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第1题:
第2题:
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第3题:
班杜拉认为社会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获得,学习者首先观察榜样的解释并示范这些技能,然后进行大量练习和实践,并从指导者那里获得反馈和激励。
第4题:
创立询者中心疗法的学者是()
第5题:
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们的行为而学习社会行为的,即模仿他们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进行学习的。
第6题: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并决定人的行为,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第7题:
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马斯洛
班杜拉
罗杰斯
米勒
第10题:
罗杰斯
班杜拉
奥苏伯尔
马斯洛
第11题:
班杜拉
罗杰斯
马斯洛
弗洛伊德
第12题:
米勒,班杜拉
米勒,沃尔特斯
班杜拉,沃尔特斯
米勒,多拉德
沃尔特斯,多拉德
第13题:
第14题:
提出利他行为的模仿理论的学者是()
第15题:
按照班杜拉(A·F3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人类大多数的学习是通过榜样作用学到的。个体因素、环境和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彼此联系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习到社会行为。
第16题:
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第17题:
模仿法的创立者是()
第18题: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第19题:
需要层次理论是( )提出的。
第20题:
米勒,多拉德
米勒,班杜拉
班杜拉,沃尔特斯
米勒,沃尔特斯
沃尔特斯,多拉德
第21题:
弗洛伊德
罗杰斯
班杜拉
斯金纳
马斯洛
第22题:
华生
班杜拉
罗杰斯
斯金纳
第23题:
马斯洛
班杜拉
罗杰斯
斯腾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