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一个人在与社会的交往中产生的对自己整体身心状态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察觉和认知。
第1题:
社会认识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认识的是:
A.中医通过望、闻、间、切来诊断病情
B.父母可以从孩子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中得知孩子的喜、怒、哀、乐
C.科学研究证实,一个人更愿意和自己性格相似的人接近,一个人在选择交往对象时,颇为注意对方与自己是否相似
D.突然降温,人们感觉外面很冷
人们感觉到外面很冷,是个体对外部环境做出的扳应,不属于定义中的“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反应。而A选项中医对病人的观察形成对病情的判断;B选项中父母通过对孩子行为的观察来判断孩子的情绪;C选项中人们通过对他人性格的观察和了解形成是否与其成为交往对象的判断都是属于社会认识,符合定义。
第2题:
礼貌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相互表示敬意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它反映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和待人接物的诚意。
A对
B错
第3题: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关系的一种认识。
第4题:
()是指一个人在与社会的交往中产生的对自己整体身心状态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察觉和认知。
第5题:
人在与社会的交往中产生的对自己整体身心状态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察觉和认知。
第6题:
人在社会交往中对各种人.事或者问题所产生的体验被称为()。
第7题: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指()
第8题:
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要进行多方面的活动和交往。正是通过多方面的活动和交往,人们才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己,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同时,人的品德又总是通过多方面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并得到检验。这种情况表明,德育过程具有()的特点。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要懂得如何从他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他人的态度就是一面镜子
从他人的态度中无法认识自己
一个能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的人,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就可以在学习生活中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在人际交往中的“宽容谅解”是指()
第15题:
()提出的“镜中交往”理论认为,人们是通过与他人交往并借助他人的反映来认识自己。
第16题: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在与社会的交往中产生的对自己整体身心状态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察觉和认知
第17题:
礼仪修养的主要目的主要是通过修养,使个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与自己的身份、地位、角色相匹配。
第18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19题:
角色知觉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或他人在特定的社会或组织中的地位、权利、义务、权力和职责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的知觉。
第20题:
潜意识
自我意识
自我觉醒
他人认知
第21题:
渐进性和反复性
社会性和实践性
引导性和规约性
协调性和整合性
第22题:
社会
他人
周围
环境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完全个人的
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
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个别差异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