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房屋四周勒脚与室外地面相接处一般设置()。”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防止地面水对墙体的侵蚀,应在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处设置()。

    • A、散水
    • B、踢脚
    • C、勒脚
    • D、墙身防潮层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外墙身接近室外地面处的表面保护和饰面处理的部分称为()。

    • A、勒脚
    • B、踢脚
    • C、散水
    • D、墙身防潮层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勒脚,其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坪与()之间的高差部分。

    • A、室外设计地面
    • B、室外地坪
    • C、±0.000
    • D、室外实际地坪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关于“勒脚”正确的说法是()。

    • A、室外地面与建筑物接近的部位叫勒脚
    • B、勒脚的外表面可用混合砂浆或其它强度较高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抹灰处理
    • C、勒脚可用石材砌筑
    • D、勒脚的最小高度是100㎜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为防止土壤中的的水分沿基础墙上升和位于勒脚处地面水渗入墙内,在内外墙的墙脚部位连续设置()。

    • A、散水
    • B、明沟
    • C、勒脚
    • D、防潮层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房屋四周勒脚与室外地面相接处一般设置散水,散水的排水坡度为()。

    • A、3%~5%
    • B、4%~6%
    • C、3%~6%
    • D、2%~5%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沿房屋四周勒脚与室外地坪相接处做成向外倾斜的破面,使勒脚附近的水迅速排走,这种沿外墙四周设置的构造做法叫()。
    A

    防滑坡道

    B

    台阶

    C

    刚性防水

    D

    散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为防止()对墙体的侵蚀,应在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处设置勒脚。
    A

    地下水

    B

    地面水

    C

    热干风

    D

    虹吸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墙身细部构造要求中,关于散水(明沟)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宜为500~1200mm

    B

    沿建筑物四周、在勒脚与室外地坪相接处、用不透水材料做地面排水坡(沟),使雨水、室外地面水迅速排走、远离基础

    C

    散水的坡度可为4%~7%

    D

    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接20~30mm间距设置伸缩缝E.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应填弹性膨胀防水材料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墙身细部构造要求。散水(明沟)构造要求有:(1)沿建筑物四周、在勒脚与室外地坪相接处、用不透水材料(如C20混凝土、毛石)做地面排水坡(沟),使雨水、室外地面水迅速排走、远离基础;(2)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宜为600~1000mm;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3)散水的坡度可为3%~5%。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30mm间距设置伸缩缝;(4)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应填弹性膨胀防水材料。

  • 第10题:

    判断题
    勒脚是外墙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其高度一般不应低于500mm,常用600~800mm,但不可将勒脚高度提高到底层窗台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为防止地面水对墙体的侵蚀,应在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处设置()。
    A

    散水

    B

    踢脚

    C

    勒脚

    D

    墙身防潮层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勒脚”正确的说法是()。
    A

    室外地面与建筑物接近的部位叫勒脚

    B

    勒脚的外表面可用混合砂浆或其它强度较高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抹灰处理

    C

    勒脚可用石材砌筑

    D

    勒脚的最小高度是1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是外墙的墙角,即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

    • A、勒脚
    • B、基础墙
    • C、内墙
    • D、大放脚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外墙接近室外地面处的表面部分称为()

    • A、勒脚
    • B、踢脚
    • C、墙脚
    • D、散水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为杜绝地下潮气对墙身的影响,砌体墙应该在()处设置防潮层。

    • A、室内地坪
    • B、室外地面
    • C、勒脚
    • D、散水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房屋四周勒脚与室外地面相接处一般设置()。

    • A、防潮层
    • B、地圈梁
    • C、散水
    • D、过梁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沿房屋四周勒脚与室外地坪相接处做成向外倾斜的破面,使勒脚附近的水迅速排走,这种沿外墙四周设置的构造做法叫()。

    • A、防滑坡道
    • B、台阶
    • C、刚性防水
    • D、散水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建筑节能施工的关键节点是指()等部位。

    • A、外墙门窗洞口四周
    • B、女儿墙,阳台、勒脚及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地面
    • C、屋面天沟、反梁
    • D、屋面突出的外墙与屋面
    • E、建筑物的变形缝

    正确答案:A,B,C,D,E

  • 第19题:

    单选题
    勒脚,其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坪与()之间的高差部分。
    A

    室外设计地面

    B

    室外地坪

    C

    ±0.000

    D

    室外实际地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关于“勒脚”不正确的说法是()。
    A

    室外地面与建筑物接近的部位叫勒脚

    B

    勒脚的外表面可用混合砂浆或其它强度较高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抹灰处理

    C

    勒脚可用石材砌筑

    D

    勒脚的最小高度是100㎜

    E

    勒脚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坪与室外设计地面之间的高差部分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外墙外侧接近室外地面处对表面保护所做的饰面处理称为()。
    A

    勒脚

    B

    踢脚

    C

    散水

    D

    墙身防潮层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勒脚高度一般是指()之间的高差部分。
    A

    室外设计地坪与室外自然地坪

    B

    室内地坪与室外设计地面

    C

    室内地坪与室外自然地坪

    D

    室外地坪与自然地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房屋四周勒脚与室外地面相接处一般设置散水,散水的排水坡度为()。
    A

    3%~5%

    B

    4%~6%

    C

    3%~6%

    D

    2%~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