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题:
问答题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其著名的理论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区域经济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地域单元或空间体现。区域经济学以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区域关系协调为主要研究内容,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指导制定区域经济规划与政策,促进区域资源配置优化,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
(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区域产业与空间发展模式理论和区域发展阶段论。
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满足人民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潜在生产能力的扩大,或者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由于生产能力或者实际产量的增加主要决定于一国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积累的数量与质量以及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经济增长也就意味着这些因素的扩大和改进。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二战后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
a.由哈罗德和多马开创而在50年代深入发展的各种增长模型的建立;
b.60年代初兴起了以E·F·丹尼森为代表的增长来源研究或称增长核算;
c.70年代初围绕着“增长极限”论展开了拥护增长与反对增长的辩论。
②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结构主义观点认为,经济增长除了劳动、资本和生产技术要素的影响之外,产业结构的转变是一个重要方面。结构主义观点强调国民经济中部门之间的区别。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侧重研究产业结构演变、产业联系效应以及如何选择区域主导产业和专业化部门,使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并有效地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③区域产业与空间发展模式理论
区域产业与空间发展模式理论,主要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是采用均衡发展模式,还是采用非均衡发展模式,开展讨论。
均衡发展论既包括区域各产业、各部门的同步发展,又包括区域内各地区的同步发展。产业均衡发展论是以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即同时对许多项目大量投资)理论等为代表。
区域产业与空间不同步发展的“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主要有:A·0·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J·弗里德曼等人提出的核心与边缘区理论,以及由G·缪尔达尔倡导的、后经N·卡尔多予以发展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部门或区域进行,其他部门或区域通过利用这些部门或区域的投资带来的外部经济而逐步得到发展。此外,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增长极理论。
④区域发展阶段论
区域发展阶段论认为区域经济的成长从来就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而是呈阶段循序演进。区域发展阶段论是通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利用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分析,探讨了区域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贫穷到繁荣的阶段演变的规律性。
(2)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著名理论观点
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的理论各有其著名的理论观点。具体分析如下:
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著名理论观点
a.哈罗德—多马增长理论。这一理论观点强调储蓄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认为经济的增长路径是不稳定的,其增长率随储蓄率增加而提高,随资本产出比扩大而降低。
b.丹尼森的增长核算理论。这一理论观点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和考察,进一步明确了知识进展、就业增加、教育水平提高、资本投人增加和规模经济效益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c.“增长极限”论。这一理论观点从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紧张关系出发,否定经济不断增长的可能性,认为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许多负效应,这些负效应最终将导致人类社会崩溃。为了避免世界末日就必须使主要的经济增长因素实现零增长。
其中,哈罗德一多马增长模型是现代增长理论的主体,一般称为增长理论。它显示一个国家居民收入增长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储蓄、投资、要素投入量和产量等基本元素之问的因果关系。哈罗德和多马认为,从长期看储蓄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投资来源于储蓄。投资显现了两重作用,即扩大投资不但能增加有效需求和国民收入,而且还增加了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通过扩大投资解决失业问题,就必须在下一时期增加更多的支出,才能保证新增加的资本存量及其潜在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除此之外,从长远看,人口必然增加,技术也会进步。一国经济要实现稳定增长就要在以上各因素之间取得平衡。
丹尼森对增长来源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知识进展、就业增加、教育水平提高、资本投入增加和规模经济效益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70年代初围绕着“增长极限”理论展开的拥护增长与反对增长的辩论,引起了人们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重视,促进了环境经济学和能源经济学等新的学科的产生。
②区域产业结构理论的著名理论观点
a.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这一理论观点认为经济增长除了受到劳动、资本和生产技术要素的影响之外,产业结构的转变是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存在区别,各部门在相同投入的条件下,收益情况存在差异,劳动力和资本会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流动,从而加速经济的增长。
b.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理论。这一理论观点认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一方面,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所表现出来的产业结构的状况不同。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转变,特别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能够加速经济的增长。
③区域产业与空间发展模式理论的著名理论观点
a.区域均衡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观点认为任何实质性的区域差异现象都是暂时的,一定条件下,只要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资本和劳动的逆向运动可实现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的最优组合,社会不需要什么总体效率的损失。随着区际要素的区际运动,各区的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即趋于平衡。因此,他们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特别是工业生产力,通过在地域上的全面铺开,齐头并进,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b.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形成一定的中心区,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边缘区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因此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部门或区域进行,其他部门或区域通过利用这些部门或区域的投资带来的外部经济而逐步得到发展。
④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论的著名理论观点
a.胡佛和费雪的区域发展阶段论。这一理论观点以区位论为基础,强调先进技术的采用对区域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认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通常要经历自给自足经济、乡村工业化经济、农业生产结构转换、工业化和服务业输出等5个阶段。
b.罗斯托的区域发展阶段论。这一理论观点认为一个区域或国家经济发展大体上要经历6个成长阶段,即传统社会、起飞准备、起飞、成熟、群众高额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最关键的是起飞阶段。
c.威廉逊的区域发展阶段论。这一理论观点是以实例调查为基础构建的假说。它认为经济增长与平衡发展之间呈倒“U”字相关,在发展初期,区域间以收入差距扩大和空间二元结构增强为特征;在发展成熟期,则以区域间趋同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特征。
d.弗里德曼的区域发展阶段论。这一理论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区域内具有独立地方中心,经济活动分散孤立,形成以小地域范围内的封闭式循环为特征的空间结构;第二阶段,极化效应加强,出现单一强大中心,形成中心——外围式二元空间结构;第三阶段,出现单一全国性中心,边缘区出现强大的次级中心,形成多核心空间结构;第四阶段,出现功能上互为依存的城市体系,形成以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为特征的空间结构。随着经济增长进入持续增长阶段,二元空间结构会逐渐消失。
e.艾萨德的区域发展阶段论。这一理论观点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分为3个阶段,包括乡村农业和食品加工业阶段、城镇的出现阶段、城市的出现阶段。城市、城镇作为增长极,其经济效应最终将波及整个区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