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垄断法》第18条对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条件作了哪些规定?

题目

我国《反垄断法》第18条对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条件作了哪些规定?


相似考题
更多“我国《反垄断法》第18条对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条件作了哪些规定?”相关问题
  • 第1题:

    论述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类型。


    答案:我国《反垄断法》第十七条列举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类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规定》又对有关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1)垄断价格行为。垄断价格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的行为。(2)掠夺性定价行为。掠夺性定价行为,又称低价倾销,它是指处于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以牺牲短期利益(低于成本的价格)的手段销售商品,在竞争对手被排挤出市场后将产品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的垄断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但是,销售鲜活商品;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季节性降价;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等情形,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3)拒绝交易行为。拒绝交易行为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的行为。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通过下列方式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① 削减与交易相对人的现有交易数量;② 拖延、中断与交易相对人的现有交易;③ 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新的交易;④ 设置限制性条件,使交易相对人难以继续与其进行交易;⑤ 拒绝交易相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合理条件使用其必需设施。在认定上述方式⑤时,应当综合考虑另行投资建设、另行开发建造该设施的可行性、交易相对人有效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该设施的依赖程度、该经营者提供该设施的可能性以及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等因素。(4)强制交易行为。强制交易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强制交易行为的表现形式有: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限定交易相对人不得与其竞争对手进行交易。(5)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行为。搭售行为也称捆绑销售,它是指在相关产品市场上拥有优势地位的企业在出售产品或服务时,强迫买方接受与该产品或服务无关的产品或服务的行为,或者要求买方签订接受与该产品或服务无关的产品与服务的协议。具体情形包括:① 违背交易惯例、消费习惯等或者无视商品的功能,将不同商品强制捆绑销售或者组合销售;② 对合同期限、支付方式、商品的运输及交付方式或者服务的提供方式等附加不合理的限制;③ 对商品的销售地域、销售对象、售后服务等附加不合理的限制;④ 附加与交易标的无关的交易条件。(6)差别待遇行为。差别待遇行为是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的行为。差别待遇行为的形式多样,具体包括:① 实行不同的交易数量、品种、品质等级;② 实行不同的数量折扣等优惠条件;② 实行不同的付款条件、交付方式;④ 实行不同的保修内容和期限、维修内容和时间、零配件供应、技术指导等售后服务条件。(7)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第2题:

    关于市场支配地位推定制度,下列不符合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是( )。

    A.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推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B.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1/10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C.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其中有两个经营者市场份额合计不足1/5的,不应当推定该两个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D.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市场支配地位推定制度。《反垄断法》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1)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2)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的;(3)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的。有前款第(2)、(3)项规定的情形,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1/10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从该条可以直接得出,本题应选C。

  • 第3题:

    关于市场支配地位推定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符合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

    A、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推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B、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其中一个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1/10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C、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其中有两个经营者市场份额合计不足1/5的,不应当推定该两个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D、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答案:A,B,D
    解析:
    根据《反垄断法》第19条的规定可知,有三种市场份额可能构成对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支配地位的推定,但这一推定存在一种例外情况,并且可以被充分的证据推翻。选项A中经营者的市场份额符合本条对市场支配地位推定的规定,是正确答案。B选项符合本条对推定例外的规定,是正确答案。选项C中,当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的,只有其中份额不足1/10的经营者可以适用推定除外,因、此是错误的。由于推定可以被证据证明推翻,选项D正确。

  • 第4题:

    关于市场支配地位,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有市场支配地位而无滥用该地位的行为者,不为《反垄断法》所禁止
    B、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只考虑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
    C、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不影响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D、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推定为有市场支配地位

    答案:A,D
    解析:
    【考点】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和推定因素【详解】市场支配地位往往是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并不是《反垄断法》所一概禁止的,《反垄断法》禁止的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故A项说法正确。根据《反垄断法》第18条的规定,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素:(一)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二)该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三)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四)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五)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六)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故B项说法错误,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C项也错误,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也是考虑因素之一。D项说法正确,根据《反垄断法》第19条的规定,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 第5题:

    关于市场支配地位推定制度,下列哪些说法是符合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

    • A、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推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 B、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五分之一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 C、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其中有两个经营者市场份额合计不足五分之一的,不应当推定该两个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 D、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正确答案:A,B,D

  • 第6题: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2)掠夺性定价行为
    (3)拒绝交易行为,指无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4)独家交易行为,是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采取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的方法,迫使其交易相对人违背自己的意愿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5)搭售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
    (6)歧视待遇行为,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提供不同的交易条件,致使有的交易对方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7)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第7题: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不包括()。

    • A、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 B、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C、经营者集中
    • D、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判断题
    反垄断法禁止企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市场支配地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

    有市场支配地位而无滥用该地位的行为者,不为《反垄断法》所禁止

    B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只考虑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

    C

    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不影响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D

    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推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正确答案: D,A
    解析:
    BC两项,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素:①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②该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③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④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⑤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⑥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
    A项,《反垄断法》规制的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故仅有市场支配地位而无滥用该地位的行为者,不为《反垄断法》所禁止。
    D项,《反垄断法》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①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②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的;③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的。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情形,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十分之一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法》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为维持或者增强其市场支配地位而实施的反限制竞争的行为。其特点是:行为主体具有特定性,即行为主体是在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的企业;行为目的具有特定性,即滥用市场优势地位行为是为了排除、限制竞争。
    反垄断法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二)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三)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四)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五)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六)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七)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市场支配地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有市场支配地位而无滥用该地位的行为者,不为《反垄断法》所禁止

    B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只考虑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

    C

    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不影响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D

    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推定为有市场支配地位


    正确答案: D,A
    解析: (1)选项A:《反垄断法》对经营者合法取得的市场支配地位(包括垄断地位)并不视为非法,而对于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则严加规制;(2)选项B:由于市场份额不是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唯一的和绝对的标准,因此,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如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3)选项C: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属于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时应当依据的因素之一;(4)选项D: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即可推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 第12题:

    问答题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推断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正确答案: (1)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
    (2)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的;
    (3)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的。有上述(2)、(3)规定的情形,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十分之一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反垄断法中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哪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参考答案:(1)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2)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3)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4)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5)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6)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7)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第14题:

    下列关于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论述,错误的是()

    A.被诉垄断行为属于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原告应当对被告在相关市场内具有支配地位和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承担举证责任

    B.被诉垄断行为属于反垄断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垄断协议的,被告应对该协议不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承担举证责任

    C.被诉垄断行为属于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市场结构和竞争状况的具体情况,认定被告在相关市场内具有支配地位,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D.原告不能以被告对外发布的信息作为证明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证据


    参考答案:D

  • 第15题:

    关于市场支配地位,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1年)

    A.有市场支配地位而无滥用该地位的行为者,不为《反垄断法》所禁止
    B.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只考虑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
    C.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不影响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D.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推定为有市场支配地位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支配地位。 A项:《反垄断法》第3条规定:“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而不是市场支配地位本身,故A项正确。
    配地位:(一)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二)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的;(三)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的。”故D项正确。
    B、C项:《反垄断法》第18条规定:“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素:(一)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二)该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三)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四)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五)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六)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由此可见,认定市场支配地位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B项错误。同时,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也是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考虑因素之一,故C项错误。
    D项:《反垄断法》第19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

  • 第16题: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市场支配地位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
    B.市场份额是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唯一标准
    C.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即可推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D.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如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答案:B
    解析:
    选项B:市场份额不是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唯一的和绝对的标准

  • 第17题:

    什么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法》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为维持或者增强其市场支配地位而实施的反限制竞争的行为。其特点是:行为主体具有特定性,即行为主体是在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的企业;行为目的具有特定性,即滥用市场优势地位行为是为了排除、限制竞争。
    反垄断法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一)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二)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三)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四)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五)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六)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差别待遇;
    (七)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 第18题: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推断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正确答案: (1)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
    (2)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三分之二的;
    (3)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四分之三的。有上述(2)、(3)规定的情形,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十分之一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 第19题:

    问答题
    根据我国反垄断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
    (2)掠夺性定价行为
    (3)拒绝交易行为,指无正当理由,拒绝与交易相对人进行交易。
    (4)独家交易行为,是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采取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的方法,迫使其交易相对人违背自己的意愿只能与其进行交易或者只能与其指定的经营者进行交易
    (5)搭售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
    (6)歧视待遇行为,指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提供不同的交易条件,致使有的交易对方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7)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不包括()。
    A

    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B

    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C

    经营者集中

    D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 第21题:

    单选题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市场支配地位,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不影响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B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只考虑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

    C

    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应认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D

    有市场支配地位而无滥用该地位的行为者,不为《反垄断法》所禁止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我国《反垄断法》第18条对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条件作了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主要包括
    1、经营者的市场份额
    2、纵向控制能力
    3、财力和技术条件
    4、竞争者的依赖程度
    5、进入障碍等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反垄断法禁止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认定市场支配地位,首先要界定相关市场

    B

    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依据,一般以市场份额为主

    C

    依据市场份额标准时,可以根据被告的市场份额,依法推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D

    经营者一旦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即应依法处理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本题考核点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 第24题:

    多选题
    关于市场支配地位,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有市场支配地位而无滥用该地位的行为者,不为《反垄断法》所禁止

    B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只考虑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

    C

    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不影响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D

    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的,推定为有市场支配地位

    E

    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四份之三的三个经营者,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正确答案: E,B
    解析:
    A项,《反垄断法》第1条规定,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由此可知,我国《反垄断法》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从事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而不禁止企业做大做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BC两项,《反垄断法》第18条规定,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素:①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②该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③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④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⑤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⑥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因此,认定经营者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综合考虑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经营者控制相关市场的能力、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
    DE两项,《反垄断法》第19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①1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②2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的;③3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