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债券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仍应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B

债券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C

持有该项投资对当期资本公积的影响为~25.8万元

D

因为是债券投资,2009年末应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损失

E

可供出售债务工具计提的减值损失以后期间可以转回,但可供出售权益工具不得转回


相似考题

2.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8~2009年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1)2008年1月1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2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甲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005.35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甲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6%。假定按年计提利息。2008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30万元(不属于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2009年1月2日,甲公司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为925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10万元(属于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2)甲公司2008年10月10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共支付价款860万元,其中包括交易费用4万元。购入时,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每股0.16元。甲公司将购入的丙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08年12月2日,甲公司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价款960万元。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单位以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下列关于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的列示金额,正确的有( )。A.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为973.27万元B.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为930万元C.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在利润表中列示的金额为57.92万元D.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在利润表中列示的金额为-43.27万元E.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在利润表中列示的金额为14.65万元

4.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持有乙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乙公司")75%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甲公司对应收账款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甲公司和乙公司对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期末计价,已分别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05年度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有关资料如下:(1)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4980万元;2005年度对乙公司确认投资收益为570万元。(2)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中包含应收乙公司账款800万元。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的账龄及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如下:项目1年以内1至2年2至3年3年以上合计应收乙公司账款(万元)600200————800坏账计提比例10%15%30%50%——2005年1月1日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余额为200万元(账龄为1年以内)。(3)2005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中包含从乙公司购入的A产品10件,其账面成本为70万元。该A产品系2004年度从乙公司购入。2004年度,甲公司从乙公司累计购入A产品150件,购入价格为每件7万元。乙公司A产品的销售成本为每件5万元。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的A产品中尚有90件未对外出售;90件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405万元。2005年12月31日,10件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60万元。(4)2005年12月31日,乙公司存货中包含从甲公司购入的B产品100件,其账面成本为80万元。B产品系2004年度从甲公司购入。2004年度,乙公司从甲公司累计购入B产品800件,购入价格为每件为0.8万元。甲公司B产品的销售成本为每件0.6万元。2004年12月31日,乙公司从甲公司购入的B产品尚有600件未对外出售;600件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420万元。2005年12月31日,100件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40万元。(5)2005年12月31日,乙公司存货中包含从甲公司购入的C产品80件,其账面成本为240万元。C产品系 2005年度从甲公司购入。2005年度,乙公司从甲公司累计购入C产品200件,购入价格为每件3万元。甲公司C产品的销售成本为每件2万元。2005年12月31日,80件C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120万元。(6)2005年12月31日,乙公司固定资产中包含从甲公司购入的一台D设备。2005年1月1日,乙公司固定资产中包含从甲公司购入的两台D设备。两台D设备系2004年8月20日从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购入D设备后,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每台D设备的入账价值为70.2万元,D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D设备的销售成本为每台45万元,售价为每台60万元。2005年8月10日,乙公司从甲公司购入的两台D设备中有一台因操作失误造成报废。在该设备清理中,取得变价收入3万元,发生清理费用1万元。(7)2005年12月31日,乙公司无形资产中包含一项从甲公司购入的商标权。该商标权系2005年4月1日从甲公司购入,购入价格为1200万元,乙公司购入该商标权后立即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采用直线法摊销。甲公司该商标权于2001年4月注册,有效期为10年。该商标权的入账价值为100万元,至出售日已摊销4年,累计摊销4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对商标权的摊销均计入营业费用。2005年12月31日,经减值测试,该商标权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910万元。(8)乙公司2005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各项目金额如下:项目金额股本5000资本公积680盈余公积112未分配利润848(9)乙公司2005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64万元,本年净利润为760万元,本年提取盈余公积76万元,未进行其他利润分配。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乙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格。(2)除上述交易外,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未发生其他交易。(3)乙公司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未发生其他影响股东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4)假定上述交易或事项均具有重要性。要求:甲公司编制2005年度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抵销分录。

更多“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8~2009年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1)2008年1月1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于20”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8-2009年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1)2008年1月1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人乙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l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2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甲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l 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l 005.35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甲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6%。假定按年计提利息。2008年l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30万元(不属于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2009年1月2日,甲公司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为925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10万元(属于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 (2)甲公司2008年10月10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共支付价款860万元,其中包括交易费用4万元。购入时。 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每股0.16元。甲公司将购入的丙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08年12月2日,甲公司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价款96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 28~30 问题(单位以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第28题:下列关于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的列示金额,正确的有( )。

    A.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为973.27万元

    B.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为930万元

    C.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在利润表中列示的金额为57.92万元

    D.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在利润表中列示的金额为一43.27万元

    E.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在利润表中列示的金额为l4.65万元


    正确答案:BE

    【解析】(1)2008年1月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1 000+5.35+10—50=965.35(万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成本    l 000 
        应收利息    50(1 000×5%) 
        贷:银行存款    l 015.35 
        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利息调整    34.65
    (2)2008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 000-34.65)×6%=965.35×6%=57.92(万元),应收利息=1 000 × 5%=50(万元),应调整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利息调整"的金额= 57.92-1 000 ×5%=7.92(万元)。2008年12月31日计提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965.35+7.92)一930=43.27(万元)。
      借:应收利息    50
        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利息调整    7.92
        贷:投资收益    57.92
      借:资产减值损失    43.27
        [(965.35+7.92)一93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43.27
      债券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1 000- 34.65+7.92-43.27=930(万元),在利润表中列示的金额=57.92-43.27=14.65(万元)。

  • 第2题:

    甲公司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于2010年1月 3日持有乙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5%。回答下列 问题:
    甲公司继续在证券交易所买卖乙公司的股 票,于2010年2月10日持有乙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 10%,甲公司于2008年2月13日向证券交易所报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迟于2010年2月13日,向证券监督管理机 构报告
    B.最迟于2010年2月13日,通知乙公司
    C.自2010年2月14日开始,可以继续买卖乙公 司的股票
    D. 2010年2月15日,甲公司不能买卖乙公司的股票


    答案:A,B,D
    解析:
    。参见《证券法》第86条第2款。甲公 司2008年2月13日方报告,因此2008年2月16日前 (不含2月16日)不能买卖乙公司的股票。

  • 第3题:

    甲公司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于2014年1月3日持有乙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5%。回答下列问题。甲公司继续在证券交易所买卖乙公司的股票,于2014年2月10日持有乙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10%,甲公司于2008年2月13日向证券交易所报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迟于2014年2月13日,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 B、最迟于2014年2月13日,通知乙公司
    • C、自2014年2月14日开始,可以继续买卖乙公司的股票
    • D、2014年2月15日,甲公司不能买卖乙公司的股票

    正确答案:A,B,D

  • 第4题:

    甲上市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持有乙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5%时,没有停止对乙公司股票的买入。如果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持有了乙公司的已发行股份的30%时仍继续进行收购,甲公司应采取什么措施?


    正确答案:当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股份时,应当依法向乙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但经中国证监会免除发出要约的除外。

  • 第5题:

    甲、乙同为丙公司的子公司。甲、乙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分别持有丁上市公司……2%、3%的股份。甲、乙在法定期间内向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公告其持股比例后,继续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当分别持有丁上市公司股份10%、20%时,甲、乙决定继续对丁上市公司进行收购,遂向丁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并公告收购该公司全部股份的要约,收购要约定的收购期限为60天。甲、乙是否为一致行动人?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甲、乙是一致行动人。根据规定,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投资者受同一主体控制的,应推定为一致行动人。在本题中,甲、乙同为丙公司的子公司,推定为一致行动人。

  • 第6题:

    甲、乙同为丙公司的子公司。甲、乙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分别持有丁上市公司(该公司股本总额为3.8亿元,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未持有该公司股份)2%、3%的股份。甲、乙在法定期间内向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公告其持股比例后,继续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当分别持有丁上市公司股份10%、20%时,甲、乙决定继续对丁上市公司进行收购,遂向丁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并公告收购该公司全部股份的要约,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为60天。 收购要约期满,甲、乙持有丁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85%。持有其余15%股份的股东要求甲、乙继续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收购其股票,遭到拒绝。 收购行为完成后,甲、乙在15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证券交易所,并予以公告。甲、乙拒绝收购其余15%股份的做法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甲、乙拒绝收购其余15%股份的做法不合法。根据规定,被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被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后,其余仍持有被收购公司股票的股东,有权向收购人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出售其股票,收购人应当收购。

  • 第7题:

    单选题
    甲公司于12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股份100万股,实际支付价款50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同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200万元,甲公司所持乙公司股份占其总股本25%,并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甲公司因此对其利润总额的影响额为()万元。
    A

    45

    B

    0

    C

    50

    D

    20


    正确答案: D
    解析: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500+5=505(万元),占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550万元(2200×25%)。应确认的营业外收入=550-505=45(万元),即对甲公司利润总额的影响为45万元。

  • 第8题:

    不定项题
    甲公司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于2014年1月3日持有乙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5%。回答下列问题。甲公司继续在证券交易所买卖乙公司的股票,于2014年2月10日持有乙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10%,甲公司于2008年2月13日向证券交易所报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迟于2014年2月13日,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B

    最迟于2014年2月13日,通知乙公司

    C

    自2014年2月14日开始,可以继续买卖乙公司的股票

    D

    2014年2月15日,甲公司不能买卖乙公司的股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甲公司2019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甲公司购入乙上市公司的股票,实际支付价款9000万元,另发生相关交易费用40万元。甲公司取得乙公司5%股权后,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无控制和共同控制。甲公司准备近期出售。年末公允价值为9500万元。(2)甲公司购入丙上市公司的股票,实际支付价款8000万元,另发生相关交易费用30万元。甲公司取得丙公司2%股权后,对丁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无控制和共同控制。甲公司准备长期持有。年末公允价值为8500万元。(3)甲公司购入丁上市公司的股票,实际支付价款7000万元,另发生相关交易费用20万元。甲公司取得丁公司1%股权后,对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无控制和共同控制。丁公司的股票处于限售期。甲公司未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年末公允价值为7500万元。(4)甲公司购入戊公司发行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公司债券50万张,实际支付价款4975万元,另支付交易费25万元。该债券每张面值为100元,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4%。甲公司有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年末公允价值为505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购入乙公司的股票划分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入账价值为9000万元,期末价值为9500万元

    B

    购入丙公司的股票划分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初始入账价值为8030万元,期末价值为8500万元

    C

    购入丁公司的股票划分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初始入账价值为7020万元,期末价值为7500万元

    D

    购入戊公司债券划分债权投资,初始入账价值为5000万元,期末价值为5050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后续计量价值不正确,应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 第10题:

    多选题
    甲公司持有A上市公司3%的股份,乙公司持有A上市公司1%的股份,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控股股东。2017年12月份,乙公司通过证券交易系统购入A上市公司1%的股份。根据规定,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有()。
    A

    甲公司和乙公司构成一致行动人

    B

    甲公司和乙公司不构成一致行动人

    C

    乙公司购入A上市公司1%的股份后共计仅持有2%的股份,未触发权益披露义务

    D

    乙公司通过证券交易系统购人A上市公司1%的股份后,甲公司和乙公司应当在3日内编制权益变动报告书,履行相关的权益披露义务


    正确答案: A,D
    解析: 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有股权控制关系,构成一致行动人;甲、乙公司所持A上市公司股份应当合并计算,当乙公司再购入1%的股份时,两公司合并持有A上市公司的股份为5%,已经达到披露的限额,应当履行相应的权益披露义务(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编制权益变动报告书,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

  • 第11题:

    不定项题
    甲公司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于2014年1月3日持有乙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5%。回答下列问题。收购期限届满,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的股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证券交易所应终止乙公司上市

    B

    乙公司的其他股东有权要求甲公司以同等条件收购其持有的乙公司股票,甲公司不得拒绝

    C

    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之日起满6个月后才能转让

    D

    甲公司应将收购情况报告给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并公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甲公司持有乙股份公司(上市公司)6.4%股份,为乙公司第四大股东,2016年11月15日,甲公司减持套现2.9%乙公司股份,3个月后,乙公司股价上扬,甲公司又增持1.9%的乙公司股份,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2018年真题]
    A

    就增持事项,甲公司在3日内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乙公司,并予公告

    B

    甲公司在增持后的3日内不得再行买卖乙公司的股票

    C

    就减持事项,甲公司在3日内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乙公司,并予公告

    D

    就减持事项,乙公司应当立即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临时报告,并予公告


    正确答案: C,A
    解析:
    AB两项,《证券法》第86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己发行的股份达到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本题中,甲公司增持乙公司的股份达到并已超过5%,因此,甲公司应该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做出书面报告,通知乙公司,并予公告。同时,在增持后的3日内,甲公司不得再行买卖乙公司的股票。
    CD两项,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己发行的股份达到5%后,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己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应当依照前款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作出报告、公告后二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本题中,甲减持套现2.9%乙公司股份之后,其实际持股3.5%,低于5%,因此不需要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

  • 第13题:

    甲公司持有乙股份公司(上市公司)6.4%股份,为乙公司第四大股东,2016年11月15日,甲公司减持套现2.9%乙公司股份,3个月后,乙公司股价上扬,甲公司又增持1.9%的乙公司股份,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就增持事项,甲公司在3日内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乙公司公司,并予公告

    B.甲公司在增持后的3日内不得再行买卖乙公司的股票

    C.就减持事项,甲公司在3日内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乙公司公司,并予公告

    D.就减持事项,乙公司应当立即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临时报告,并予公告

    答案:A,B
    解析:
    《证券法》第 86 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五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 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五后,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百分之五,应当依照前款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作出报告、公告后二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证券法》第 67 条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该重大事件的情况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报送临时报告,并予公告, 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下列情况为前款所称重大事件: (一) 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 (二)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 (三)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四) 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 (五)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重大损失; (六)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 (七)公司的董事、三分之一以上监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 (八)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况发生较大变化; (九)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 (十)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被依法撤销或者宣告无效; (十一) 公司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调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十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本题中,甲公司在持有 6.4% 乙公司股份情况下,减持套现 2.9%乙公司股份,减持比例低于 5%,根据《证券法》第 67 条规定,无须向证券监管机构和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也无须进行信息披露。故 C、D 选项错误。根据题意,甲公司减持套现 2.9%乙公司股份后,甲公司仍持有 3.5%乙公司股份, 3 个月后,甲公司又增持了 1.9%的乙公司股份,持股比例达到 5.4%,超过 5%的标准,应当进行息披露,应当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 并予公告;在上述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 第14题:

    2020年3月1日,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持有A上市公司已发行的有表决权的股份达到5%;3月2日,甲公司又从乙公司手上受让A上市公司有表决权的股份1%。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甲公司从乙公司受让的1%股份,在买入后的12个月内不得行使表决权
    B.甲公司持有A上市公司股份达到5%时,应自3月1日起5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
    C.甲公司持有A上市公司股份达到5%,在其报告、通知、公告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D.甲公司持有A上市公司股份达到5%,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至公告后3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答案:C
    解析:
    (1)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有表决权股份达到5%时,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选项B错误),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在“报告、通知、公告期限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情形除外;(2)违规买入上市公司有表决权的股份的,在买入后的“36个月内”(选项A错误),对该超过规定比例部分的股份不得行使表决权。

  • 第15题:

    甲公司20×1年对乙公司投资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20×1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股票的20%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价款3800000元,购入后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20×1年1月1日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20000000.假定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一致。 2.20×1年5月10日乙公司股东大会宣告分派20×0年现金股利100000元。 3.20×1年5月20日甲公司收到股利。 4.20×1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000000元(20×1年乙公司向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不含增值税价款为200000元,成本160000元,甲公司尚未对外出售)。 要求:编制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1.取得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3800000
    •贷:银行存款3800000
    •甲公司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0000000×20%=4000000元
    •调整初始投资成本=4000000-3800000=200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200000
    贷:营业外收入200000
    2.乙公司宣告分派20×0年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2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0000
    3.甲公司收到股利
    借:银行存款20000
    贷:应收股利20000
    4.确认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2000000-(200000-160000)〕×20%=392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92000
    •贷:投资收益392000

  • 第16题:

    甲公司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交易,于2014年1月3日持有乙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5%。回答下列问题。2014年3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通过协议,共同持有乙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30%,甲公司继续在证券交易所收乙公司的股票,甲公司应完成下列哪些工作?()

    • A、向乙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
    • B、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
    • C、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
    • D、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3日内公告收购要约

    正确答案:A,B,C

  • 第17题:

    甲上市公司正在与乙公司商谈合并事项。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当市场出现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的传闻,并导致甲公司股价出现异常波动时,甲公司应当公告披露合并事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7年~20×8年发生如下业务: (1)20×7年4月10日甲公司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公允价值为每股10.2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2元,另支付交易费用200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2)20×7年5月20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的现金股利。 (3)20×7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 (4)20×8年7月16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全部对外出售,每股15元,支付交易费用300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因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为()元。

    • A、18000
    • B、17800
    • C、20000
    • D、19800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多选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8~2009年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1)2008年1月1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2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甲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005.35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甲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6%。假定按年计提利息。2008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30万元。2009年1月2日,甲公司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为925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10万元(属于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 (2)2008年10月10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共支付价款860万元,其中包括交易费用4万元。购入时,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每股0.16元。甲公司将购入的丙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08年12月2日,甲公司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价款960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投资成本

    B

    实际支付的价款就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

    C

    持有该项投资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为116万元

    D

    出售该项投资对当期损益的影响为120万元

    E

    买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计入应收项目


    正确答案: D,B
    解析: 2008年利润表中因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4+[960-(860-4-100×0.16)]=116(万元),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60-(860-4)=120(万元)。
    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支付的交易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买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计入应收项目,故实际支付的价款不等于入账价值,选项A、B说法不正确。

  • 第20题:

    多选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8~2009年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1)2008年1月1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2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甲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1005.35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甲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6%。假定按年计提利息。2008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30万元。2009年1月2日,甲公司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为925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10万元(属于暂时性的公允价值变动)。 (2)2008年10月10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共支付价款860万元,其中包括交易费用4万元。购入时,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每股0.16元。甲公司将购入的丙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08年12月2日,甲公司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价款960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的列示金额,正确的有( )
    A

    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为973.27万元

    B

    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为930万元

    C

    因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影响利润表中利润总额的金额为57.92万元

    D

    因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影响利润表中利润总额的金额为-43.27万元

    E

    因持有的乙公司债券投资影响利润表中利润总额的金额为14.65万元


    正确答案: C,A
    解析: (1)2008年1月1H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1005.35+10-50=965.35(万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
    应收利息(1000×5%)50
    贷:银行存款1015.3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4.65
    (2)2008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0-34.65)×6%=57.92(万元),应收利息=1000×5%=50(万元),应调整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金额=57.92-50=7.92(万元)。2008年12月31日计提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965.35+7.92)-930=43.27(万元)。
    借:应收利息5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7.92
    贷:投资收益57.92
    借:资产减值损失[(965.35+7.92)-930]43.27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43.27
    债券投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1000-34.65+7.92-43.27=930(万元),影响利润表中利润总额的金额=57.92-43.27=14.65(万元)。

  • 第21题:

    问答题
    甲公司20×1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500000元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股票的10%作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发生的有关业务如下: 1.20×1年5月18日乙公司股东大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100000元。 2.20×2年5月15日乙公司股东大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50000元。 要求:编制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取得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50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0
    2.20×1年5月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100000×10%=10000元
    借:应收股利10000
    贷:投资收益10000
    3.20×2年5月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50000×10%=35000元
    借:应收股利35000
    贷:投资收益350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7年~20×8年发生如下业务: (1)20×7年4月10日甲公司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发行的股票1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公允价值为每股10.2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2元,另支付交易费用200元,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2)20×7年5月20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的现金股利。 (3)20×7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 (4)20×8年7月16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股票全部对外出售,每股15元,支付交易费用300元。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甲公司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元。
    A

    100000

    B

    102000

    C

    102200

    D

    100200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甲公司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10000×10=100000(元),账务处理为: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10000×10)100000 应收股利(10000×0.2)2000 投资收益200 贷:银行存款102200

  • 第23题:

    问答题
    甲、乙同为丙公司的子公司。甲、乙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分别持有丁上市公司(该公司股本总额为3.8亿元,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未持有该公司股份)2%、3%的股份。甲、乙在法定期间内向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公告其持股比例后,继续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当分别持有丁上市公司股份10%、20%时,甲、乙决定继续对丁上市公司进行收购,遂向丁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并公告收购该公司全部股份的要约,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为60天。 收购要约期满,甲、乙持有丁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85%。持有其余15%股份的股东要求甲、乙继续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收购其股票,遭到拒绝。 收购行为完成后,甲、乙在15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证券交易所,并予以公告。甲、乙是否为一致行动人?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甲、乙是一致行动人。根据规定,如果没有相反的证据,投资者受同一主体控制的,应推定为一致行动人。在本题中,甲、乙同为丙公司的子公司,推定为一致行动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甲上市公司20×6年财务报告于20×7年4月15日批准报出,于20×7年4月25日实际对外报出,甲公司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是()。
    A

    20×7年3月1日甲公司职员报销上一年差旅费500元

    B

    20×7年5月1日甲公司发行公司债券1亿元

    C

    20×7年3月20日甲公司购买乙公司全部股权,达到对乙公司的控制

    D

    20×6年12月10日,甲公司发生销售退回100万元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