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对某建筑高度为280 m的综合商业楼进行检查,其避难层设置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是( )。A 避难层设置消防电梯出口B 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为48 m,相邻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为49 mC 避难间位置靠近楼梯间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D 避难间的净面积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每个避难间面积为30㎡

题目
单选题
对某建筑高度为280 m的综合商业楼进行检查,其避难层设置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是(    )。
A

避难层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B

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为48 m,相邻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为49 m

C

避难间位置靠近楼梯间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D

避难间的净面积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每个避难间面积为30㎡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更多“对某建筑高度为280 m的综合商业楼进行检查,其避难层设置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某建筑高度为140m的住宅建筑进行防火检查,下列关于避难的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A.设置了可直接对外开启的乙级防火窗

    B.在避难层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C.在避难层设置消防电梯的设备用户与避难区之间用防火墙分隔

    D.在避难层设置消火栓、机械排烟系统和消防专用出口


    正确答案:D

    避难层(间)设置消防电梯出口、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消火栓和消防卷盘、防烟设施。在避难层(间)进入楼梯间的人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间)的出口处,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故此题答案选D。

  • 第2题:

    对某建筑高度为128m的办公大楼建筑进行防火检査,下列关于该建筑避难层的检査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设置了可直接对外开启的乙级防火窗
    B.避难层内疏散应急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为5.0lx
    C.在避难层设置的设备用房与避难区之间采用防火墙分隔,墙上开设甲级防火门,距避难区出口距离为4m
    D.在避难层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应急广播、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

    答案:C
    解析:
    参《建规》5.5.23-9,避难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A项正确;
    参《建规》10.3.2-2,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间),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lx,B项正确;
    参《建规》参5.5.23-4,避难层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且应采用甲级防门,C项错误;
    参《建规》5.5.23-6,避难层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
    参《建规》5.5.23-7,避难层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D项正确。

  • 第3题:

    某超高层办公建筑,建筑总高度为 180m,共设置有 3 个避难层。投入使用前对避难层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正确的是( )。

    A.设置了独立的机械排烟设施
    B.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与灭火救援地地面的高差为 55m
    C.通向避难层的避难楼梯在避难层进行了分隔
    D.避难层兼作设备层,避难区域与设备管道采用耐火极限 1.0h 的防火隔墙分隔

    答案:C
    解析: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5.5.23 建筑高度大于 100m 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避难避难层(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 50m ,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 50m。
    2.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4. 避难层可兼做设备层。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应小于 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9. 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 第4题:

    对某建筑高度为260 m的写字楼进行检查,其避难层设置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是()。

    A.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为52 m,相邻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为48 m
    B.避难层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
    C.避难间位置靠近楼梯间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D.避难间每个护理单元面积为25 m2

    答案:A
    解析:
    考虑到目前国内主战举高消防车——50 m高云梯车的操作要求,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 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以不大于50 m为宜。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病房楼的避难间位置应靠近楼梯间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得超过2个。避难间可以利用平时使用的房间,如利用每层的监护室,也可以利用电梯前室,但合用前室不适合用作避难间,以防病床影响人员通过楼梯疏散。避难间的净面积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 m2确定。当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须保证其避难安全和可供避难的净面积不变。

  • 第5题:

    避难层是指建筑内用于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下列关于避难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建筑高度超过l00m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B.封闭的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机械排烟系统
    C.电梯必须在避难层停靠
    D.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可按0.25㎡/人计算

    答案:D
    解析:
    设置要求里面没有工业建筑;故A错误。
    避难层应该是机械防烟,不是机械排烟;故B错误。
    消防电梯是供消防人员灭火和救援使用的设施,在避难层必须停靠;而普通电梯因不能阻挡烟气进人,则严禁在避难层开设电梯门;故C错误。
    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人/㎡计算;故D正确。

  •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应设避难层的公共建筑是()。

    • A、建筑高度为90m的旅馆
    • B、建筑高度为95m的办公楼
    • C、建筑高度为110m的综合楼
    • D、以上建筑均需设立避难层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对某建筑高度为140m的住宅建筑进行防火检查,下列关于避难的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设置了可直接对外开启的乙级防火窗
    • B、在避难层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 C、在避难层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 D、在避难层设置消火栓,机械排烟系统和消防专用电话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对某建筑高度为140 m的住宅建筑进行防火检查,下列关于避难层的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是(    )。
    A

    设置了可直接对外开启的乙级防火窗

    B

    在避难层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C

    在避难层设置的设备用房与避难区之间采用防火墙分隔

    D

    在避难层设置消火栓、机械排烟系统和消防专线电话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某超高层建筑高度为180m,为此需  在该建筑内部设置避难层。下列有关避难层的说法,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避难层不能设置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管道

    B

    避难层不能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C

    避难层设置了机械防烟措施

    D

    避难层上下部位的疏散楼梯平面位置没有改变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建筑高度为300m的办公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0m,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地面标高为-0.600m,首层层高为6m,地上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4.8m。下列关于该建筑避难层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第二个避难层与第一个避难层相距10层设置

    B

    第一个避难层的避难净面积按其担负的避难人数乘以0.25㎡/人计算确定

    C

    将第一个避难层设置在第十二层

    D

    第二个避难层的避难净面积按其负担的避难人数乘以0.2㎡/人计算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某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为120m,室内地面标高+0.00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0.5m。下列关于其避难层设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住宅建筑,可不设置避难层

    B

    避难层的楼地面至一层楼地面的高度为55m

    C

    避难层的净面积根据设计避难人数按5.0人/m2计算

    D

    疏散楼梯在避难层错位,人员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E

    设置直接对外开启的乙级防火窗


    正确答案: A,D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建筑高度为220m的超高综合商业楼,对于它的避难层设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避难层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水平照度为3.Olx

    B

    避难层设备管道区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C

    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分隔

    D

    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阶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某建筑高度为220m的超高综合商业楼,对于它的避难层设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避难层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水平照度为3.0lx

    B.避难层设备管道区采用耐火极限为2.5h防火隔墙与避难层分隔

    C.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分隔

    D.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E.首个避难层距地面50m,共设3个避难层


    正确答案:BE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避难层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lx,A选项正确;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C、D选项正确;首个避难层距地面不大于50m,避难层之间不大于50m,因此至少设置4个避难层。故此题答案选B、E。

  • 第14题:

    对某建筑高度为140m的住宅建筑进行防火检查,下列关于避难层的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是( )。

    A.设置了可直接对外开启的乙级防火窗
    B.在避难层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C.在避难层设置的设备用房与避难区之间采用防火墙分隔
    D.在避难层设置消火栓、机械排烟系统和消防专用电话

    答案:D
    解析:
    教材P87
    (I)设置位置。考虑到目前国内主战举高消防车50 m高云梯车的操作要求,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 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以不大于50 m为宜。(2)可供避难的面积。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人1m 2计算。(3)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人员均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4)消防设施。避难层(间)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消火栓和消防卷盘、防烟设施。在避难层(间)进入楼梯间的人口处和疏散楼梯通向避难层(间)的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需要指出的是,当建筑内的避难人数较少而不需将整个楼层用作避难层时,除上述检查内容外,还需要检查该避难层除设置火灾危险性小的设备用房外,不能用于其他使用功能;避难层应采用防火墙将该楼层分隔成不同的区域;从非避难区进人避难区的部位,要采取防止非避难区的火和烟气进入避难区的措施,如设置防烟前室。

  • 第15题:

    某建筑高度为220m的超高综合商业楼,对于它的避难层设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避难层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水平照度为3.0lx
    B.避难层设备管道区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C.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分隔
    D.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避难层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lx,A选项正确。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B选项错误。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C、D选项正确。

  • 第16题:

    (2015年真题) 某超高层办公建筑,建筑高度为180m,共设置有3个避难层。投入使用前对避难层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正确的是()。

    A.设置了独立的机械排烟设施
    B.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与灭火救援地地面的高差为55m
    C.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在避难层进行了分隔
    D.避难层兼作设备层,避难区域与设备管道采用耐火极限1.0h的防火墙分隔

    答案:C
    解析:
    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A错误)
    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B错误)
    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C正确)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D错误)

  • 第17题:

    某超高层办公建筑,建筑总高度为180m,共设置有3个避难层。投入使用前对避难层进行检查,下列检查结果中,正确的是()。

    • A、设置了独立的机械排烟设施
    • B、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与灭火救援地地面的高差为55m
    • C、通向避难层的疏散楼梯在避难层进行了分隔
    • D、避难层兼作设备层,避难区域与设备管道采用耐火极限1.0h的防火墙分隔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某建筑高度为300m的办公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0m,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地面标高为-0.600m,首层层高为6.0m,地上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4.8m.。下列关于该建筑避难层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第二个避难层与第一个避难层相距10层设置
    • B、第一个避难层的避难净面积按其担负的避难人数乘以0.25m2/人计算确定
    • C、将第一个避难层设置在第十二层
    • D、第二个避难层的避难净面积按其负担的避难人数乘以0.2m2/人计算确定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某建筑高度为300m的办公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0m,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地面标高为﹣0.600m,地上其余楼层的层高均为4.8m。下列关于该建筑避难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第二个避难层与第一个避难层相距10层设置

    B

    第一个避难层的避难净面积按其担负的避难人数乘以0.25m²/人计算确定

    C

    将第一个避难层设置在第十二层

    D

    第二个避难层的避难净面积按其担负的避难人数乘以0.2m²/人计算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对某建筑高度为260 m的写字楼进行检查,其避难层(间)设置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是 (    )。
    A

    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为52 m,相邻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为48 m

    B

    避难层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

    C

    避难间位置靠近楼梯间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D

    避难间的避难净面积按照4人/平米核算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某50层建筑,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0m,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地面标高+0.600m,1至5层,每层高度6m,其他楼层每层高度4.1m,建筑中设置了避难层,每个避难层按避难人数6000人设计,以下是该建筑中关于避难层设置情况的描述,其中符合规范的有(  )
    A

    避难层兼作了设备层,设备管道集中布置,管道內是易燃液体,管道区与避难区按要求采取了分隔措施

    B

    每个避难层净面积均为1500平方米

    C

    第二个避难层与第一个避难层相距13层设置

    D

    第一个避难层设置在第11楼

    E

    避难层里设置了直接对外可开启的窗口,外窗采用乙级防火窗,未设置机械防烟设施


    正确答案: A,D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应设避难层的公共建筑是()。
    A

    建筑高度为90m的旅馆

    B

    建筑高度为95m的办公楼

    C

    建筑高度为110m的综合楼

    D

    以上建筑均需设立避难层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写字楼建筑高度为118m,设有2个避难层,每个避难层设计避难人数为200人,对其进行防火检查时,下列检查情况不符合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是()。
    A

    第一个避难层的楼地面距灭火救援场地地面45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为50m

    B

    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同层错位设置

    C

    避难层的设备间开向避难区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且离避难区出入口2m

    D

    每个避难间的建筑面积为50m2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