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是反刍动物特有的生理功能,是指反刍兽采食后周期性地将瘤胃内的食物返回口腔,重新细致地咀嚼再咽下的复杂过程。
更多“反刍”相关问题
  • 第1题:

    反刍包括逆呕、再咀嚼、再混入唾液、再吞咽4个步骤。一般在采食后20—30分钟后开始反刍,每次持续()分钟,一昼夜反刍10多次,累计7—8小时。一个食团可以反刍40-70次。

    • A、10-20
    • B、20-30
    • C、40-50
    • D、60-80

    正确答案:C

  • 第2题:

    犊牛在()时开始出现反刍。


    正确答案:20天

  • 第3题:

    牛反刍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刍开始出现的()、()、()、()。


    正确答案:时间晚;每次反刍持续的时间短;每昼夜反刍的次数少;每个食团再咀嚼的次数少

  • 第4题:

    反刍动物()和()中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与非反刍动物类似。


    正确答案:真胃;小肠

  • 第5题:

    牛羊都属于反刍动物吗?


    正确答案:

  • 第6题:

    反刍过程


    正确答案: 牛、羊、鹿等偶蹄动物的特殊消化过程,包括已在瘤胃经过初步微生物消化后的食物逆呕回口中重新咀嚼这一过程,可以是由瘤胃直接逆呕上行至口,也可以从瘤胃陆续进入网胃,再由网胃返回口中。经口腔中颊齿的细致咀嚼后再次咽回瘤胃,这一反刍和咀嚼过程可以再次重复进行,直至彻底嚼碎后,食物再从瘤胃经网胃而入瓣胃。

  • 第7题:

    问答题
    幼龄反刍动物消化生理与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有何异同?

    正确答案: 犊牛刚出生时,皱胃是胃室中最大的,只有皱胃具有消化功能。在此时期,犊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同单胃动物相似,主要靠皱胃和小肠实现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成年反刍动物瘤胃内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纤毛虫和真菌。这些微生物可分解饲料中的纤维素、淀粉、脂肪以及蛋白质,进而合成微生物蛋白,进入小肠后供机体吸收利用。瘤胃内可消化饲料中含70%-85%的可消化干物质和约50%的粗纤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兔子不见不反刍,所以兔子不是反刍动物。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食草哺乳动物中的反刍类则具有复杂的复胃(反刍胃)。反刍胃一般由4室组成,即()、()、()和()。

    正确答案: 瘤胃,网胃,瓣胃,皱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常见家畜中,其发生呕吐的难易程度不同,正确的难易顺序为()
    A

    肉食兽>猪>反刍兽>马

    B

    马>肉食兽>猪>反刍兽

    C

    猪>反刍兽>马>肉食兽

    D

    反刍兽>肉食兽>猪>马

    E

    肉食兽=猪>反刍兽>马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牛反刍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刍开始出现的()、()、()、()。

    正确答案: 时间晚,每次反刍持续的时间短,每昼夜反刍的次数少,每个食团再咀嚼的次数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下列关于牛反刍的生理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牛采食0.5-1.0小时后开始反刍
    • B、每次反刍时间40-50分钟
    • C、成年牛每昼夜反刍6-8次
    • D、犊牛在出生后开始反刍

    正确答案:A,B,C

  • 第13题:

    简答牛的反刍行为?


    正确答案: 牛采食后休息时,在瘤胃中经过浸泡的食团刺激瘤胃前庭和食管沟的感受器,兴奋传至中枢,引起瘤胃的逆蠕动。食团通过逆呕反送到口腔,再咀嚼,混入唾液,再吞吐咽,这一过程称反刍。反刍是所有反刍家畜共有的行为特征。牛反刍行为的建立与瘤胃的发育有关,一般在9~11周龄时出现反刍,通常在采食后0.5~1h后出现。每日反刍次数为9~16次,每次反刍15~45min,每日用于反刍时间为4~9h。牛反刍频率和反刍时间受牛年龄、牧草质量和日粮类型的影响。幼牛日反刍次数高于成年牛,采食粗劣牧草会增加反刍次数和时间,日粮精料比例高则减少反刍次数和时间。扰乱或停止反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牛发情期,反刍几乎消失,但不完全停止;任何引起疼痛的因素、饥饿、母性忧虑或疾病都能影响反刍活动;分娩前后,反刍机能降低。

  • 第14题:

    反刍动物


    正确答案: 是指能在进食一段时间后,将在胃中消化的食物,能够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后再进入胃中的一种现象就叫做反刍现象,有反刍现象的动物就叫做反刍动物。

  • 第15题:

    反刍


    正确答案: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 第16题:

    食草哺乳动物中的反刍类则具有复杂的复胃()。反刍胃一般由4室组成,即()


    正确答案:反刍胃;瘤胃、网胃(蜂巢胃)、瓣胃和皱胃

  • 第17题:

    根据消化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动物分为()。

    • A、非反刍动物
    • B、反刍动物
    • C、鱼类
    • D、禽类

    正确答案:A,B,D

  • 第18题:

    问答题
    比较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正确答案: 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的差异主要在反刍动物的瘤胃消化和吸收上。
    1.在反刍动物瘤胃中大部分不饱和脂肪酸经微生物作用变成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减少。
    2.部分氢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异构变化。
    3.脂类中的甘油被大量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
    4.瘤胃微生物可利用丙酸、戊酸等合成奇数碳原子链,因此其支链脂肪酸和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增加。
    在小肠中消化的不同点:由于脂类中的甘油在瘤胃中被大量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反刍动物十二指肠中缺乏甘油一酯,并且其小肠中不吸收甘油一酯,其粘膜细胞中甘油三酯通过磷酸甘油途径重新合成。反刍动物的脂肪吸收量可能大于其摄入量。
    反刍动物脂类的吸收:瘤胃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只有通过瘤胃壁吸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非反刍动物的微生物消化方式较弱,主要存在与大肠和盲肠当中,通过发酵作用消化部分粗纤维;反刍动物主要是进行瘤胃微生物消化,其可以借助于微生物产生的β-糖苷酶,消化宿主不能消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显著增加饲料中总能的可利用程度,提高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微生物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必需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宿主利用。但是微生物发酵产生的能量损失很多,明显降低其利用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尿素作为反刍动物饲料有何营养作用?反刍动物利用尿素的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可节约优质蛋白质饲料资源,降低饲粮成本。
    ①瘤胃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②用尿素提高氮源时,应补充硫磷铁锰钴等的不足
    ③当日粮已满足瘤胃微生物正常生长对氮需要时,添加尿素效果不佳
    ④注意氮中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反刍动物()和()中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与非反刍动物类似。

    正确答案: 真胃,小肠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