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使用枪支时应注意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叫干燥?选择使用干燥剂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干燥:指除去附在固体、气体或混在液体内少量的水份,也包括除去少量的溶剂。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干燥剂应不与被干燥的物质发生任何化学反应,若能引起水解、分解、变色、酸碱中和以及生成分子化合物等均不能使用。
    (2)不能溶于被干燥物质中。
    (3)对被干燥的物质无催化作用。
    (4)干燥速度快、吸水量大、价格低廉。

  • 第2题:

    使用汽油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⑴远离明火;
    ⑵盛装汽油的容器应放在阴凉通风处,并设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禁止放在明火旁或暴晒;
    ⑶储油容器的盖要拧紧,预防汽油的蒸发和外溢;
    ⑷一切储油设施及输油管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⑸在站线上禁止停留装有危险、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

  • 第3题:

    使用卸扣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1、必须注意作用在卸扣结构上的受力方向,如果不符合受力方向,会使卸扣允许承受载荷能力降低;
    2、卸扣使用完毕后,不允许在高空将卸扣向下抛掷,以防卸扣落地碰撞而引起变形或损伤。

  • 第4题:

    防暴枪支使用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1)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非执行任务的情况下操枪时,枪口一定不要对着人。
    (2)执行任务前应认真检查枪械状态是否完好,机构运动是否正常,枪膛、弹膛是否清洁、无异物。以免影响使用。
    (3)必须使用规定的专用枪弹。
    (4)向弹仓内压子弹时,母指一定要推到位(即听到开关片簧过弹底园的响声),否则子弹会自动弹出而影响压下一发子弹。
    (5)左手握前握把向前、向后推拉枪机时,力量不易过大或过小,应适中,否则影响正常的退壳、供弹或闭锁可靠性。
    (6)使用时,没发现你的打击目标前,扳机保险应一直是关闭的,食指也应离开扳机位置,这样可以不出现无意中走火现象。
    (7)执行任务归来后,应先将枪膛、弹仓中的子弹退出放回规定处保管,然后再行擦枪、涂油,将枪结合好,经仔细检查后确实无故障后,方可放回保管处,以备下一次执行任务时使用,否则应由指定人员及时维修好。
    (8)97式18.4mm防暴枪不能击发普通12号猎弹或运动弹,持枪者严禁使用上述两种子弹。

  • 第5题:

    问答题
    使用枪支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1有关行为人停止实施暴力犯罪行为的或失去继续实施暴力犯罪行为能力的应立即停止使用枪支;
    2开枪有可能误伤群众或引起灾害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枪支;
    3开枪射击后,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如实向当地公安机关和上级单位报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持枪人员遇有哪些情况可以使用枪支?使用枪支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持枪人员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可以使用枪支:
    1、守护目标、押运物品受到暴力袭击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的紧迫危险的;
    2、守护、押运人员受到暴力袭击危及生命安全或者所携带枪支弹药受到抢夺、抢劫的。
    使用枪支时应注意:
    1、有关行为人停止实施暴力犯罪行为的或失去继续实施暴力犯罪行为能力的应立即停止使用枪支;
    2、开枪有可能误伤群众或引起灾害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枪支;
    3、开枪射击后,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如实向当地公安机关和上级单位报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时,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

    正确答案: 概念: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直接故意。
    界限: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罪的界限。如果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是为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那么按照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择一重罪处罚即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罪,否则定本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时,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


    正确答案:概念: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
    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直接故意。
    界限: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罪的界限。如果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是为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那么按照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择一重罪处罚即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罪,否则定本罪。

  • 第9题:

    什么是盗窃、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时,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


    正确答案:是指秘密窃取或者公然夺取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行为。
    构成特征: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本罪的犯罪对象为枪支、弹药、爆炸物和危险物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和危险物质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物的行为。
    盗窃爆炸物罪与盗窃罪的相同点是:
    (1)犯罪的主体相同,都是一般主体;
    (2)犯罪的主观要件相同,都只能由故意而不能由过失构成;
    (3)犯罪的行为方式相同,都是秘密窃取。
    盗窃爆炸物罪与盗窃罪的区别是:
    (1)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主要是公共安全,后者侵犯的主要是财产所有权;
    (2)犯罪对象不同,作为前者犯罪对象的爆炸物是国家严格控制管理的危险物品,不是一般商品、财物,而后者的犯罪对象泛指一切公私财物。因此,从广义上说,后者犯罪对象包括前者的犯罪对象,但是立法者强调前者的特殊性质,一旦被他人非法取得,就会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需要加以特殊保护,因而把它从一般盗窃罪中分离出来,单独规定罪名和法定刑,予以特殊保护。

  • 第10题:

    使用摇表测量工作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1)使用摇表测量高压设备的绝缘,应由两人担任。
    (2)测量用的导线,应使用绝缘导线,其端部应有绝缘套。
    (3)测量绝缘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确实证明设备无人工作后,方可进行。在测量中禁止他人接近设备。在测量绝缘前后,必须将被试设备对地放电。测量线路绝缘时,应取得对方允许后方可进行。
    (4)在有感应电压的线路上(同杆架设的双回线或单回路与另一线路有平行段)测量绝缘时,必须将另一回线路同时停电,方可进行。雷电时,严禁测量线路绝缘。
    (5)在带电设备附近测量绝缘电阻时,测量人员和摇表安放的位置,必须选择适当,保持安全距离,以免摇表引线或引线支持物触碰带电部分。移动引线时,必须注意监护,防止工作人员触电。

  • 第11题:

    使用手锤和大锤时应如何检查?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1)大锤和手锤的锤头须完整,其表面须光滑微凸,不得有歪斜、缺口、凹入及裂纹等情形。
    (2)大锤及手锤的柄须用整根的硬木制成,不准用大木料劈开制作,应装得十分牢固,并将头部用木楔固定。
    (3)锤把上不可有油污。
    (4)不准戴手套或用单手抡大锤。
    (5)周围不准有人靠近。

  • 第12题:

    问答题
    使用枪支时应注意哪些?

    正确答案: 1有关行为人停止实施暴力犯罪行为的或失去继续实施暴力犯罪行为能力的应立即停止使用枪支;
    2开枪有可能误伤群众或引起灾害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枪支;
    3开枪射击后,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如实向当地公安机关和上级单位报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防暴枪支使用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非执行任务的情况下操枪时,枪口一定不要对着人。
    (2)执行任务前应认真检查枪械状态是否完好,机构运动是否正常,枪膛、弹膛是否清洁、无异物。以免影响使用。
    (3)必须使用规定的专用枪弹。
    (4)向弹仓内压子弹时,母指一定要推到位(即听到开关片簧过弹底园的响声),否则子弹会自动弹出而影响压下一发子弹。
    (5)左手握前握把向前、向后推拉枪机时,力量不易过大或过小,应适中,否则影响正常的退壳、供弹或闭锁可靠性。
    (6)使用时,没发现你的打击目标前,扳机保险应一直是关闭的,食指也应离开扳机位置,这样可以不出现无意中走火现象。
    (7)执行任务归来后,应先将枪膛、弹仓中的子弹退出放回规定处保管,然后再行擦枪、涂油,将枪结合好,经仔细检查后确实无故障后,方可放回保管处,以备下一次执行任务时使用,否则应由指定人员及时维修好。
    (8)97式18.4mm防暴枪不能击发普通12号猎弹或运动弹,持枪者严禁使用上述两种子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什么是盗窃、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时,应注意划清哪些界限?

    正确答案: 是指秘密窃取或者公然夺取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行为。
    构成特征: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本罪的犯罪对象为枪支、弹药、爆炸物和危险物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和危险物质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物的行为。
    盗窃爆炸物罪与盗窃罪的相同点是:
    (1)犯罪的主体相同,都是一般主体;
    (2)犯罪的主观要件相同,都只能由故意而不能由过失构成;
    (3)犯罪的行为方式相同,都是秘密窃取。
    盗窃爆炸物罪与盗窃罪的区别是:
    (1)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主要是公共安全,后者侵犯的主要是财产所有权;
    (2)犯罪对象不同,作为前者犯罪对象的爆炸物是国家严格控制管理的危险物品,不是一般商品、财物,而后者的犯罪对象泛指一切公私财物。因此,从广义上说,后者犯罪对象包括前者的犯罪对象,但是立法者强调前者的特殊性质,一旦被他人非法取得,就会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需要加以特殊保护,因而把它从一般盗窃罪中分离出来,单独规定罪名和法定刑,予以特殊保护。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