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分散的知觉对象包围一个空间时,容易被人知觉为一个单元。在火车上,面对面的坐着的乘客,比背靠背的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单元。说明受到知觉组织规律中何种规律的影响?()
第1题:
婴儿时间知觉的发展遵循以下规律
A、时间知觉的精确性是年龄的函数,随年龄增长而递增
B、时间知觉的精确性是幼儿经验积累或后天学习的结果
C、婴儿先知觉和理解较大的时间单元,后知觉和理解较小的时间单元和更大的时间单元
D、婴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件相联系
第2题:
第3题:
举例说明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人的感知觉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果能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好这些规律,就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1)适应现象,即人的感觉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的现象。比如,人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待久了,会毫无觉察。这是嗅觉适应。根据这一现象,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
(2)对比现象,即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比如,人的视觉存在同时对比现象,灰色的图形放在白色背景上显得比较暗一点,而放在黑色背景上显得亮一些。因此,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要注意颜色对比,提高幼儿的感受性。
(3)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规律。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来受几种条件的影响。
一是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两者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别出来。比如,为了让幼儿观察红花,教师要以绿树为背景。教师的板书、挂图等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二是对象的活动性,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对象。因此,教师应当尽量多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以及幻灯、录象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三是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在视觉刺激中,凡是距离上接近或形态上相似的各部分容易组成知觉的对象。因此,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为了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位,要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颜色。教师讲课的声调应有抑扬顿挫。
四是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知觉的效果大大提高。因此,教师对直观材料的运用,必须与言语讲解正确结合起来。
略
第4题:
知觉活动基本规律的是()。
第5题:
在知觉对象的组合中,在时间、空间上相互接近的对象,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这符合知觉的什么原则?()。
第6题:
举例说明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7题: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
第8题:
火车车厢里面对面坐的乘客,比背靠背坐的乘客,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单元,这是知觉组织性的()法则。
第9题:
第10题:
接近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
闭锁性原则
第11题:
连续性规律
接近性规律
封闭性规律
境联效应
第12题:
第13题:
由于受知觉某些规律的影响,社会知觉可能会发生的偏差有()。
A.知觉防御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平衡效应
E.投射
第14题:
第15题:
在知觉对象的组合中,分散的对象包围着一个空间,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这符合知觉的什么原则?()
第16题:
知觉的组织规律有哪些?
第17题:
两维图形的知觉分组原则中有()、連续性规律、()、接近性规律。
第18题:
共同包围着一个空间的几个对象,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的知觉组合原则是()。
第19题:
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第20题:
接近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
闭锁性原则
第21题:
相似
接近
闭合
连续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