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第2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谁说的()
第3题:
在我国()、()时期,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再止于至善”教育内容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主。我国古代的大学实行的是()教育
第4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出自《中庸》。
第5题:
大学之道,()。(《大学》)
第6题:
凝聚和贵存了我国古代教育理念的《大学》,开宗明义地道出了古代大学教学的理念,即下列中的()。
第7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的“亲”作何解更妥?
第8题: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第9题:
止于至善
修身齐家
格物致知
修齐治平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善
第13题:
《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大学之道,在(),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称为“三纲领”。
明明德
略
第14题:
朱熹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王阳明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一个说新民,一个说亲民。二者说法虽然不同,但在方法上都是既有我注六经的成分,也有六经注我的成分。
第15题:
《大学》的“三纲八目”不包括()。
第16题: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第17题:
()开宗明义地道出了我国大学教学的理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18题:
《大学》中规定大学之道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第19题: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名名德,在亲民
在明明德,在兴民
在明名德,在亲民
第20题:
治理好国家的必要条件是有良好的社会风气
做治国安邦这种大学问的方法在于弃旧图新
治国安邦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以至善至美为奋斗目标
只要实施德政就能治国安邦
第21题: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