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植物病原线虫的致病机制。

题目

简述植物病原线虫的致病机制。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植物病原线虫的致病机制。”相关问题
  • 第1题:

    植物病原线虫属于昆虫。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


    正确答案: 虫由卵孵化出幼虫,一般要历经4个龄期后,幼虫发育为成虫,再经过两性交配(或孤雌生殖)后产卵,完成一个发育循环,即线虫的生活史。

  • 第3题:

    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和园林植物的抗病机制。


    正确答案: 致病机理:
    (1)酶的作用;
    (2)毒素的作用;
    (3)激素
    抗病机制:
    (1)固有抗病性;
    (2)诱发抗病性

  • 第4题:

    简述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所致病害的症状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植物病原菌物所致病害症状:卵菌门引起根部和茎部腐烂,坏死性和退色性叶斑;接合菌引起植物花器和果实等腐烂;子囊菌门和半知菌大多数引起局部坏死性病害;担子菌引起植物坏死斑、立枯和肿胀等症状。植物细菌病害症状:常引起坏死、腐烂、萎蔫、畸形和变色症状,同时在发病部位有菌脓出现。植物病毒病害症状:大多数表现在叶片上,表现为花叶、环斑、变色、坏死、畸形等。

  • 第5题:

    交叉保护现象最早是在()中发现的。

    • A、植物病原真菌
    • B、植物病原细菌
    • C、植物病原病毒
    • D、植物病原线虫

    正确答案:C

  • 第6题:

    为什么把线虫列为植物的病原物?


    正确答案:线虫(nematdes)又称蠕虫(helminthes),是一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通常生活在土壤、淡水、海水中,其中很多能寄生在人、动物和植物体内,引起病害。危害植物的称为植物病原线虫或植物寄生线虫,或简称植物线虫。植物受线虫危害后所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的病害症状相似,因此常称线虫病。习惯上都把寄生线虫作为病原物来研究,所以它是植物病理学内容的一部分。

  • 第7题:

    线虫对植物的致病机制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刺激寄主细胞增大
    ②刺激细胞分裂形成肿瘤
    ③机制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
    ④溶解中胶层
    ⑤溶解细胞壁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线虫对植物的致病机制。

    正确答案: 有很多线虫对植物有致病性,有的能造成毁灭性损失。线虫的穿刺吸食和在组织内造成的创伤,对植物有一定的影响,但线虫对植物破坏作用最大的是食道腺的分泌物。食道腺的分泌物,除去有助于口针穿刺细胞壁和消化细胞内含物便于吸取外,大致还可能有以下这些影响:
    (1)刺激寄细胞的增大,以致形成巨型细胞或合胞体(syncytium);
    (2)刺激细胞分裂形成瘤肿和根部的过度分枝等畸形;
    (3)抑制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
    (4)溶解中胶层使细胞离析;
    (5)溶解细胞壁和破坏细胞。
    由于上述各方面的影响,植物受害后就表现各种病害症状。土壤中存在着许多其它病原物,根部受到线虫侵染后,容易遭受其它病原物和真菌的侵染,从而加重病害的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名词解释题
    植物病原线虫

    正确答案: 线虫是一种低等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线虫纲。引起植物患严重的线虫病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交叉保护现象最早是在()中发现的。
    A

    植物病原真菌

    B

    植物病原细菌

    C

    植物病原病毒

    D

    植物病原线虫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包括哪些方面?不同的病原物致病机制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一、
    (1)掠夺寄主的营养物质
    (2)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物质对寄主的生理有干扰或毒害作用
    二、
    (1)分泌的各种酶降解寄主的细胞和组织
    (2)产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刺激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形成肿瘤和丛枝等畸形症状
    (3)病菌可产生毒素毒害寄主植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病原线虫危害林木的线虫?

    正确答案: 根结线虫引起的根瘤线虫病;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材线虫萎蔫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包括哪些方面?不同的病原物致病机制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一、
    (1)掠夺寄主的营养物质
    (2)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物质对寄主的生理有干扰或毒害作用
    二、
    (1)分泌的各种酶降解寄主的细胞和组织
    (2)产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刺激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形成肿瘤和丛枝等畸形症状
    (3)病菌可产生毒素毒害寄主植物

  • 第14题:

    植物病原线虫有哪些类型?


    正确答案: A.根据寄生部位分:全内寄生线虫、半内寄生线虫、自由寄生线虫(外寄生)。
    B.根据形态结构分:主要依据食道类型、卵巢类型、体表花纹、尾感器等。
    植物病原线虫绝大多数属于垫刃型食道。

  • 第15题:

    植物病原线虫


    正确答案:线虫是一种低等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线虫纲。引起植物患严重的线虫病害。

  • 第16题:

    植物线虫所致病害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线虫以口针对寄主植物造成机械损伤外,主要是穿刺时分泌各种酶和毒素,引起植物的各种病变。不同属的线虫引起的植物病害田间表现症状差别很大。
    2、主要症状有生长缓慢、衰弱、矮小、叶色失常、等类似营养不良现象;局部畸形,叶片干枯、扭曲、坏死,籽粒变成虫瘿等;根部出现根结、须根丛生、根部腐烂等。
    3、诊断和线虫病害和鉴定线虫时,一般可在植物受害部位,特别是根结、种瘿内分离出线虫,然后进行镜检。

  • 第17题:

    简述线虫的致病机理。


    正确答案: (1)刺激寄主细胞增大;
    (2)刺激细胞分裂形成瘤肿和根部的过度分枝等畸形;
    (3)抑制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
    (4)溶解中胶层使细胞离析。

  • 第18题:

    试述线虫对植物的致病机制。


    正确答案: 有很多线虫对植物有致病性,有的能造成毁灭性损失。线虫的穿刺吸食和在组织内造成的创伤,对植物有一定的影响,但线虫对植物破坏作用最大的是食道腺的分泌物。食道腺的分泌物,除去有助于口针穿刺细胞壁和消化细胞内含物便于吸取外,大致还可能有以下这些影响:
    (1)刺激寄细胞的增大,以致形成巨型细胞或合胞体(syncytium);
    (2)刺激细胞分裂形成瘤肿和根部的过度分枝等畸形;
    (3)抑制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
    (4)溶解中胶层使细胞离析;
    (5)溶解细胞壁和破坏细胞。
    由于上述各方面的影响,植物受害后就表现各种病害症状。土壤中存在着许多其它病原物,根部受到线虫侵染后,容易遭受其它病原物和真菌的侵染,从而加重病害的发生。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病原菌致病机制与园林植物的抗病机理.

    正确答案: 致病机制:(1)酶,(2)毒素;(3)生长调节物质
    抗病机理:(1)固有抗病性;(2)诱发抗病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线虫对植物的致病机制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刺激寄主细胞增大
    ②刺激细胞分裂形成肿瘤
    ③机制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
    ④溶解中胶层
    ⑤溶解细胞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病原物致病的机制。

    正确答案: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因素有:
    (1)夺取寄主的生活物质。各种病物都可以从寄主体内吸取营养物质,造成寄主营养不良。
    (2)机械压力。病原真菌、寄生性种子植物和线虫都通过寄主表面施加强大的机械压力侵入的,这种压力对寄主细胞造成很大的影响。
    (3)酶。病原物产生的与致病性有关的酶主要有角质酶、细胞壁降解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酶等。植物病原物通过这些酶突破寄主植物的一道道障碍,最后侵入到内部,其中一些酶对细胞内物质也有降解作用,造成伤害。
    (4)毒素。毒素是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在非常低的深度范围内干扰植物下常生理功能,对植物有毒害的非酶类化全物。
    (5)生长调节物质。病原能产生与寄主相似的生长调节物质,严重干扰寄主植物正常的生理过程,诱导各种畸形症状产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植物病原线虫的致病机制。

    正确答案: (1)机械损伤:由线虫穿刺植物进行取食造成的伤害
    (2)营养掠夺和营养缺乏:由于线虫取食夺取寄主的营养,或者由于线虫对根的破坏阻碍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3)化学致病:线虫的食道腺能分泌各种酶或其他生物化学物质,影响寄主植物和组织的生长代谢。
    (4)复合侵染:线虫侵染造成的伤口引起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次生侵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和园林植物的抗病机制。

    正确答案: 致病机理:
    (1)酶的作用;
    (2)毒素的作用;
    (3)激素
    抗病机制:
    (1)固有抗病性;
    (2)诱发抗病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名词解释题
    植物病原线虫致病性

    正确答案: 直接造成损伤和掠夺营养。
    通过食道腺分泌的各种酶或毒素,引起寄主植物的各种病变。
    侵染造成的伤口还可引起真菌、细菌等其他病原生物的次生侵染,或作为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介体造成复合侵染。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