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死了的时候》一文中,“我”的批判对象,表面上看是“我”的父亲,事实上指的是历史上以父权为中心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
第1题:
有位父亲给儿子写过这样一封信:“当有一天你发现,我已日渐老去,请对我保持耐心并给予我理解……如果我不断向你重复同样的话题,请不要打断我,你只要倾听就好。当你小的时候,我必须不断重复同样的故事直到你睡着。当我对新科技显示出无知的时候,请不要用那种嘲弄的微笑看着我。我曾经教给你很多的东西,比如如何吃东西,如何穿衣,如何面对你的生活……当我靠近你的时候,请不要感到沮丧、气愤或者无奈。你应该在我身边,理解我,帮助我,就如同当你开始你的生命的时候,我为你所做的一切。用爱和耐心帮助我行走,帮助我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我会用我的微笑和无尽的爱来回报你。”字字句句,情真意切,无不包含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待,无不呼唤着父与子那份不可分离的亲情。从身边小事做起,哪怕是端个茶、夹筷菜、叠个被、回次家看望、打个电话问候……丝丝缕缕连着亲情、点点滴滴融人爱心。事实上,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样的小事目前都很难实现
B.这不也是老年人晚年最大的精神渴望吗
C.这是父母对待子女的应有之意
D.很多子女对此都不以为然
第2题:
第3题:
《送一个人上路》以()的视角叙述故事。
A童年的“我”
B祖父
C韩老七
D长大后的“我”
第4题:
《父亲的脚后跟》叙述的是“我”小时候总是看着父亲的脚后跟往返城乡,结果有一天跟丢了,找不着回家的路了。“我”深深相信:如果当时父亲像赶牛一样让我走在前头,出城的时候便用手指明家的方向,然后叫我逐一带路走过,他在后头宁可随我多走一点冤枉路,一边加以修正。其后再画图比较近路与远路,如此“我”再也不会迷路,甚至可以常常代父亲跑腿办事。这一故事提醒我们,要提高教学实效,必须()
第5题:
萨顿的女儿梅·萨顿写的关于她父亲的回忆录是()。
第6题:
在小说《呼兰河传》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第7题:
鲁迅深刻揭露控诉以君权、夫权、父权为核心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文章有()。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童年的“我”
祖父
韩老七
长大后的“我”
第10题:
“我”的姑母
“祖父”的仇人
“我”的邻居
“我”的祖母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狂人日记》
《我的节烈观》
《风波》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故乡》
第13题:
理解第④段中两个加点问语“直勾勾”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1)父亲就坐在门口旁的一张椅子上,直勾勾地盯着我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逃跑已经来不及了,索性也直勾勾地盯着父亲,哼,要打就打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4题:
第15题:
以父亲名义买房可以支取我的公积金吗?
第16题:
在《呼兰河传》里,骂“祖父”是“死脑瓜骨”的人物是()
第17题:
我是男人,如果有一个人的儿子是我儿子的父亲,那么我是()。
第18题:
《我与地坛》全文中心思想。
第19题:
“我”父亲生活简朴
“我”父亲对老妇人说过
“我”父亲有很多钱
老妇人了解父亲对子女的感情
第20题:
“我”的邻居
“我”的祖父
“我”的姑母
“我”的祖母
第21题:
如果天下雨,我就送给你雨伞一把
如果你考上大学,我就支付你四年的学费
父亲对儿子说,如果我死了,你就继承我的财产
如果你把这辆自行车偷来,我会以两倍的价格购买
第22题:
那人的祖父
那人的父亲
那人的儿子
那人的叔叔
那人的孙子
第23题:
父母
母亲
父亲
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