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氏和马来微丝蚴在光镜下的主要鉴别点是()、()、()和()。
第1题:
A.微丝蚴
B.成虫
C.腊肠蚴
D.囊蚴
E.感染期幼虫
第2题:
在固定染色的血涂片中,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微丝蚴的尾核数分别为
A.2、3
B.2、0
C.3、2
D.2、2
E.0、2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引起班氏丝虫病发病与病变的主要是()
第6题:
下列关于乙胺嗪抗虫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7题:
微丝蚴
成虫
腊肠蚴
囊蚴
感染期幼虫
第8题:
头间隙的大小
体核的大小及排列
尾核的有无
体态
以上均是
第9题:
临床症状
厚血片法查微丝虫蚴
淋巴结活检成虫
免疫学诊断
活组织检查
第10题:
成虫
微丝蚴
感染期幼虫
囊蚴
毛蚴
第11题:
乙胺嗪是目前首选抗丝虫病药
对血吸虫的尾蚴有效
对马来、班氏丝虫的成虫有效
口服后在肠内易吸收
对马来、班氏丝虫的微丝蚴有效
第12题:
可鉴别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的阶段是
A、微丝蚴
B、杆状蚴
C、丝状蚴
D、腊肠蚴
E、虫卵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区别班氏吴策线虫微丝蚴与马来布鲁线虫微丝蚴应观察()
第16题:
班氏丝虫病的惟一传染源是()
第17题:
盘尾丝虫
马来丝虫
罗阿丝虫
斐济班氏丝虫
马来布鲁线虫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头间隙
尾核
大小
体核
上述综合特点
第21题:
班氏丝虫病
马来丝虫病
并殖吸虫
钩虫病
黑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