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存在方式最首要的因素是()。
第1题:
A、艺术品完成阶段
B、艺术创造阶段艺术意象的生成
C、接受阶段的欣赏过程
D、接受阶段的欣赏结束之后接受者的感悟
第2题:
艺术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
A障碍
B迷雾
C桥梁
D流程
第3题:
“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
A所有接受者必定要达到的层次
B接受主体鉴赏活动的起始环节
C接受主体感知最终的升华
D对创作主体意象的复制
第4题:
“艺术存在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在这一句话里面提到的主体指的是()
A创作主体
B传播主体
C准主体
D理念主体
E接受主体
第5题:
在艺术的“创造———艺术品———接受”的流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第6题:
艺术品的审美价值
艺术意象的生成
艺术家的艺术表现
接受者的艺术欣赏
第7题:
艺术品完成阶段
艺术创造阶段艺术意象的生成
接受阶段的欣赏过程
接受阶段的欣赏结束之后接受者的感悟
第8题:
第9题:
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必然对鉴赏主体提出了相应的条件和要求,需要鉴赏者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艺术鉴赏作为人类一种高级、复杂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也蕴藏着极其奥妙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第10题:
心理图式
自性定向
心理时空
惯例经验
审美态度
第11题:
是艺术家个人的创作表达
是个人审美情趣与思维意象的凸显
受众从被动接受的观众转化为主动创作的“作者”
作品的创作权被艺术家所垄断
第12题:
艺术品的意象世界
创作主体的审美经验
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
从创造到接受的动态流程
第13题:
A、中介与桥梁
B、欣赏对象
C、再创造客体
D、形式符号
第14题:
怎样理解艺术存在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中?
①这三个环节的动态流程是一个整体系统,缺一不可;
②艺术家的艺术创造过程是第一个也是首要的一环节,没有艺术家的创造就不可能有艺术;
③艺术家如果不把意象表达出来,物态化和物化为艺术品,就无法达到交流、传播的目的;
④艺术接受也非常重要,接受者带有自己的期待视界来欣赏艺术品,并在艺术品提供的意象框架基础上进行重建与在创造,发展丰富艺术的意象世界。
略
第15题:
为什么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艺术意象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或者说,是主体在艺术创造和欣赏时所生成的一种综合的意识形态。一方面,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意象实际上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而另一方面,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接受者在欣赏的时候,是以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他在观照艺术品中所凝定的意象世界时,并非被动地照本全收,而是在感受、体验的同时加以重建和再创造,形成新的意象世界,这才是接受主体所欣赏的真正的审美对象。所以说,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意识中,没有主体,意象是不可能存在的,艺术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略
第16题:
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
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
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
第17题:
关于艺术鉴赏的体现,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艺术的存在方式
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
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
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
第19题:
创作主体
传播主体
准主体
理念主体
接受主体
第20题:
中介与桥梁
欣赏对象
再创造客体
形式符号
第21题:
障碍
迷雾
桥梁
流程
第22题:
所有接受者必定要达到的层次
接受主体鉴赏活动的起始环节
接受主体感知最终的升华
对创作主体意象的复制
第23题:
艺术审美
艺术创作
艺术接受
艺术交流
艺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