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判断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态度是不是平衡的可以以他人对该事物的认知态度为依据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海德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
第3题:
第4题:
()是对人、事物、观念等的评价,与个人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A信念
B态度
C行为
D认知
第5题:
()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第6题:
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这是( )认知风格。
第7题:
()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人格
态度
认知
个性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意识
B.认知
C.态度
D.想法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人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的生理、心理、社会活动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进行认知是哪种人际认知()
第17题:
()是在认知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感情体验,是态度形成的核心。
第18题:
下列属于认知平衡理论的是()。
第19题:
在社会认知中,对他人或事物外部特征的知觉被称之为()。
第20题:
态度
兴趣
认知
需要
第21题:
认知
情感
意向
行为
第22题:
认知
信仰
情感
行为倾向
意向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