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议程设置”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 A、麦库姆斯和肖在查普尔希尔调查之后正式提出的
    • B、该理论认为,媒介设置了受众议程
    • C、该理论认为,受众设置了媒介议程
    • D、李普曼的“两个世界”理论对议程设置的研究影响很大

    正确答案:C

  • 第2题:

    “议程设置功能”与受众属性?


    正确答案: ①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
    ②受众的媒介信息接触量(接触越多,受影响越大);
    ③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
    ④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度高以及从事高层次社会职业的人影响较小)。

  • 第3题:

    下列说法与议程设置功能的研究结论不符的是()

    • A、受众对议题的经验越是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
    • B、受众对媒介信息接触量越大,受影响越大
    • C、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
    • D、传媒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程度高的人影响较大

    正确答案:D

  • 第4题:

    议程设置理论


    正确答案:也称为“议题设置”,主要形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该理论认为,大众媒介有意无意地通过对所报道重心的选择,从而建构公众讨论与关注的轻重缓急,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所注重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媒介所设置的轻重秩序来理解事件。

  • 第5题:

    议程设置给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带来了哪些新思路?


    正确答案:议程设置是指传媒具有的为公众设置社会生活的重要“议事日程”的功能,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其带来四条新思路:
    第一,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者某一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一轮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第二,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为媒介提供议题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任务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第三,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为各种"议题"赋予不同程度的显著性,从而影响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它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即传媒通过有选择的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加强公众对特定价值的认同。
    第四,在具体的政治传播过程中,如何通过议程设置来提高政治传播效果,加强政治沟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第6题:

    媒体间议程设置


    正确答案:对媒体议程的研究发现,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或新闻来源常常设置其他媒体的议程,这一过程被称为媒体间议程设置。

  • 第7题:

    议程设置


    正确答案:大众媒体具有地位赋予功能,大众传播媒体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公众对社会环境,社会问题及社会活动的关注度和认知

  • 第8题:

    简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


    正确答案:1.以前的“传播流”等研究主要从个人态度改变的意义上考察传播效果,并且不恰当地得出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的“无力”或“有限”的结论;
    2.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予以明确化,很好地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议程设置”理论对舆论导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第9题:

    问答题
    对比报纸的议程设置与电视议程设置效果的不同。

    正确答案: 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议题的“重要性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程”的基本框架,而电视新闻报道则挑出“议程”中若干最主要的“议题”加以突出强调;电视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而报纸则可以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把议程设置分为公共支持和问题提出主体两个维度的是以下哪个分析模型?()

    • A、王绍光中国政策议程设置模型
    • B、Kingdon的政策议程多源流分析模型
    • C、托马斯.戴伊的精英分析模型
    • D、Cobb的议程设置模型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第一,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次,这些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第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第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 第12题: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有哪些特点和不足之处?


    正确答案:特点是:
    (1)它着眼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2)它的考察对象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兼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3)它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缺点是: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另外,这一理论还有把议程设置功能的效果绝对化的倾向。

  • 第13题: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传播媒介的效果与作用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大众传播只是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集中报道,并忽视或掩盖对其他问题的报道,就能够影响公众舆论。而人们则倾向于关注与思考大众传播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传播给各个问题确定的重要性的次序,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大众传播通过调动受众的注意力来安排问题的轻重次序,从而间接达到影响舆论,左右人们观点和思路的目的。

  • 第14题:

    传播媒介的议程是怎样设置出来的?


    正确答案:首先取决于媒介内部的信息采集和加工过程。有三个因素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的取舍:一是媒介填充版面或时间的要求,二是媒介的宗旨、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三是文化文化规范;其次取决于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它们通常采用两种手段进行信息操作:一是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开发表见解,二是以“私下放风”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现代媒介之间的激烈竞争大大加剧它们对这些信息源的依赖。

  • 第15题:

    在议程设置理论中,对于“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着重点是哪个层面?()

    • A、认知层面
    • B、态度层面
    • C、行动层面
    • D、心理层面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请对比报纸的议程设置与电视议程设置效果的不同。


    正确答案: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议题的“重要性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程”的基本框架,而电视新闻报道则挑出“议程”中若干最主要的“议题”加以突出强调;电视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而报纸则可以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 第17题:

    什么是“属性议程设置”?


    正确答案:大众传媒报道的对象事物具有不种各样的属性,有下面的,有负面的,也有中性的;大众传媒对某些特定属性进行凸显和淡化处理,使对象事物的“主导属性传达给受众,也会影响到受众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判断和态度“,麦库姆斯把这种影响机制叫做”属性议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