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张戒的诗歌要以言志为本,以咏物为余的观点
第1题:
试述张戒诗歌创作要清高古朴自然,不应以雕琢之工的观点
张戒从“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的认识出发,进一步阐述了诗歌的艺术风格,提出了诗歌创作具有应高古、自然、含蓄、微婉的艺术风格,反对有间雕琢,滥用俗语和诗意、直白、浅露。(例子略)
在张戒看来,具有高古风格的作品都是诗人情感充满胸膛不得不发的结果,即情感使然,无需“为文而造情”,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自然而然的表现。
略
第2题:
《毛诗序》论述了怎样的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这说明诗歌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情和志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诗歌既可以反映出人的思想认识,又表现出人的感情色彩。后人把情志分途,言志,缘情分立,与《毛诗序》大相径庭。
略
第3题:
王绩的诗歌以()居多,言志述怀为主,具有较为深刻的哲学思辨色彩。
第4题:
试述诗言志的观点
第5题:
将诗歌的本质总结为“诗言志”,最早见于()。
第6题:
吴文英的《莺啼序》用了哪些手法?()
第7题:
蔡邕《述行赋》的创作意图是()
第8题:
下述哪个不是《莺啼序》的手法?()
第9题:
第10题: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缘情而绮糜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试述张戒在艺术创作上,张戒主张因情写诗,不可预设固定之法,艺术表现要“中的”的观点。
①因情写诗:张戒继承了“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观点,提出自然为文,以情写意,反对苏轼、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上用事、补缀和江西诗派刻意雕镂、玩弄技艺的习气。写作要“因情造文,不为造情”,他认为凡是上乘的作品都是“情意有余,汹涌而后发者也”。张戒认为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表现,体现了作者的真情;而作品也表现了真,能感动人,体现了作品之真,即张戒所谓的“情真”。
②不可设固定之法:张戒根据诗歌创作的特点,提出诗不可设固定法式的观点:“诗人之工,特在一时情味,固不可预设法式也”,张戒认为学写诗就要抛弃原来的创作定势,尊重情感需要,才可以写好诗。为文造情,不真不诚,不能感人要不得,这是张戒“情真”说又一观点。
③“中的”:艺术表现上的“中的”主张,即语言要生动确切地符合所描写的对象。“中的”包括抒情与写景两方面内容,既要抓住事物本身的特征和本质,又要使所描写的对象鲜明生动,情深意切,如此作品才能深切感人,意味无穷。
④张戒的“情真”“中的”的主张,主要是针对苏轼,黄庭坚,认为他们只着眼于形式技艺,只得诗的皮毛,雕镌刻镂只能使诗的本质丧失。
略
第14题:
根据《论语》的记载,子思对言辞和意愿之间关系的概括为“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第15题:
试述张戒诗歌表达须微婉含蓄,不能直白泄露的观点
第16题:
《早雁》说说这首咏物诗托物言志、比兴象征的表现方法。
第17题:
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第18题:
陈子昂提出了什么样的传统()
第19题:
张炎在《词源》中提出的词论观点是()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咏物咏志
兴寄风雅
托物言志
歌行体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