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穴
络穴
郄穴
募穴
八会穴
第1题:
体现“经脉所通,主治所及”腧穴治疗规律的选穴原则是
A.对症选穴
B.辩证选穴
C.远部选穴
D.近部选穴
E.辨病选穴
第2题:
电针取穴应选用
A.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
B.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
C.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
D.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
E.根据病情选择腧穴,不拘左右,穴数不限
第3题:
选择毫针治疗正确的为
A.男性、体壮、形胖的,病变部位较深者,选用较细的、较长的毫针
B.女性、体弱、形瘦的,病变部位较浅者,选用较粗的、较短的毫针
C.皮薄肉少和针刺较浅的腧穴,选针宜短而针身宜粗
D.皮厚肉丰和针刺较深的腧穴,选针宜长而针身宜粗
E.选择针具的长度一般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的深度而正好针身没入体内为宜
第4题:
邻近选穴和远端选穴是主要针对()而确定腧穴的选穴原则。
第5题:
小儿癫痫宜选的腧穴是()
第6题:
期门
章门
中脘
膻中
膈俞
第7题:
第8题:
公孙、内关
足临泣、外关
后溪、申脉
列缺、照海
合谷、曲池
第9题:
井穴
原穴
背俞穴
郄穴
合穴
第10题:
手阳明大肠经穴
足阳明胃经穴
手太阳小肠经
少腹部腧穴
下腹部腧穴
第11题:
商阳
曲池
尺泽
太渊
列缺
第12题:
后溪、申脉
照海、列缺
外关、足临泣
内关、公孙
中脘、足三里
第13题:
针刺治疗外感少阳经头痛,宜选的腧穴是
A.太阳、风池
B.太冲、太溪
C.率谷、足临泣
D.天柱、后溪
第14题:
可治疗热证、急症的腧穴是
A、商阳
B、曲池
C、尺泽
D、太渊
E、列缺
第15题:
第16题:
电针取穴应选用()。
第17题:
治疗肠痈应主选以下哪些腧穴为主()。
第18题:
第19题:
督脉、手太阴、手阳明经穴
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
任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
手太阴、手阳明经穴
手阳明、足阳明经穴
第20题: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
身体左右两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
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1~3对穴位为宜
身体同侧腧穴组成1对,选5—6对穴位为宜
根据病情选择腧穴,不拘左右,穴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