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通常指根据古文字的形体来考索上古字义。它实际上就是从传统训诂学采用的“形训”这一训释方式演变而来。另一方面则是指根据俗文字字形的写法,辨识、考索中古以后方俗口语词的含义。
更多“什么是以形索义?”相关问题
  • 第1题:

    训诂实践中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以形求义?


    正确答案:以形求义的适用范围有以下:
    (1)适用于分析本义,对引申义和假借义的分析不能用形训;
    (2)适用于使用本字的情况,使用通假字时不能用形训;
    (3)适用于分析笔意,形训要根据较古的字形。

  • 第2题:

    我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在于其总体特点是以形表义,音、形、义结合。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探求语源适用的最基本方法是()

    • A、以形索义
    • B、因声求义
    • C、引文说义
    • D、直接说义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什么是以形索义?


    正确答案:通常指根据古文字的形体来考索上古字义。它实际上就是从传统训诂学采用的“形训”这一训释方式演变而来。另一方面则是指根据俗文字字形的写法,辨识、考索中古以后方俗口语词的含义。

  • 第5题:

    只有()才可以以形索义


    正确答案:笔意

  • 第6题:

    为什么说语言是音、形、义的有机结合?


    正确答案: 音、形、义是构成语言符号的三个要素。即:
    ①所有的语言符号都可以用声音的形式来标记它或指代它;
    ②凡是语言符号都有一定的可代刻写、描绘和识别的形态,而且不应是自然物本身;
    ③这些语言符号必须各具一定的意义。
    换句话说,完整的语言符号应该可以被分解为语音形式、文字(符码)形式和语义内容三个方面,应是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它即包括听觉物质化、视觉物质化、又包括符号信息化。

  • 第7题:

    问答题
    运用“以形索义”的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①以形索义应当依据小篆以前的字形;
    ②假借字不能以形索义;
    ③为一个词的引申义而造的字不能以形索义;
    ④避免望文生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什么是笔意,区分笔意与笔势对以形索义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①笔意是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随着字形的演变,不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就叫笔势。
    ②运用以形索义原则须以笔意为据,若硬以笔势索义,就难免穿凿附会,导致谬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探求语源适用的最基本方法是()
    A

    以形索义

    B

    因声求义

    C

    引文说义

    D

    直接说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以形求义是训诂实践的重要方法?

    正确答案: 汉字是表意文字,从象形发展为“六书”,字的形体结构与词义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是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不仅可以寻求字的本义,对于了解字的引申义,研究词义系统,识别假借字,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不仅象形、指事、会意字需要分析字形,以明辨词的义类,形声字的形符也是我们辨析词义的一种有用的资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陆宗达、王宁提出在运用“以形索义”方法时,必须进行哪些方面的工作?

    正确答案: 1)匡谬:参照前代的金文、甲骨文,同代的训诂专书,后代的字书、韵书,将《说文》关于字形说解的谬误之处改正,求得原始笔意的真相。
    2)离析:将同源通用字和同音借用字按其与意义贴切的字形离析开来。
    3)归纳:将异体字、广义分形字的不同字形加以归纳综合,以便从多方面了解形义的发展。
    4)追溯:遵循词义发展的线索,由孳乳字追溯至发源字,由引申义追溯至本义。
    5)核证:探求字义不能只凭字形附会,必须核证文献语言,做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使形义的统一关系反映无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以形索义?

    正确答案: 通常指根据古文字的形体来考索上古字义。它实际上就是从传统训诂学采用的“形训”这一训释方式演变而来。另一方面则是指根据俗文字字形的写法,辨识、考索中古以后方俗口语词的含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以形索义”是根据读音寻求文字的意义。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的“通训”,专讲()。

    • A、词的本义
    • B、以形索义
    • C、会意和形声
    • D、转注和假借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什么是笔意,区分笔意与笔势对以形索义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①笔意是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随着字形的演变,不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就叫笔势。
    ②运用以形索义原则须以笔意为据,若硬以笔势索义,就难免穿凿附会,导致谬误。

  • 第16题:

    为什么说以形求义是训诂实践的重要方法?


    正确答案:汉字是表意文字,从象形发展为“六书”,字的形体结构与词义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形训就是通过文字形体的分析来解释字(词)义。是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不仅可以寻求字的本义,对于了解字的引申义,研究词义系统,识别假借字,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不仅象形、指事、会意字需要分析字形,以明辨词的义类,形声字的形符也是我们辨析词义的一种有用的资料。

  • 第17题:

    以形索义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①利用对应说文和古文字,因为说文是以形索义的专书,它对一万多个汉字的本义做了归纳,并且绝大多数是正确的,因为古文字出现的时代比说文的小篆要早,字形更能反映本义,纠正说文的不足,如“为人民服务”的“为”字,许慎说本义是母猴,这个解释是错误的,甲骨文的“为”字是用手牵头大象,字的本义是手牵大象帮助人们劳作,这就纠正了说文。
    ②分清笔意与笔势,笔意是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随着字形的演变,不能反映字的本义的形体就叫笔势。在以形索意时应依据笔意,不能依据笔势。如甲骨文的“为”字就是笔意,而小篆的“为”字就是笔势。
    ③防止望文生训。如“游子不顾反”中的“顾”就是归返、回来的意思,而不理解为“念,想”。

  • 第18题:

    什么是形训?举例说明之。什么是声训?声训有哪三种方式?什么是义训?义训有哪几种方式?


    正确答案:形训是从分析字形结构入手解释词义的方法。如《说文解字就是一部形训古书。声训是用音同、音近字解释词义的方法。声训有同字为训、同音为训、音近相训三种方式。义训是直陈词义的训释方法。
    义训方式有三种:
    (1)用同一词训释;
    (2)界说;
    (3)据文证义。

  • 第19题:

    单选题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的“通训”,专讲()。
    A

    词的本义

    B

    以形索义

    C

    会意和形声

    D

    转注和假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什么是形训?举例说明之。什么是声训?声训有哪三种方式?什么是义训?义训有哪几种方式?

    正确答案: 形训是从分析字形结构入手解释词义的方法。如《说文解字就是一部形训古书。声训是用音同、音近字解释词义的方法。声训有同字为训、同音为训、音近相训三种方式。义训是直陈词义的训释方法。
    义训方式有三种:
    (1)用同一词训释;
    (2)界说;
    (3)据文证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只有()才可以以形索义

    正确答案: 笔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以形索义”是根据读音寻求文字的意义。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我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在于其总体特点是以形表义,音、形、义结合。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训诂实践中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以形求义?

    正确答案: 以形求义的适用范围有以下:
    (1)适用于分析本义,对引申义和假借义的分析不能用形训;
    (2)适用于使用本字的情况,使用通假字时不能用形训;
    (3)适用于分析笔意,形训要根据较古的字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