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口蹄疫的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相关问题
  • 第1题:

    口蹄疫的主要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消化道可见水泡、溃疡;
    (2)幼畜可见骨骼肌、心肌表面出现灰白色条纹,形色酷似虎斑。

  • 第2题:

    阐述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1、发病原因
    1)饲料因素:高能量高蛋白饲料都会转变成脂肪;饲料中毒霉菌素如黄曲霉毒素和菜籽饼含量过多;饲料中缺乏胆碱、烟酸、锰、蛋氨酸、维生素E等。
    2)其他因素:遗传因素、饲养密度大、环境温度高、应激等。
    2、主要临床症状:过度肥胖超过正常体重的20%,产蛋率波动较大,可从60%~75%下降为30%~40%,甚至仅为10%,在下腹部可以摸到厚实的脂肪组织。病鸡冠及肉髯色淡,或发绀,继而变黄、萎缩,精神萎顿,多伏卧,很少运动。有些病鸡食欲下降,鸡冠变白,体温正常,粪便呈黄绿色,水样。当拥挤、驱赶、捕捉或抓提方法不当时,引起强烈挣扎,甚至突然死亡。
    3、剖检病理变化:病死鸡的皮下、腹腔及肠系膜均有多量的脂肪沉积。肝脏肿大,边缘钝圆,呈黄色油腻状,表面有出血点和白色坏死灶,质脆易碎如泥样,用刀切时,在切的表面上有脂肪滴附着。有的鸡由于肝破裂而发生内出血,肝脏周围有大小不等的血凝块。有的鸡心肌变性呈黄白色。有些鸡的肾略变黄,脾、心、肠道有程度不同的小出血点。

  • 第3题:

    简述口蹄疫的主要临床症状。


    正确答案:牛,体温升高40-41℃,水泡破裂后,降为常温。口粘膜、舌面等形成水泡或糜烂,大量流泡沫样口涏,挂于口角或下唇。蹄冠、蹄叉等部出现局部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逐渐形成米粒大到蚕豆大的水泡,水泡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烂。羊多见烂蹄冠。猪与牛相识,但鼻盘常出现水泡,轻者一周,重者二周或更长时间才能愈合,病畜跛行,重者蹄匣脱落,多取良性经过。幼畜常发生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主要变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而死。

  • 第4题:

    简述口蹄疫的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口腔黏膜、鼻盘、蹄部、乳头水疱和溃烂
    2.瘤胃黏膜可见水疱和溃烂
    3.致死动物尤其是幼畜,常见左心室内、外壁和室中隔甚至心肌表面发生明显脂肪变性和坏死,切面见黄白相间针尖大小的斑点和条纹,称为“虎斑心”。
    4.消化道可见水泡、溃疡;
    5.幼畜可见骨骼肌、心肌表面出现灰白色条纹,形色酷似虎斑

  • 第5题:

    简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病理变化和病理临床联系。


    正确答案: (1)广泛性微血栓形成
    (2)出血现象
    (3)梗死病变
    (4)休克及低血压
    (5)器官功能衰竭

  • 第6题:

    问答题
    高致病性禽流感有哪些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临床症状:潜伏期从几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病禽突然死亡、死亡率高;体温升高、极度沉郁,头部和眼睑部水肿,鸡冠发绀、脚鳞出血和神经紊乱;鸭鹅等水禽出现明显神经症状、腹泻,角膜炎、甚至失明症状。
    病理变化:特征性病变是皮下水肿,纤维素性肺炎、心囊炎和体腔积液,口腔、腺胃、肌胃角质膜下层和十二指肠出血。胸骨内面、胸部肌肉、腹部脂肪和心脏均有散在性的出血点。头、眼睑、肉髯、颈和胸等部分肿胀,组织呈淡黄色。肝、脾、肾、肺常见灰黄色小坏死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口蹄疫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牛呆立流涎,猪卧地不起,羊跛行;
    ②唇部、舌面、齿龈、鼻镜、蹄踵、蹄叉、乳房等部位出现水泡;
    ③发病后期,水泡破溃、结痂,严重者蹄壳脱落,恢复期可见瘢痕、新生蹄甲;
    ④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成年动物死亡率低,幼畜常突然死亡且死亡率高,仔猪常成窝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口蹄疫的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口腔黏膜、鼻盘、蹄部、乳头水疱和溃烂
    2.瘤胃黏膜可见水疱和溃烂
    3.致死动物尤其是幼畜,常见左心室内、外壁和室中隔甚至心肌表面发生明显脂肪变性和坏死,切面见黄白相间针尖大小的斑点和条纹,称为“虎斑心”。
    4.消化道可见水泡、溃疡;
    5.幼畜可见骨骼肌、心肌表面出现灰白色条纹,形色酷似虎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牛口蹄疫的主要症状。

    正确答案: (潜伏期平均2-4天)
    病牛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萎顿,流涎。
    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的水疱,采食反刍完全停止。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浅表的红色糜烂,水疱破裂后,体温降至正常,糜烂逐渐愈合,全身症状逐渐好转,如有细菌感染,发生溃疡。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表现红肿、疼痛、迅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然后逐渐愈合。乳头皮肤有时也可出现水疱,很快破裂形成烂斑,泌乳量显著减少。
    (本病一般取良性经过,约经一周即可痊愈。如果蹄部出现病变时,则病期可延至2-3周或更久。
    病死率很低,一般不超过1-3%。
    但恶性口蹄疫,病死率高达20-50%,主要是由于病毒侵害心肌所致。)
    哺乳犊牛患病时,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死亡率很高,可达80%-9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病理变化和病理临床联系。

    正确答案: (1)广泛性微血栓形成
    (2)出血现象
    (3)梗死病变
    (4)休克及低血压
    (5)器官功能衰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口蹄疫的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不食、流涎、口腔内及鼻镜、乳房、蹄冠、蹄叉、蹄踵等部位,有水疱或破裂后形成红色糜烂。
    病理变化:
    (1)在口腔、蹄部有水疱和烂斑;
    (2)心脏病变、心包膜有弥漫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虎斑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生猪口蹄疫的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不食、流涎、口腔内及鼻镜、乳房、蹄冠、蹄叉、蹄踵等部位,有水疱或破裂后形成红色糜烂。
    病理变化:(1)在口腔、蹄部有水疱和烂斑;(2)心脏病变、心包膜有弥漫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虎斑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鱼怪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A.常见鱼的胸鳍基部有1孔或者2孔,鱼怪寄生在孔内,鱼的体壁组织形成一个寄生囊,使得鱼怪与鱼的内脏分开
    B.寄生囊内鱼怪数目
    雌雄各一;或者只有雄或者只有雌
    不会出现2只雄或者3只鱼怪寄生在同一寄生囊内
    雌性鱼怪一般头部向鱼体尾部,腹部对着鱼的内脏雄性鱼怪无一定的定位,能自由地进出囊内
    C.对寄主性腺发育有严重影响
    ①寄生有鱼怪,一般性腺发育只能达到Ⅰ~Ⅲ期,不能发育到Ⅲ~Ⅴ期
    ②鱼怪死亡,鱼的性腺恢复正常
    ③鱼怪离开寄主时间长厚,寄生囊内可完全吸收,囊孔只留下痕迹,性腺可恢复完全正常状态
    ④刚寄生在鱼体的幼虫
    爬动在体表,鳃,引起鳃产生大量的粘液,鳃上皮破坏,鳍上引起鳍充血
    主要危害鱼苗鱼种

  • 第14题:

    生猪口蹄疫的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不食、流涎、口腔内及鼻镜、乳房、蹄冠、蹄叉、蹄踵等部位,有水疱或破裂后形成红色糜烂。
    病理变化:(1)在口腔、蹄部有水疱和烂斑;(2)心脏病变、心包膜有弥漫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虎斑心)。

  • 第15题:

    高致病性禽流感有哪些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临床症状:潜伏期从几小时到数天,最长可达21天。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病禽突然死亡、死亡率高;体温升高、极度沉郁,头部和眼睑部水肿,鸡冠发绀、脚鳞出血和神经紊乱;鸭鹅等水禽出现明显神经症状、腹泻,角膜炎、甚至失明症状。
    病理变化:特征性病变是皮下水肿,纤维素性肺炎、心囊炎和体腔积液,口腔、腺胃、肌胃角质膜下层和十二指肠出血。胸骨内面、胸部肌肉、腹部脂肪和心脏均有散在性的出血点。头、眼睑、肉髯、颈和胸等部分肿胀,组织呈淡黄色。肝、脾、肾、肺常见灰黄色小坏死灶。

  • 第16题:

    口蹄疫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口蹄疫?


    正确答案: 症状:该病潜伏期1~7天,平均2~4天。患牛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0~41℃。发病1—2天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涎液增多并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采食及反刍停止。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也会很快破溃,然后逐渐愈合。有时在乳头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
    预防:
    (1)积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2)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
    (3)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划定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千克体重0.5~1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约2周。
    (4)解除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经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

  • 第17题:

    简述赤皮病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鳞片脱落,脱落处出血发炎
    2)鳍末端腐烂即蛀鳍现象
    3)鳍基部常出现充血,有时候鳃盖略有充血,鱼的肠道也有充血发炎现象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口蹄疫的主要临床症状。

    正确答案: 牛,体温升高40-41℃,水泡破裂后,降为常温。口粘膜、舌面等形成水泡或糜烂,大量流泡沫样口涏,挂于口角或下唇。蹄冠、蹄叉等部出现局部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逐渐形成米粒大到蚕豆大的水泡,水泡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烂。羊多见烂蹄冠。猪与牛相识,但鼻盘常出现水泡,轻者一周,重者二周或更长时间才能愈合,病畜跛行,重者蹄匣脱落,多取良性经过。幼畜常发生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主要变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而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口蹄疫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口蹄疫?

    正确答案: 症状:该病潜伏期1~7天,平均2~4天。患牛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0~41℃。发病1—2天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涎液增多并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采食及反刍停止。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也会很快破溃,然后逐渐愈合。有时在乳头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
    预防:
    (1)积极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2)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
    (3)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划定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千克体重0.5~1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约2周。
    (4)解除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经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鹿的口蹄疫疾病特点及主要症状。

    正确答案: 特点: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
    症状:病鹿以高热、肌肉震颤、流涎及口腔黏膜、舌、唇表面发生糜烂和溃疡为特征。多春夏两季发生,仔鹿易感,病鹿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流涎,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舌表面有坏死灶。四肢皮肤、蹄叉与蹄缘出现口蹄疮及糜烂。孕鹿流产和胎衣滞留,子宫炎及子宫内膜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口蹄疫的主要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消化道可见水泡、溃疡;
    (2)幼畜可见骨骼肌、心肌表面出现灰白色条纹,形色酷似虎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口蹄疫与传染性水疱病鉴别可根据()。
    A

    病理变化鉴别

    B

    流行情况鉴别

    C

    临床症状

    D

    宰前鉴别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口蹄疫的主要病理变化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消化道可见水泡、溃疡;
    (2)幼畜可见骨骼肌、心肌表面出现灰白色条纹,形色酷似虎斑。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