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小麦分蘖发生的时间和规律。”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麦某一叶龄分蘖数(含主茎)等于()分蘖数之和。


    正确答案:前2个

  • 第2题:

    小麦一生的分蘖活动,经历增长、高峰和消亡过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小麦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


    正确答案:小麦主茎叶与分蘖呈现n-3的同种规律,主茎某一叶龄分蘖数等于前2个龄分蘖之和。冬小麦的分蘖分为冬前分蘖(成穗率高)和春季分蘖(成穗率低),分蘖发生越晚其成穗率越低。主茎开始拔节前,达到最大分蘖数,在此之后,分蘖开始两极分化,此时一般有自身根系和叶片数较多的分蘖较易成穗,否则则退化死亡

  • 第4题:

    小麦分蘖的最适温度是()。


    正确答案:13-18℃

  • 第5题:

    小麦分蘖节


    正确答案: 小麦植株基部近地表的土层中,若干个密集在一起的能发生分蘖的节,叫做分蘖节。

  • 第6题:

    小麦分蘖是穗数的组成之一,通常将能够成穗的分蘖称为()分蘖,不能成穗的分蘖称为()分蘖。


    正确答案:有效、无效

  • 第7题:

    试述小麦分蘖发生的规律,与主茎叶龄的关系,实践中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三1四2五3六5七8八13九21。即主茎某一叶片出现时,植株可能出现的分孽数(包括主茎)为其前两个叶序出现时的分孽数之和。其中,一级分孽数为N-3。这种关系在稀播、肥水充足的条件下有可能表现出来,在低中产田,分孽数常少于理论数,而高产田又大于理论数。
    因此可用主茎叶龄与分孽的理论数,检验麦田管理水平和供近一步施加措施的参考。

  • 第8题:

    叶、蘖同伸规律(N-3)、(N-2)?影响分蘖发生的因素?分蘖成穗规律?


    正确答案: (1)N-3“同伸关系”。幼苗主茎出现第三叶时(用3/0表示),由胚芽鞘中伸出胚芽鞘分蘖,即C蘖,这是主茎上最先发生的分蘖,但该蘖发生与否,取决于品种和栽培条件。当主茎伸出第四叶时,主茎第一叶的叶鞘中长出主茎节位的第一分蘖,即I蘖。以后主茎每出现一片叶,即沿主茎出蘖节位由下向上顺序伸出各个分蘖,其出蘖位与主茎出叶数呈N-3的对应关系。
    (2)N-2“同伸关系”。每个一级分蘖在伸出三片叶时,也能长出第一个二级分蘖,这个二级分蘖是由分蘖鞘腋长出的。当主茎长出第六片叶时,I蘖已达三叶龄,在其蘖鞘也同时伸出第一个二级分蘖,即IP蘖。上述叶蘖同伸关系是一种理论模式,与田间实际出蘖情况并不一定完全吻合。当水肥不足,栽培技术不当时,同伸关系破坏,甚至形成“缺位”现象,如播种过深时,一级分蘖I常不出现。
    影响分蘖发生的因素:
    (1)温度;
    (2)土壤水分;
    (3)光照;
    (4)播种深度;
    (5)营养。
    分蘖成穗规律:
    (1)冬小麦有2个分蘖高峰期。北方冬麦区正常播期播种,出苗后15~20d开始分蘖,后随主茎叶片数增加,分蘖不断增加,形成冬前分蘖高峰。越冬期分蘖停止生长,(黄淮冬麦区在冬暖年份仍有少量分蘖增加)。翌春温度上升至3℃以上时,春季分蘖开始,气温升至10℃以上时,春蘖大量发生,形成春季分蘖高峰。
    (2)春小麦只有一个分蘖高峰期,晚播冬小麦冬前无分蘖或分蘖少,只有春季分蘖高峰;南方冬麦区也只有一个分蘖高峰。
    (3)分蘖的“两极分化”。无论冬、春小麦,通常在主茎开始拔节前,全田总茎数(包括主茎和分蘖)达最大值。此后,由于小麦植株代谢中心的转移及蘖位的差别,分蘖开始两极分化,小分蘖逐渐衰亡,变为无效蘖,早生的低位大分蘖易发育成穗,成为有效蘖。分蘖衰亡表现出“迟到早退”的特点,即晚出现的分蘖先衰亡。拔节至孕穗期是无效蘖集中衰亡的时期。

  • 第9题:

    影响小麦分蘖发生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温度:分蘖最低温度2~4℃,6~13℃分蘖生长缓慢,比较健壮;>14℃分蘖生长加快,但健壮程度较差;>18℃分蘖受抑。
    (2)土壤水分:渍水和干旱均不利于分蘖发生。
    (3)光照:基本苗少、光照条件好、幼苗健壮,分蘖力强。
    (4)播种深度:播种过深、地中茎过长、出苗延迟,苗弱蘖少。
    (5)营养:分蘖期适宜的氮、磷营养,促进分蘖发生。

  • 第10题:

    冬小麦与春小麦相比,哪种小麦分蘖力强?


    正确答案: 冬小麦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小麦分蘖发生的规律,与主茎叶龄的关系,实践中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三1四2五3六5七8八13九21。即主茎某一叶片出现时,植株可能出现的分孽数(包括主茎)为其前两个叶序出现时的分孽数之和。其中,一级分孽数为N-3。这种关系在稀播、肥水充足的条件下有可能表现出来,在低中产田,分孽数常少于理论数,而高产田又大于理论数。
    因此可用主茎叶龄与分孽的理论数,检验麦田管理水平和供近一步施加措施的参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小麦分蘖发生的时间和规律。

    正确答案: 小麦分蘖发生的时间一般在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伸出第4叶时,主茎第1叶的叶腋处长出主茎第1分蘖,当主茎伸出第5叶时,主茎第2叶长出主茎第2分蘖;当主茎伸出第6叶时,主茎长出第3分蘖;第1分蘖伸出第4叶时,长出第1个分蘖的第1分蘖(称二级分蘖),如此类推,新的叶片不断伸出,新生分蘖不断出现,形成了出叶与出蘖的同伸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

    • A、5
    • B、6
    • C、7
    • D、8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小麦的出生跟发生在分蘖节上,是小麦开始分蘖时形成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小麦分蘖停止和分蘖向两极分化开始的标志是出现()。

    • A、空心蘖和缩心蘖
    • B、二级分蘖和三级分蘖
    • C、无效小花
    • D、四分体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小麦主茎叶片和分蘖有何同伸关系?


    正确答案: (1)小麦分蘖一般从三叶期开始,拔节时达到最高峰,拔节后向两极分化,早蘖和大蘖发育成穗,晚蘖和小蘖死亡。
    (2)主茎叶片和分蘖在营养生长方面互相调剂,而在生殖生长方面彼此分开生长。

  • 第17题:

    小麦分蘖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该分蘖在()之前是否有自身的独立根系和()张以上的叶片。


    正确答案:拔节、3

  • 第18题:

    小麦分蘖的作用。


    正确答案: 1)是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组成成分、亩穗数的一部分,冬小麦占50-75%,春小麦少于10%。
    2)是壮苗的标志,凡分蘖的植株穗粒数及穗粒重都高,这两个因素为壮苗的标志,因分蘖多,次生根多。
    3)削弱不良条件对群体大小的影响,缓冲群体的大小---自动调节功能,如遇冻害、虫害等而缺茁,分蘖可补偿之。
    4)有再生性。

  • 第19题:

    简述小麦分蘖的成穗规律。


    正确答案:一般情况下,主茎和早生低位蘖成穗率较高。单株成穗2个时,多为主茎和第一个一级分蘖(O,Ⅰ);单株成穗3个时,多为主茎和第1、2个一级分蘖(O,Ⅰ,Ⅱ);单株成穗4个时,可能是O、Ⅰ、Ⅱ、Ⅲ,也可能是O、Ⅰ、Ⅲ及ⅠP。

  • 第20题:

    简述小麦分蘖节的作用。


    正确答案: (1)向上产生分蘖,向下产生次生根。幼苗时期,分蘖节不断分化出叶片、蘖芽和次生根。分蘖芽的顶端生长锥同样可分化出叶片和次一级的蘖芽和次生根。
    (2)植株的输导枢纽。分蘖节内布满了大量的维管束,联络着根系、主茎和分蘖。
    (3)储藏营养物质。冬小麦越冬期间,分蘖节中储藏的碳水化合物使分蘖节具有高度抗寒力,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 第21题:

    小麦从主茎叶腋长出的分蘖称为首级分蘖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小麦分蘖的成穗规律。

    正确答案: 一般情况下,主茎和早生低位蘖成穗率较高。单株成穗2个时,多为主茎和第一个一级分蘖(O,Ⅰ);单株成穗3个时,多为主茎和第1、2个一级分蘖(O,Ⅰ,Ⅱ);单株成穗4个时,可能是O、Ⅰ、Ⅱ、Ⅲ,也可能是O、Ⅰ、Ⅲ及ⅠP。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小麦矮腥黑穗病的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与小麦印度腥黑穗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 发生规律:小麦矮腥黑穗的冬孢子在适合的条件下会立即萌发,而印度腥黑穗的冬孢子一般要经过6-8个月的休眠期才会萌发;矮腥有幼苗侵入,而印度腥黑穗在抽穗时侵入;矮腥病菌的传播方式为种传和土传,而印度腥黑穗还有气传的特性。
    流行条件:小麦矮腥:冬孢子萌发温度最低不过2摄氏度,最高不过15摄氏度,在5摄氏度光照条件下萌发至少需要21天,盛期出现在56-72天。冬孢子萌发对温度要求不高。
    印度:冬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2-35摄氏度,最适温度15-22摄氏度,短期光照促进萌发,萌发适宜PH值6.0-9.5,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病流行与湿度正相关,与温度反相关。因此,扬花期遇多云,寡光照、细雨多雾的高温天气适宜发病。灌溉过渡,施肥过多利于发病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