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医疗保健事业
铁路
外交
国防
第1题:
根据公共物品理论,教育活动仅包括纯公共物品,不包括准公共物品。()
第2题:
公共政策主体包括 ( )。
A.社会公众
B.准公共政策主体
C.政府主体
D.法律法规
第3题:
第4题:
公共基础设施包括()。
第5题:
公共部门包括"纯粹"的政府组织,还包括"准"公共部门即()、()、()。
第6题:
教育需求是()
第7题:
高等教育属于( )。
第8题:
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教育属于“公共产品”
教育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
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第9题:
私人需求
团体需求
纯公共需求
准公共需求
第10题:
高等教育
医疗保健事业
社会保险
外交
国防
第11题:
第12题:
准顾客需求认定
准顾客支付能力认定
准顾客社会地位认定
准顾客心理认定
准顾客购买决策权认定
第13题:
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 )。
A.准公共需要
B.纯社会公共需要
C.私人需求
D.以上都不对
第14题:
第15题:
“大政府”形成的两个方面包括()。
第16题:
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
第17题:
政府调节教育供求矛盾的依据在于()
第18题:
简述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由社会公共事业提供的理由
第19题:
社会名流
准公共政策主体
社会公众
核心主体
第20题:
私人需求
全体需求
纯公共需求
准公共需求
第21题:
纯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
准私人物品
纯私人物品
第22题:
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的需要
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
满足社会公众需求
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
第23题:
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
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提供
公共物品的消费可能产生“搭便车”现象
市场无法供给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包括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