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描述正确的是:()A、综合反映了过冷奥氏体在不同过冷度下的等温转变过程B、受化学成分的影响C、可以比较准确定出钢的临界淬火冷却速度D、预测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

题目

关于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描述正确的是:()

  • A、综合反映了过冷奥氏体在不同过冷度下的等温转变过程
  • B、受化学成分的影响
  • C、可以比较准确定出钢的临界淬火冷却速度
  • D、预测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描述正确的是:()A、综合反映了过冷奥氏体在不同过冷度下的等温转变过程B、受化学成分的影响C、可以比较准确定出钢的临界淬火冷却速度D、预测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等温冷却转变曲线上,过冷奥氏体在高温区的转变产物是()。 

    • A、F
    • B、A
    • C、P
    • D、M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在过冷奥氏体转变图中,与珠光体转变开始线相切的那个冷却速度叫做()速度。

    • A、最高冷却
    • B、最低冷却
    • C、理想冷却
    • D、临界冷却

    正确答案:D

  • 第3题:

    钢经奥氏体化后,迅速冷至临界点线以下等温保持时。过冷奥氏体发生的转变称为()

    • A、连续转变
    • B、高温转变
    • C、低温转变
    • D、等温转变

    正确答案:D

  • 第4题:

    钢材奥氏体化以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快速冷却,可使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休。这种操作叫做()。


    正确答案:淬火

  • 第5题:

    在等温冷却转变曲线上,过冷奥氏体在中温区的转变产物是()。

    • A、珠光体
    • B、马氏体
    • C、索氏体
    • D、贝氏体

    正确答案:D

  • 第6题:

    过冷奥氏体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冷却,就可以防止珠光体和贝氏体的产生,从而得到马氏体转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精确的临界冷却速度不但能从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上得到,也可从奥氏体等温转变图上得到。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当其冷却速度超过临界冷却速度时,在MS-Mf温度范围内发生等温转变,其转变产物为()。 

    • A、贝氏体
    • B、珠光体
    • C、马氏体
    • D、渗碳体

    正确答案:C

  • 第9题: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时,按过冷度的不同,能得到哪几种组织?


    正确答案: 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分为珠光体型转变、贝氏体型转变和马氏体型转变。
    1.珠光体型转变,转变产物为铁素体薄层和渗碳体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组织,即珠光体组织。
    2.贝氏体型转变,转变产物为由含碳过饱和的铁素体和弥散分布的渗碳体组成的组织,即贝氏体组织。
    3.马氏体型转变,转变产物主要为马氏体。马氏体是碳在γ-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用符号M表示。

  • 第10题:

    问答题
    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转变时,可得到哪些转变产物?试列表比较他们的组织和性能。

    正确答案: 根据等温温度不同,其转变产物有珠光体型和贝氏体型两种。
    高温转变;
    (1)Ac1~650℃珠光体P粗片状铁素体与渗碳体混合物HRC<25;
    (2)650~600℃索氏体S600倍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才能分辨的细片状珠光体HRC为25~35;
    (3)600~550℃托氏体T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已无法分辨的极细片状珠光体HRC为35~40;
    中温转变:
    (1)550~350℃上贝氏体B上羽毛状组织HRC40~45;
    (2)350℃~Ms下贝氏体B下黑色针状或称竹叶状组织HRC45~5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临界冷却速度是指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最快的冷却速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最小

  • 第12题:

    问答题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时,按过冷度的不同,能得到哪几种组织?

    正确答案: 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分为珠光体型转变、贝氏体型转变和马氏体型转变。
    1.珠光体型转变,转变产物为铁素体薄层和渗碳体薄层交替重叠的层状组织,即珠光体组织。
    2.贝氏体型转变,转变产物为由含碳过饱和的铁素体和弥散分布的渗碳体组成的组织,即贝氏体组织。
    3.马氏体型转变,转变产物主要为马氏体。马氏体是碳在γ-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用符号M表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将钢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使过冷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组织的工艺称为淬火工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什么叫过冷奥氏体?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产物?


    正确答案: 奥氏体在A1线以上温度为稳定组织,而冷却至A1以下而尚不及转变的奥氏体,处于不稳定的过冷状态,通常称这种不稳定的过冷状态奥氏体为“过冷奥氏体”。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产物可分为三个转变区。
    (1)高温转变区(珠光体型转变区):过冷奥氏体在A1线至5500C温度范围的转变产物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片层相间的珠光体型组织。其中:A1~6500C范围为粗片珠光体组织(P);6500C~6000C范围为细珠光体组织,称索氏体(S);6000C~5500C范围为极细珠光体组织,称托氏体(T)。
    (2)中温转变区(贝氏体型转变区):过冷奥氏体在5500C至Ms线温度范围的产物为贝氏体型组织,是过饱和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多相复合组织。当转变温度为5500C~3500C时,为板条状过饱和铁素体之间分布着细小片状渗碳体的羽毛状组织,称为上贝氏体(B),而在3500C~Ms线范围内,转变产物为针片状的下贝氏体(B)。
    (3)低温转变区(马氏体型转变区):当奥氏体被连续急冷Ms线以下温度时,由于过冷度很大,原子扩散困难,过冷奥氏体发生特殊的马氏体转变,转变产物为马氏体。

  • 第15题:

    当奥氏体化的钢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从高温冷却到Ms线以下时,过冷奥氏体转变为()

    • A、莱氏体
    • B、贝氏体
    • C、马氏体
    • D、屈氏体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等温冷却C、曲线右移则表明()。

    • A、临界冷却速度增大,过冷奥氏体越不稳定
    • B、临界冷却速度增大,过冷奥氏体越稳定
    • C、临界冷却速度减小,过冷奥氏体越不稳定
    • D、临界冷却速度减小,过冷奥氏体越稳定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在等温冷却转变曲线上,过冷奥氏体在低温区的转变产物是()。 

    • A、珠光体
    • B、马氏体
    • C、索氏体
    • D、贝氏体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C”曲线右移,则()

    • A、临界冷却速度增大,过冷奥氏体越不稳定
    • B、临界冷却速度增大,过冷奥氏体越稳定
    • C、临界冷却速度增小,过冷奥氏体越不稳定
    • D、临界冷却速度增小,过冷奥氏体越稳定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转变时,可得到哪些转变产物?试列表比较他们的组织和性能。


    正确答案:根据等温温度不同,其转变产物有珠光体型和贝氏体型两种。
    高温转变;
    (1)Ac1~650℃珠光体P粗片状铁素体与渗碳体混合物HRC<25;
    (2)650~600℃索氏体S600倍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才能分辨的细片状珠光体HRC为25~35;
    (3)600~550℃托氏体T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已无法分辨的极细片状珠光体HRC为35~40;
    中温转变:
    (1)550~350℃上贝氏体B上羽毛状组织HRC40~45;
    (2)350℃~Ms下贝氏体B下黑色针状或称竹叶状组织HRC45~55。

  • 第20题:

    冷却方式和冷却速度对奥氏体的组织转变及其钢的最终性能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单选题
    精确的临界冷却速度1i但能从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图上得到,也可从奥氏体()转变图上得到。
    A

    不确定

    B

    不等温

    C

    等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当其冷却速度超过临界冷却速度时,在MS-Mf温度范围内发生等温转变,其转变产物为()。
    A

    贝氏体

    B

    珠光体

    C

    马氏体

    D

    渗碳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描述正确的是:()
    A

    综合反映了过冷奥氏体在不同过冷度下的等温转变过程

    B

    受化学成分的影响

    C

    可以比较准确定出钢的临界淬火冷却速度

    D

    预测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