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闭合性损伤的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病情观察:包括意识观察、瞳孔变化的观察、神经系统体征和生命体征等的观察。
    (2)对症处理:对高热,昏迷,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水、电解质紊乱等病症的护理和对症治疗。
    ①预防并发症:昏迷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做气管切开,预防肺部感染。
    ②减轻脑水肿的治疗:包括脱水治疗、激素治疗、过度换气治疗等。
    ③手术治疗:主要针对颅脑血肿或重度脑挫裂伤合并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其次为颅内血肿引起的局灶性脑损害。
    手术指征为:①伤后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如意识进行性恶化等;②虽经妥善的保守治疗后病情仍旧恶化,甚至出现脑疝者;③颅内压大于2.7kPa(270mmHO);④CT上血肿出现明显的占位效应,血肿体积幕上大于40ml,幕下大于10ml,或中线结构移位大于10mm。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①开颅血肿清除术;②去骨瓣减压术;③钻孔探查术;④脑室引流术;⑤钻孔引流术。

  • 第2题:

    简述闭合性软骨组织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正确答案: (1)早期:(24——48小时内)为急性炎症期表现,该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处理方法有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伤肢,可外敷新伤药,也可内服清热、止痛、活血化瘀的中草药
    (2)中期(伤后24——48小时)组织正在修复,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计划司组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处理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痛点药物注射、外贴或外复活血化瘀、生新的中草药。
    (3)晚期:损伤组织已基本恢复,但可能有瘢痕或粘连形成。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若有瘢痕和粘连应尽量设法分离或软化。处理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等。

  • 第3题: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晚期的处理方法是()、()和()。


    正确答案:按摩;理疗;功能锻炼

  • 第4题: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对于已确诊或高度怀疑腹内脏器损伤者,处理原则是做好紧急术前准备,力争早期手术。
    ①.如合并其他损伤,首先处理对生命威胁最大的损伤。
    ②.如已发生休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力争在收缩压回升至13.9kPa(90mmHg)以上后进行手术,对严重出血性休克应在抗休克同时,迅速手术。
    ③.对疑有内脏损伤者应禁食、输液及使用抗生素,禁用吗啡类药物止痛。已明确诊断者应尽早施行手术。

  • 第5题:

    简述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正确答案:处理原则是适当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减轻炎症。方法:第一,固定。骨折、脱臼、拉伤应进行加压保护,目的是减轻痛苦、促进伤口愈合和防止再伤。受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充分休息促进伤口愈合,未经许可不能再运动,防止再伤。第二,冷疗。将冰袋放在伤处,每次时间15~20分钟,伤后24~48小时,每隔1~2小时可重复进行一次。目的是减轻炎症、出血和渗出所引起的疼痛和肿胀。第三,加压包扎。目的是使组织间隙压升高,减少出血和肿胀,24小时可拆除加压包扎。第四,抬高伤肢,在损伤后24~48小时内,伤肢高于心脏水平,目的是加速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和淤血。

  • 第6题:

    试述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及治疗方法?


    正确答案: (1)早期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镇痛、防肿及减轻炎症。治疗方法有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外敷新伤药等;
    (2)中期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瘀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治疗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药物痛点注射等;
    (3)晚期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等。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1)脑震荡:一般指头部外伤引起的短暂的脑功能障碍,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伤后立即发生意识障碍,一般持续时间短暂,大多不超过半小时,醒后不能回忆受伤经过,称为逆行性遗忘。可伴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常于短期内恢复。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CT及脑脊液检查正常。
    (2)脑挫裂伤:是较严重的脑损伤。其临床表现复杂,主要是:①较严重的意识障碍,一般持续时间较长;②清醒后常伴有较重的头痛及脑激惹症状;③可出现偏瘫、失语、病理反射阳性等神经系统体征;④严重者可伴有生命体征的改变,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血生化、内分泌紊乱;血肿形成及继发脑水肿严重者,可使病情加重发生脑疝。CT扫描可以显示挫伤部位水肿、出血甚至血肿。
    (3)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伤后即刻昏迷并迁延较长时间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半数为弥漫性脑白质损伤,称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症状和体征在伤后即刻出现,不一定伴有颅内压升高。临床表现为受伤后立即昏迷,昏迷程度深,持续时间长。CT示脑组织撕裂出血或正常。
    (4)颅内血肿:颅脑损伤引起颅内各层次和各结构的损伤和出血,当出血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出现占位效应,引起进行性颅压升高,称为颅内血肿。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的严重合并症之一,最终可导致脑疝。根据血肿发生的层次和部位可以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实质内血肿。根据血肿引起颅内压升高或脑疝症状所经历的时间可分为:急性:受伤3天以内发生;亚急性:3天至3周内发生;慢性:超过3周后发生。依据血肿的数目分为单发和多发性,后者约占全部颅内血肿的42%。症状典型者不难诊断,通过CT扫描等可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及时适当的手术治疗是减少死亡和残疾的关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在诊断中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询问病史:包括受伤时间、地点、当时的身体状态、致伤物的种类和伤后急救处理经过,对重伤或昏迷的病员可向扩送人员了解情况。
    2、全身状态检查:道德注意神志、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如发现休克,应立即补液抗休克,休克提示腹内器官有破裂,腹膜受强烈刺激或者发生大出血时,需加紧检查和准备手术治疗。同时应注意腹部以外的损伤,即病人有多处创伤,职骨盆骨折、肋骨骨折、脑损伤等。
    3、腹部体征检查:有持续性腹痛,伴有腹膜刺激征;腹部叩诊肝浊音界消失或有移动性浊音;腹痛固定在某一特定部位且压痛最明显;有呕吐、便血或尿血等情况,应考虑有脏器伤。此外,应作直肠指诊,如指套上有血迹,说明结肠或直肠有伤,直肠前壁有压痛或波动感,提示有腹膜炎或内出血存在。
    4、诊断性腹腔穿刺术:穿刺抽出胃肠内容物,表明消化道破裂,如穿刺结果阴性,不能排除腹腔脏器损伤。
    5、影像学检查:透视或摄片,可能发现腹内游离气体、气液平面或肠管大量积气(肠麻痹)。超声探测可能发现腹腔积液、包膜内肝脾破裂等,并可指引腹腔试验穿刺点的选择。若病人情况较严重,检查应在床边进行。
    6、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在以上各检查不能确诊,但又怀疑腹腔脏器有损伤时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病情观察:包括意识观察、瞳孔变化的观察、神经系统体征和生命体征等的观察。
    (2)对症处理:对高热,昏迷,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水、电解质紊乱等病症的护理和对症治疗。
    ①预防并发症:昏迷病人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做气管切开,预防肺部感染。
    ②减轻脑水肿的治疗:包括脱水治疗、激素治疗、过度换气治疗等。
    ③手术治疗:主要针对颅脑血肿或重度脑挫裂伤合并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和脑疝,其次为颅内血肿引起的局灶性脑损害。
    手术指征为:①伤后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如意识进行性恶化等;②虽经妥善的保守治疗后病情仍旧恶化,甚至出现脑疝者;③颅内压大于2.7kPa(270mmHO);④CT上血肿出现明显的占位效应,血肿体积幕上大于40ml,幕下大于10ml,或中线结构移位大于10mm。
    常用的手术方式有:①开颅血肿清除术;②去骨瓣减压术;③钻孔探查术;④脑室引流术;⑤钻孔引流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闭合性损伤的处理

    正确答案: 单纯软组织损伤者,予以局部制动,患肢抬高,局部冷敷,12小时后改用热敷或红外线治疗、服用云南白药等,局部如有血肿形成是可加压包扎,闭合性骨折或脱位者,需进行复位、固定。合并重要脏器、组织损伤者,应手术探查和修复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1)不随便搬动伤者,不注射止痛剂,不给饮食,严密观察。观察内容包括:①脉率、呼吸和血压;②腹部体征;③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④必要时重复诊断性腹腔穿刺或灌洗术。
    (2)积极补充血容量,并防治休克。
    (3)注射广谱抗生素以预防或治疗可能存在的腹腔感染。
    (4)疑有空腔器官破裂或有明显腹胀时,应进行胃肠减压。
    (5)剖腹探查:观察期间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手术探查。①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②肠蠕动音逐渐减弱、消失或出现明显腹胀;③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④膈下有游离气体;⑤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⑥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下降;⑦腹腔穿刺吸出气体、不凝血液、胆汁或胃肠内容物;⑧胃肠出血;⑨积极救治休克而情况不见好转或继续恶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运动中出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采用RICE法处理的内容。

    正确答案: R-休息、I-冷敷、C-绷带加压包扎、E-抬高伤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闭合性肋骨骨折的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①固定胸廓
    ②止痛
    ③处理并发症
    ④建立人工气道
    ⑤应用抗菌药,预防感染

  • 第14题:

    简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方法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早期的处理(伤后24~48小时内)。临床表现为损伤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这种方法应在伤后立即使用,具有制动、止血、止痛、防止或减轻肿胀作用。
    2中期处理(急性期过后的两周内)。临床上,急性炎症也逐渐消退,但仍有淤血和肿胀。因此,该期的处理原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修复,防止粘连形成。治疗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痛点药物注射、外贴或外敷活血、化瘀生新的中草药。
    3晚期的处理。临床上,肿胀和疼痛已经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感到微痛、酸胀无力,个别严重者出现伤部僵硬或云运动功能受限。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

  • 第15题:

    简述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


    正确答案: 1)有无内脏损伤
    2)突发性还是空脏器;
    3)什么脏器受到损伤
    4)是否有多发性损伤
    5)诊断遇到困难怎么办:
    其他辅助检查(1)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和腹腔灌洗术(2)X线检查(3)B超(4)CT,进行严密观察;剖腹探查。

  • 第16题: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中后期的处理方法是()。


    正确答案:热疗按摩针灸拔火罐和适当的功能锻炼

  • 第17题:

    简述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在诊断中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询问病史:包括受伤时间、地点、当时的身体状态、致伤物的种类和伤后急救处理经过,对重伤或昏迷的病员可向扩送人员了解情况。
    2、全身状态检查:道德注意神志、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如发现休克,应立即补液抗休克,休克提示腹内器官有破裂,腹膜受强烈刺激或者发生大出血时,需加紧检查和准备手术治疗。同时应注意腹部以外的损伤,即病人有多处创伤,职骨盆骨折、肋骨骨折、脑损伤等。
    3、腹部体征检查:有持续性腹痛,伴有腹膜刺激征;腹部叩诊肝浊音界消失或有移动性浊音;腹痛固定在某一特定部位且压痛最明显;有呕吐、便血或尿血等情况,应考虑有脏器伤。此外,应作直肠指诊,如指套上有血迹,说明结肠或直肠有伤,直肠前壁有压痛或波动感,提示有腹膜炎或内出血存在。
    4、诊断性腹腔穿刺术:穿刺抽出胃肠内容物,表明消化道破裂,如穿刺结果阴性,不能排除腹腔脏器损伤。
    5、影像学检查:透视或摄片,可能发现腹内游离气体、气液平面或肠管大量积气(肠麻痹)。超声探测可能发现腹腔积液、包膜内肝脾破裂等,并可指引腹腔试验穿刺点的选择。若病人情况较严重,检查应在床边进行。
    6、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在以上各检查不能确诊,但又怀疑腹腔脏器有损伤时应用。

  • 第18题:

    问答题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对于已确诊或高度怀疑腹内脏器损伤者,处理原则是做好紧急术前准备,力争早期手术。
    ①.如合并其他损伤,首先处理对生命威胁最大的损伤。
    ②.如已发生休克,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力争在收缩压回升至13.9kPa(90mmHg)以上后进行手术,对严重出血性休克应在抗休克同时,迅速手术。
    ③.对疑有内脏损伤者应禁食、输液及使用抗生素,禁用吗啡类药物止痛。已明确诊断者应尽早施行手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诊断性腹腔穿刺的意义

    正确答案: 根据穿刺液性质判断是哪类脏器损伤,有助于闭合性损伤的诊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气管闭合性创伤如何修复损伤。

    正确答案: 根据损伤的程度、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较小的气管粘膜损伤,不需要缝合,较长的粘膜撕裂,要缝合,气管软骨骨折及移位者应复位,缝合软骨膜,如气管软骨位粉碎性损伤或气管完全断裂,气管向上下退缩,可游离损伤的上下两端气管,行气管对端吻合术。胸段气管损伤,需要在解除呼吸困难的前提下行开胸修复气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闭合性软骨组织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正确答案: (1)早期:(24——48小时内)为急性炎症期表现,该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处理方法有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伤肢,可外敷新伤药,也可内服清热、止痛、活血化瘀的中草药
    (2)中期(伤后24——48小时)组织正在修复,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计划司组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处理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痛点药物注射、外贴或外复活血化瘀、生新的中草药。
    (3)晚期:损伤组织已基本恢复,但可能有瘢痕或粘连形成。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若有瘢痕和粘连应尽量设法分离或软化。处理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正确答案: 处理原则是适当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减轻炎症。方法:第一,固定。骨折、脱臼、拉伤应进行加压保护,目的是减轻痛苦、促进伤口愈合和防止再伤。受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充分休息促进伤口愈合,未经许可不能再运动,防止再伤。第二,冷疗。将冰袋放在伤处,每次时间15~20分钟,伤后24~48小时,每隔1~2小时可重复进行一次。目的是减轻炎症、出血和渗出所引起的疼痛和肿胀。第三,加压包扎。目的是使组织间隙压升高,减少出血和肿胀,24小时可拆除加压包扎。第四,抬高伤肢,在损伤后24~48小时内,伤肢高于心脏水平,目的是加速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和淤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方法及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1早期的处理(伤后24~48小时内)。临床表现为损伤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这种方法应在伤后立即使用,具有制动、止血、止痛、防止或减轻肿胀作用。
    2中期处理(急性期过后的两周内)。临床上,急性炎症也逐渐消退,但仍有淤血和肿胀。因此,该期的处理原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修复,防止粘连形成。治疗方法有理疗、按摩、针灸、痛点药物注射、外贴或外敷活血、化瘀生新的中草药。
    3晚期的处理。临床上,肿胀和疼痛已经消失,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感到微痛、酸胀无力,个别严重者出现伤部僵硬或云运动功能受限。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配合支持带固定及中草药的熏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