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某雇杨某料理家务。一天,杨某乘电梯去楼下扔掉厨房垃圾时,袋中的碎玻璃严重划伤电梯中的邻居乔某。乔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其各项损失3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乔某应起诉杨某,并承担杨某主观有过错的证明责任B、乔某应起诉杨某,由杨某承担其主观无过错的证明责任C、乔某应起诉薛某,由薛某承担其主观无过错的证明责任D、乔某应起诉薛某,薛某主观是否有过错不是本案的证明对象

题目

薛某雇杨某料理家务。一天,杨某乘电梯去楼下扔掉厨房垃圾时,袋中的碎玻璃严重划伤电梯中的邻居乔某。乔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其各项损失3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乔某应起诉杨某,并承担杨某主观有过错的证明责任
  • B、乔某应起诉杨某,由杨某承担其主观无过错的证明责任
  • C、乔某应起诉薛某,由薛某承担其主观无过错的证明责任
  • D、乔某应起诉薛某,薛某主观是否有过错不是本案的证明对象

相似考题
更多“薛某雇杨某料理家务。一天,杨某乘电梯去楼下扔掉厨房垃圾时,袋中的碎玻璃严重划伤电梯中的邻居乔某。乔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其各项损失3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乔某应起诉杨某,并承担杨某主观有过错的证明责任B、乔某应起诉杨某,由杨某承担其主观无过错的证明责任C、乔某应起诉薛某,由薛某承担其主观无过错的证明责任D、乔某应起诉薛某,薛某主观是否有过错不是本案的证明对象”相关问题
  • 第1题:

    家住北京的乔某(29岁)与杨某(28岁)是夫妻,婚后无子女,要求收养赵某与刘某的次子赵刚(11岁)为养子。赵某与刘某感觉家中生活困难,便作主答应下来,但赵刚毕竟是自己亲生,心中不免有些伤感,便委托乔某与杨某办理收养公证。乔某与杨某带着赵刚到公证处申请办理收养公证,向公证处提交了申请书等有关证明材料,并出具了赵某和刘某代办公证的委托书。问:公证处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公证处不能办理该项收养公证。因为:第一,收养人不符合条件,在办理公证时,收养人分别只有29岁、28岁,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必须年满30岁。
    第二,在办理公证时,被收养人赵刚已经11岁,根据收养法的有关规定,被收养人年龄在10周岁以上的,收养应征得本人同意,不得由父母作主,该案中,赵某与刘某在未征得被收养人同意,答应了乔某与杨某得收养要求。
    第三,不符合办理收养公证得程序。申请办理收养公证,应该由收养人、有识别能力得被收养人与送养人三方亲自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

  • 第2题:

    关于杨某的法律责任,下列意见正确的是:

    A.杨某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

    B.杨某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C.杨某如果自愿承担民事责任,就不必追究其刑事责任

    D.杨某如果被追究刑事责任,就不必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AB

  • 第3题:

    薛某雇杨某料理家务。一天,杨某乘电梯去楼下扔掉厨房垃圾时,袋中的碎玻璃严重划伤电梯中的邻居乔某。乔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其各项损失3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乔某应起诉杨某,并承担杨某主观有过错的证明责任

    B.乔某应起诉杨某,由杨某承担其主观无过错的证明责任

    C.乔某应起诉薛某,由薛某承担其主观无过错的证明责任

    D.乔某应起诉薛某,薛某主观是否有过错不是本案的证明对象

    答案:D
    解析:
    选项 A、 B 错误。《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据此可知,本题中应当由接受劳务的薛某承担侵权责任,乔某应起诉薛某,而非杨某。选项 C 错误,选项 D 正确。接受劳务提供者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被侵害人不需要举证证明薛某主观上是否有过错。

  • 第4题:

    高某向杨某借款23万5000元,到期后一直没有归还。杨某于2018年10月21日向高某住所地A区法院申请支付令,并向法院提交了高某向杨某借款时出具的借条,要求高某偿还借款23万5000元。在支付令异议期间,杨某觉得支付令不如法院判决更稳妥,于是向自己住所地的B区法院起诉。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杨某向A区法院申请支付令

    B.杨某向B区法院起诉

    C.杨某向B区法院起诉,会导致支付令失效

    D.杨某未向发出支付令的法院起诉,不影响支付令的效力

    答案:D
    解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 23 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 人民法院管辖。及《民事诉讼法解释》第 18 条规定,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 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本案中对该合同纠纷有管辖权的法院是被告高某住所地,和接受货币的一方即杨某所在地。故 B 项向 B 区法院起诉正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 214 条,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一)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二)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因此向被告高某住所地 A 区法院申请支付令是正确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 432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已发出支付令的,支付令自行失效:(一)人民法院受理支付令申请后,债权人就同一债权债务关系又提起诉讼的;(二)人民法院发出支付令之日起三十日内无法送达债务人的;(三)债务人收到支付令前,债权人撤回申请的。”故债权人就同一债权债务关系起诉的,无论是否向发出支付令的法院起诉,都会导致支付令失效。故 C 项正确,而D 项错误。

  • 第5题:

    居住在A市甲区的蒋某在A市乙区某住宅楼拥有住房一套。为了能够顺利出租,蒋某雇佣住在A市丙区的杨某进行保洁处理。在工作过程中,杨某不慎将窗户上的玻璃撞破,其中的一块碎玻璃掉下来,将从住宅楼下经过的张某(女)的脸严重划伤。张某被送到医院紧急治疗后,与蒋某以及杨某进行交涉,但是因双方分歧较大,未取得任何结果。张某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若本案最终由甲区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则下列关于双方当事人证明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上是谁主张,谁举证

    B.本案属于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形,应当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张某无须承担证明责任

    C.蒋某否认侵权事实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D.蒋某否认自己存在过错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答案:A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 64 条第 1 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 90 条第 1 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所以,证明责任的分配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所以,A 项正确。 《侵权责任法》第 35 条关于雇工责任由雇主承担之规定,实际上采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即雇主对外承担责任不以过错为要件。故蒋某是否存有过错,不需要证明,D 项错误。但是其他侵权要件,仍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即张某应当对侵权行为、侵权结果以及侵权行为与侵权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证明责任,故 B、C 项错误。

  • 第6题:

    某派出所所长姜某身穿制服在一饭店二楼吃饭期间,闻知楼下有人打架即去劝解和调停。参与斗殴人之一的杨某在姜某表明身份、鸣枪示警后仍不停手,反而大骂姜某。对方见杨某仍不停手,又和其对打起来。杨某突然操起一啤酒瓶,并在桌上敲碎后刺向对方。姜某开枪,击中杨某右肩致其歪倒在地,姜某又向其背部连射两枪,致其当场死亡。

    仅就姜某开枪击中杨某右肩来说,国家:( )查看材料

    A.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杨某是在姜某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受伤的
    B.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事故是在姜某吃饭期间发生的,姜某的行为只能视为一般的民事调停
    C.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杨某目无法纪,虽经合法劝告仍不停手,且有伤人目的
    D.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杨某意欲伤人,情况紧急

    答案:C,D
    解析:
    考查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范围。此时姜某的行为属正常的执法行为。姜某身为警察负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之责,随时应制止打架斗殴、行凶杀人的违法行为。

  • 第7题:

    张某想从李某处借款10万元,李某知道张某平时人品很差,于是便告知张某,如果张某能够找到一个保证人,来担保这笔债务,李某就答应借款事宜。后张某与好友薛某串通起来骗取了李某的10万元,但薛某并没有要承担保证责任的意思。关于李某的损失承担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李某可以要求张某和薛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李某只能要求张某承担责任
    C.李某只能要求薛某承担责任
    D.李某自己遇人不淑,只能自己承担损失

    答案:A
    解析:
    债务人与保证人共同欺骗债权人,订立主合同和保证合同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因此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由保证人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第8题:

    某派出所所长姜某身穿制服在一饭店二楼吃饭期间,闻知楼下有人打架即去劝解和调停。参与斗殴人之一的杨某在姜某表明身份、鸣枪示警后仍不停手,反而大骂姜某。对方见杨某仍不停手,又和其对打起来。杨某突然操起一啤酒瓶,并在桌上敲碎后刺向对方。姜某开枪,击中杨某右肩致其歪倒在地,姜某又向其背部连射两枪,致其当场死亡。仅就姜某开枪击中杨某右肩来说,国家:()

    • A、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杨某是在姜某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受伤的
    • B、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事故是在姜某吃饭期间发生的,姜某的行为只能视为一般的民事调停
    • C、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杨某目无法纪,虽经合法劝告仍不停手,且有伤人目的
    • D、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杨某意欲伤人,情况紧急

    正确答案:C,D

  • 第9题:

    周某系某厂经理,一天下班时,在厂门外,被一只狼狗咬伤,实际损失4000元,向狼狗饲养人杨某索赔未果,遂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5000元。以下证据属于本证的有()

    • A、周某表明是杨某的狼狗咬伤自己的陈述
    • B、杨某提出证人证言,证明周某的伤不是其狼狗咬伤
    • C、杨某表明,其狼狗之所以咬伤周某,是因为周某故意欧打其狼狗造成的陈述
    • D、周某提交的自己伤口的照片

    正确答案:A,C,D

  • 第10题:

    某派出所所长姜某身穿制服在一饭店二楼吃饭期间,闻知楼下有人打架即去劝解和调停。参与斗殴人之一的杨某在姜某表明身份、鸣枪示警后仍不停手,反而大骂姜某。对方见杨某仍不停手,又和其对打起来。杨某突然操起一啤酒瓶,并在桌上敲碎后刺向对方。姜某开枪,击中杨某右肩致其歪倒在地,姜某又向其背部连射两枪,致其当场死亡。如果杨某当时操起啤酒瓶欲伤害姜某,姜某开枪射其右肩即致其死亡,则国家:()

    • A、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杨某是在姜某执行职务的过程中死亡的
    • B、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事故是在姜某吃饭期间发生的,姜某的行为只能视为一般的民事调停
    • C、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杨某目无法纪,虽经合法劝告仍不停手,且有伤人目的
    • D、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杨某意欲伤人,情况紧急

    正确答案:C,D

  • 第11题:

    多选题
    周某系某厂经理,一天下班时,在厂门外,被一只狼狗咬伤,实际损失4000元,向狼狗饲养人杨某索赔未果,遂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5000元。以下证据属于本证的有()
    A

    周某表明是杨某的狼狗咬伤自己的陈述

    B

    杨某提出证人证言,证明周某的伤不是其狼狗咬伤

    C

    杨某表明,其狼狗之所以咬伤周某,是因为周某故意欧打其狼狗造成的陈述

    D

    周某提交的自己伤口的照片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杨某因出国留学1年,将其8岁的儿子甲委托李某(系杨某姐夫)代管。一日甲将邻居小孩乙打伤,其损失应由()。
    A

    杨某承担大部分,李某承担小部分

    B

    乙监护人承担,如李某有过错适当承担

    C

    杨某承担,李某有过错负连带责任

    D

    李某承担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聂某所在小区电梯出现故障停用,聂某爬楼梯回家时,黄某堆放在楼梯过道里的杂物倒塌将聂某砸伤。聂某于是将黄某起诉至法院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关于本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小区物业公司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B.过错不是本案的证明对象

    C.由黄某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D.由聂某证明黄某有过错


    参考答案:ABD

  • 第14题:

    张某(25岁)教唆杨某(9岁)实施侵权行为,则( )。

    A.张某承担赔偿责任

    B.张某与杨某承担连带责任

    C.张某与杨某之监护人承担连带责任

    D.张某承担主要责任,杨某的监护人承担补充责任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中张某为完全行为能力人,而杨某为无行为能力人,依据《民法通则意见》第148条第2款的规定,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故本题中张某教唆杨某实施侵权行为,应由张某一人承担民事责任,杨某及其监护人不承担责任。

  • 第15题:

    薛某雇杨某料理家务。一天,杨某乘电梯去楼下扔掉厨房垃圾时,袋中的碎玻璃严重划伤电梯中的邻居乔某。乔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其各项损失3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年)

    A.乔某应起诉杨某,并承担杨某主观有过错的证明责任
    B.乔某应起诉杨某,由杨某承担其主观无过错的证明责任
    C.乔某应起诉薛某,由薛某承担其主观无过错的证明责任
    D.乔某应起诉薛某,薛某主观是否有过错不是本案的证明对象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侵权案件中证明责任的分配。《民诉解释》第57条:“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受害人提起诉讼的,以接受劳务一方为被告。”所以,AB选项说法错误。提供劳务致人损害的案件,侵权责任法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所以,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 第16题:

    居住在A市甲区的蒋某在A市乙区某住宅楼拥有住房一套。为了能够顺利出租,蒋某雇佣住在A市丙区的杨某进行保洁处理。在工作过程中,杨某不慎将窗户上的玻璃撞破,其中的一块碎玻璃掉下来,将从住宅楼下经过的张某(女)的脸严重划伤。张某被送到医院紧急治疗后,与蒋某以及杨某进行交涉,但是因双方分歧较大,未取得任何结果。张某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本案中,张某应当以谁作为被告提起诉讼才是正确的?

    A.应以蒋某作为被告

    B.应以杨某作为被告

    C.应以蒋某和杨某作为共同被告

    D.可以蒋某或杨某作为被告

    答案:A
    解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解释》第 56 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该法人或其组织为当事人。因此,张某应当起诉雇主蒋某,A 项正确。

  • 第17题:

    某派出所所长姜某身穿制服在一饭店二楼吃饭期间,闻知楼下有人打架即去劝解和调停。参与斗殴人之一的杨某在姜某表明身份、鸣枪示警后仍不停手,反而大骂姜某。对方见杨某仍不停手,又和其对打起来。杨某突然操起一啤酒瓶,并在桌上敲碎后刺向对方。姜某开枪,击中杨某右肩致其歪倒在地,姜某又向其背部连射两枪,致其当场死亡。

    在本案中,下列哪个选项表述正确?( )查看材料

    A.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杨某是在姜某执行职务的过程中违法使用武器致死的
    B.国家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事故是在姜某吃饭期间发生的,姜某的行为只能视为一般的民事调停
    C.国家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杨某目无法纪,虽经合法劝告仍不停手,且有伤人目的
    D.国家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杨某意欲伤人,情况紧急

    答案:A
    解析:
    考查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范围。参见《国家赔偿法》第3条。

  • 第18题:

    张某与杨某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由李某向张某履行债务,现李某履行债务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的约定,则张某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请求李某承担违约责任
    B.请求杨某承担违约责任
    C.请求杨某和李某共同承担违约责任
    D.请求杨某或李某承担违约责任

    答案:B
    解析:
    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 第19题:

    张某(25岁)教唆杨某(9岁)实施侵权行为,则()。
    A若杨某的监护人已尽监护责任,则应由张某承担赔偿责任
    B.张某与杨某承担连带责任
    C.张某与杨某之监护人承担连带责任
    D.张某承担主要责任,杨某的监护人承担补充责任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中张某为完全行为能力人,而杨某为无行为能力人,依据《侵权责任法》第9条第2款的规定,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 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本题中张某教唆杨某实施侵权行为,应由张某承担侵权责任,若杨某的监护人已尽到监护责任,则不承担责任。

  • 第20题:

    周某系某厂经理,一天下班时,在厂门外,被一只狼狗咬伤,实际损失4000元,向狼狗饲养人杨某索赔未果,遂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损,失5000元。以下证据属于本证的有:()

    • A、周某表明是杨某的狼狗咬伤自己的陈述
    • B、杨某提出证人证言,证明周某的伤不是其狼狗咬伤
    • C、杨某表明,其狼狗之所以咬伤周某,因为周某故意欧打其狼狗造成的陈述
    • D、周某提交的自己伤口的照片

    正确答案:A,C,D

  • 第21题:

    2001年7月3日,村民徐某向邻居杨某借了5,000元钱外出做生意。因两家平时关系挺好,杨某也一直未向徐某催要。到了2003年6月10日,杨某从回家探亲的儿子那里才得知有诉讼时效的规定,而徐某又因外出做生意未归,眼见时效将至,杨某决定到县法院起诉徐某。在去县法院的途中遇上了山洪暴发,村里通往县城的唯一一条道路被冲毁。直到7月20日道路才修通,杨某才得以赶到法院起诉。关于对本案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 A、杨某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法院应当不予受理
    • B、虽然杨某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法院还是应当受理
    • C、由于诉讼时效中断,杨某的起诉尚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 D、由于诉讼时效中止,杨某的起诉尚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杨某因出国留学1年,将其8岁的儿子甲委托李某(系杨某姐夫)代管。一日甲将邻居小孩乙打伤,其损失应由()。

    • A、杨某承担大部分,李某承担小部分
    • B、乙监护人承担,如李某有过错适当承担
    • C、杨某承担,李某有过错负连带责任
    • D、李某承担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单选题
    刘某夫妻与杨某是大学同学,关系甚密。后来刘某与杨某在生意中发生纠纷,刘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杨某给付货款4000元。法院受理后依法开庭审理,在审理中杨某提出刘某的妻子曾向其借款5(100元,至今未还,要求刘某夫妻用货款抵债并偿还其余1000元。法院对此应如何处理()
    A

    将杨某的请求作为反诉与原诉讼合并审理

    B

    中止给付货款的诉讼

    C

    追加刘某的妻子为第三人

    D

    告知被告杨某另行起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孙某在当地农贸市场临时贩卖西瓜,当地工商局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杨某责令其交纳有关费用,孙某拒不交纳。双方由此发生争吵,杨某将孙某未卖完的西瓜全部扣押,且将孙某打伤。下列关于本案涉及的主体、行为和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杨某是本案行政主体

    B

    杨某扣押孙某西瓜的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执行行为

    C

    杨某向孙某收取费用的行为属于行政事实行为

    D

    杨某个人应当就孙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