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毫针刺法中,有效的刺激强度标志为()
第1题:
A、腧穴特异性
B、施术手法
C、施术时间
D、机体的机能状态
E、针具的粗细,长短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为目的的操作手法。行针的辅助手法不包括()
第5题:
影响针刺补泻的主要因素有()
第6题:
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有()。
第7题:
下列哪项与补泻效果无关()
第8题:
循法
摇法
提插法
刮法
震颤法
第9题:
机体机能状态
腧穴的特异性
针刺手法腧穴特性
机体机能状态针刺手法
机体机能状态腧穴的特异性针刺手法
第10题:
循法
刮法
摇法
飞法
震颤法
第11题:
行针
得气
补泻手法
提插捻转法
第12题:
飞法
弹法
震颤法
提插法
捻转法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为目的的操作手法。不适用于浅表部腧穴的手法是()
第16题:
针刺入腧穴后,针刺部位产生的酸、麻、胀、重等感觉和向远处传导放射,称为()
第17题:
针刺补泻主要取决于()。
第18题:
针法是①;灸法是②()
第19题:
在毫针刺法中,有效的刺激强度标志为()
第20题:
操作频率慢的手法为泻法
离心性手法为泻法
向下推动的手法为补法
顺经络循行方向操作的手法为补法
轻刺激手法为补法
第21题:
行针时间达到一定长
刺入腧穴达一定深度
得气
医者完成各种操作手法
施以补泻手法
第22题:
机能状态
腧穴特性
行针手法
针刺的角度、深度
针具的长短、粗细
第23题:
腧穴特性
施术手法
施术时间
针具的种类
患者功能状态
第24题:
保持针身垂直
幅度不宜过大
频率应较快,每分钟100次左右
指力一定要均匀
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