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从一般性商品上设置有奖销售向特殊商品发展,如房地产上的不正当有奖销售。
2、从小额商品上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到大额贵重商品上的不正当有奖销售。
3、从商品销售过程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发展到售后服务中也产生了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4、从直接金钱或物品作为奖品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发展到规避法律,以其他多种化方式进行不正当有奖销售规避法律。
5、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普遍存在。
6、附赠式有奖销售行为越来越成为变相的“搭售”行为。
7、应加强对抽奖式有奖销售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立法取消抽奖式有奖销售行为,以杜绝在上销售或提供服务过程中的。
8、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加强对有奖销售行为的监管力度,提高有奖销售的透明度和可信性。
更多“试述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有哪些新动向,如何进一步完善对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规范与管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包括()。

    A、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B、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C、最高奖金额超过5000圆的抽奖式有奖销售

    D、视为欺骗性有奖销售的行为


    参考答案:ABCD

  • 第2题:

    《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商品;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 第3题:

    试述欺骗性有奖销售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


    正确答案: (1)谎称有奖销售或者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2)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3)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者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4)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其中“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由省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的认定,应当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

  • 第4题:

    有奖销售的不正当行为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第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第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 第5题:

    简述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构成要件。 


    正确答案: 1.行为主体是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经营者。
    2.经营者实施了法律禁止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3.经营者主观上存在故意,的目的是争夺顾客,扩大市场份额,排挤竞争对手。

  • 第6题: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主要包括()

    • A、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 B、推销质次价高商品的有奖销售行为
    • C、巨奖销售行为
    • D、促销赠送销售
    • E、奖金为5000元的有奖销售行为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什么是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正确答案: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利用物质、金钱或者其它经济利益引诱购买者与之交易,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
    1、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3、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有哪些新动向,如何进一步完善对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规范与管理?

    正确答案: 1、从一般性商品上设置有奖销售向特殊商品发展,如房地产上的不正当有奖销售。
    2、从小额商品上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到大额贵重商品上的不正当有奖销售。
    3、从商品销售过程中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发展到售后服务中也产生了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4、从直接金钱或物品作为奖品的不正当有奖销售发展到规避法律,以其他多种化方式进行不正当有奖销售规避法律。
    5、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普遍存在。
    6、附赠式有奖销售行为越来越成为变相的“搭售”行为。
    7、应加强对抽奖式有奖销售行为的管理和控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立法取消抽奖式有奖销售行为,以杜绝在上销售或提供服务过程中的。
    8、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加强对有奖销售行为的监管力度,提高有奖销售的透明度和可信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采用谎称有奖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3)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金额超过5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与商业贿赂的区别。

    正确答案: A.有奖销售包括附赠式有奖销售与抽奖式有奖销售,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对全部或部分购买者的一种赠与行为;而在商业贿赂中,经营者对其购买者(受贿者)的贿赂数额,常常因购买者地位和实力的不同而不同。B.前者是公开进行的,而后者是在隐蔽状态下进行的。C.前者是面对全部或部分购买者进行的,而后者不仅向作为法人单位的购买者进行附赠,而且向法人单位中的某些有关人员进行赠与活动。D.1996年11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60号《关于禁止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8条规定,经营者在商品交易中不得向对方单位或者其个人附赠现金或物品,但依照商业惯例赠送小额广告礼品的除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禁止哪些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正确答案: 《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禁止下列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一)谎称有奖销售或者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三)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者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四)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不正当有奖销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是指商品经营者以提供奖品、奖金或者其他利益的手段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行为

    B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包括附赠和抽奖两种形式

    C

    采用谎称有奖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的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

    D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金额超过50000元的不是不正当有奖销售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是指商品经营者以提供奖品、奖金或者其他利益的手段推销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行为,包括附赠和抽奖两种形式。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包括:①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②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万元。D项,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金额超过50000元的是不正当有奖销售。

  • 第13题: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列行为中,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有()。

    A、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B、最高奖额为4500元的抽奖式的有奖销售
    C、采用谎称有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D、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E、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答案:A,C,D,E
    解析:
    有奖销售是经营都常用的竞争策略之一,有奖销售分为抽奖式有奖销售和附赠式有奖销售。有奖销售不能妨碍竞争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否则即为不正当有奖销售。不正当有奖销售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①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②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 第14题: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有哪些?


    正确答案:(1)采用谎称有奖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2)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3)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金额超过5000元。

  • 第15题:

    《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禁止哪些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正确答案: 《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禁止下列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一)谎称有奖销售或者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三)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者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四)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 第16题:

    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我国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 A、福利性有奖销售行为
    • B、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 C、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 D、巨奖销售行为

    正确答案:B,C,D

  • 第18题:

    有奖销售都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单选题
    下列对不正当有奖销售表述错误的是():
    A

    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行为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

    B

    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最高金额不可超过6000元

    C

    进行有奖销售不得慌称有奖

    D

    对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有奖销售的不正当行为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第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第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欺骗性有奖销售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

    正确答案: (1)谎称有奖销售或者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2)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3)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者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4)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其中“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由省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的认定,应当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②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
    (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商品;
    (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