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韩愈的文论思想。”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韩愈“不平则鸣”说在文论史上的意义。
    (1)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中国古代议论中著名的一个命题——“物不得其平则鸣”,他认为文学创作的动机来自于外界事物的激发。个人在社会中的种种际遇,特别是受打击、排斥后,“心有弗平”,这种不平就是感情的郁结,于是要释放、排遣这种情感,正如钟嵘所言,非“陈诗展义,长歌骋情”不可。这样,作者把人的不平之鸣与物的不平之鸣联系起来。把它们看作是宇宙间的普遍现象、普遍规律,因此,此命题具有哲理性。
    (2)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和展,探讨核心是创作的心理动力问题,揭示了压抑积郁后的情感爆发这一创作动因,有着深刻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根据。他的“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皆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其后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更是对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3)虽然韩愈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只能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从个人际遇、仕途的升沉的角度来阐发这个命题,但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巨大的。

  • 第2题:

    ()的主要功绩是在文论中发扬了韩愈、柳宗元求通变的文学精神。


    正确答案:田锡

  • 第3题:

    简述庄子的文论思想。


    正确答案: (1)崇尚自然,反对人为。庄子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反映在文艺领域,就形成了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观。庄子认为,美在自然,任何人为的艺术都是对自然美的破坏。
    (2)“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庄子讲“言不尽意”并不是要完全否定语言文字,而是要指出语言对于至道的暗示和导引作用,人们通过语言的暗示来领悟“道”或者文学作品的“意”。
    (3)“虚而待物,唯道集虚”。就是停止感官的活动,弃绝心知,割断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一切联系,进入无知无欲的状态,这样才能与“道”合而为一,从而进入“道”的境界。

  • 第4题:

    简述王国维1907年之前文论思想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1)“苦痛说”与“古雅说”是王国维检测文学创作的审美尺度,是“天才说”和“游戏说”的延续和深化。王国维希望通过这四大理论来概括文学创作外部因素和内在机制的规律性问题,共同构成其文论思想的主要特征。这些理论主要是1907年之前提出的。
    (2)关于文艺创作的起源,王国维提出天才说和游戏说。天才是文学创作主体内在于自身又外化于创作的一种人格力量和历史道德感,是文学创作起源的精神特质;游戏说要求主体摆脱现实的物质利益,去追求独立自在的精神自由。
    (3)文学创作的审美尺度,王国维提出苦痛说和古雅说。苦痛说要求主体在对苦痛的深刻体悟中,对生活本质进行观照与反思,实现主体自我的升华与解脱,实际是主张创造能疗救社会和人性的文学作品。古雅说主要是从形式的角度提出的理论要求。王国维所谓古雅是与优美、宏壮相比较而存在,既要分离于优美、宏壮而成为艺术表现的形式,又要融合于优美、宏壮而成为艺术内容的原质。古雅说既指出了主体进行文学创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又指出了文学作品是如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其审美价值的问题。

  • 第5题:

    韩愈的文论思想包含哪几方面?


    正确答案: (1)文以明道
    (2)不平则鸣
    (3)气盛言宜
    (4)含英咀华,闳中肆外
    (5)务去陈言,文从字顺

  • 第6题:

    简述韩愈的文论思想主张。


    正确答案:(1)“文以明道”,即文学为渲扬正统的儒家思想服务;
    (2)“不平则鸣”,即文学与时代环境及作者的自身遭际密不可分;
    (3)“气盛言宜”,即作家道德修养直接影响文学著作;
    (4)“含英咀华,固中肆外”即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5)“务去陈言,文从字顺”,即文学创作的独创性,是他文学创作的要求。

  • 第7题:

    填空题
    ()的主要功绩是在文论中发扬了韩愈、柳宗元求通变的文学精神。

    正确答案: 田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韩愈的文论思想主张。

    正确答案: (1)“文以明道”,即文学为渲扬正统的儒家思想服务;
    (2)“不平则鸣”,即文学与时代环境及作者的自身遭际密不可分;
    (3)“气盛言宜”,即作家道德修养直接影响文学著作;
    (4)“含英咀华,固中肆外”即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5)“务去陈言,文从字顺”,即文学创作的独创性,是他文学创作的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韩愈“不平则鸣”说在文论史上的意义。

    正确答案: (1)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中国古代议论中著名的一个命题——“物不得其平则鸣”,他认为文学创作的动机来自于外界事物的激发。个人在社会中的种种际遇,特别是受打击、排斥后,“心有弗平”,这种不平就是感情的郁结,于是要释放、排遣这种情感,正如钟嵘所言,非“陈诗展义,长歌骋情”不可。这样,作者把人的不平之鸣与物的不平之鸣联系起来。把它们看作是宇宙间的普遍现象、普遍规律,因此,此命题具有哲理性。
    (2)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和展,探讨核心是创作的心理动力问题,揭示了压抑积郁后的情感爆发这一创作动因,有着深刻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根据。他的“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皆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其后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说,更是对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3)虽然韩愈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只能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从个人际遇、仕途的升沉的角度来阐发这个命题,但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巨大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韩愈的文论思想包含哪几方面?

    正确答案: (1)文以明道
    (2)不平则鸣
    (3)气盛言宜
    (4)含英咀华,闳中肆外
    (5)务去陈言,文从字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韩愈诗歌的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 一.韩愈在贞元年间的诗歌,对现实有一定的关怀。
    二.其他许多咏怀、赠答的诗。
    三.他还有一些描写自然景物的诗。
    四.另外,韩愈还有一些写景小诗与叙事状物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孟子的文论思想

    正确答案: (1)“与民同乐”的文艺思想
    (2)“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3)孟子“知言养气”说本来论述的是关于道德修养的问题,后经文学批评家引申发挥,遂成为“文气”说的先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皎然文论思想。
    (1)诗情缘境发——诗境构成论。
    在诗歌创作问题上,提出了“诗情缘境发”的命题,明确指出诗的创造要缘境生情,这是对传统感物说的继承,强调物象境界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2)取境——诗境创造论。
    诗人取境的眼光要高远而不拘囿,只有宏阔的艺术眼光,才会造就堪称逸品的妙境。皎然认为诗歌的风格特征决定于诗人取境的特质,取何种境象就会产生何种风格,从而进一步阐明了取境的风格论意义。
    (3)文外之旨——诗境特征论。
    皎然认为成功的诗境创造会超越文字表层意蕴,由象到象外,由文到文外,引发读者的不尽联想,从而产生“文外之旨”。
    (4)辩体有一十九字——诗境风格论。
    皎然继承了陆机、刘勰、钟嵘的文学风格论,在诗境风格方面作出创造性思考。他用19个字标示诗境的19种风格,分类标准虽不统一,有些类型也不太精当,但却在诗歌领域开全面概括诗境风格之先河。皎然在具体概括诗境风格类型时,既看到诗人的人格、气质对风格的影响,又重视题材对风格的作用,还兼顾到形式因素特别是语言对于风格形成的作用。

  • 第14题: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文论家是()

    • A、韩愈
    • B、陈子昂
    • C、皎然
    • D、白居易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提出“思与境偕”的文论家是()。

    • A、韩愈
    • B、皎然
    • C、柳宗元
    • D、司空图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在文学文论上首先提出”发愤著书”的是(),后是司马迁的“()”说,韩愈的“()”说,欧阳修的“()”


    正确答案:屈原;发愤著书;不平则鸣;诗穷而后工

  • 第17题:

    简述韩愈诗歌的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 一.韩愈在贞元年间的诗歌,对现实有一定的关怀。
    二.其他许多咏怀、赠答的诗。
    三.他还有一些描写自然景物的诗。
    四.另外,韩愈还有一些写景小诗与叙事状物诗。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韩愈的“道统论”及其在法律思想上的反映

    正确答案: 韩愈提出“道统论”,主张君权至上,他坚决反对佛教并用传统世系的宗教法与之对抗。他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宣扬儒家的纲常名教、企图用儒家的学说代替佛、道的教义。韩愈“道统论”的中心思想是儒家的仁义道德,主张博爱和遵行封建纲常来行事,反对假借佛、道等外物来修炼德行。韩愈还对“修齐治平”的原理进行了阐述,批评佛道的遁世无为,忘却天下的宗教修养。在这个理论思想的指导下,韩愈提出了维护君权,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的主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韩愈的文论思想。

    正确答案: ⑴在散文理论上,极力反对内容空洞而形式华丽的骈文,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风气。
    ⑵韩愈在一系列文章中反复强调文以明道的主张。韩愈宏扬道的具体内容是指社会政治与道德人伦规范,在作家身上体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和仁义品德。
    ⑶在宏扬儒道思想的同时,韩愈并不轻视文采等形式美,而是文、道并重。
    ⑷韩愈还提出“不平则鸣”的文学创作动因观。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把握了文学创作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
    (1)、最突出点就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
    a、教师的任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讲授儒家六艺经传与古文,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项基本任务。
    b、提出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c、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关于识别与培养人才:他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他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用识马的道理表明识别人才的重要。为了培养人才,满足封建国家的需要,他要求整顿国学。
    (3)、关于学习方法:他认为学业的精通在于勤勉,还提出在博学的基础上求精通,并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皎然文论思想。

    正确答案: (1)诗情缘境发——诗境构成论。
    在诗歌创作问题上,提出了“诗情缘境发”的命题,明确指出诗的创造要缘境生情,这是对传统感物说的继承,强调物象境界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2)取境——诗境创造论。
    诗人取境的眼光要高远而不拘囿,只有宏阔的艺术眼光,才会造就堪称逸品的妙境。皎然认为诗歌的风格特征决定于诗人取境的特质,取何种境象就会产生何种风格,从而进一步阐明了取境的风格论意义。
    (3)文外之旨——诗境特征论。
    皎然认为成功的诗境创造会超越文字表层意蕴,由象到象外,由文到文外,引发读者的不尽联想,从而产生“文外之旨”。
    (4)辩体有一十九字——诗境风格论。
    皎然继承了陆机、刘勰、钟嵘的文学风格论,在诗境风格方面作出创造性思考。他用19个字标示诗境的19种风格,分类标准虽不统一,有些类型也不太精当,但却在诗歌领域开全面概括诗境风格之先河。皎然在具体概括诗境风格类型时,既看到诗人的人格、气质对风格的影响,又重视题材对风格的作用,还兼顾到形式因素特别是语言对于风格形成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提出“思与境偕”的文论家是()。
    A

    韩愈

    B

    皎然

    C

    柳宗元

    D

    司空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王国维1907年之前文论思想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1)“苦痛说”与“古雅说”是王国维检测文学创作的审美尺度,是“天才说”和“游戏说”的延续和深化。王国维希望通过这四大理论来概括文学创作外部因素和内在机制的规律性问题,共同构成其文论思想的主要特征。这些理论主要是1907年之前提出的。
    (2)关于文艺创作的起源,王国维提出天才说和游戏说。天才是文学创作主体内在于自身又外化于创作的一种人格力量和历史道德感,是文学创作起源的精神特质;游戏说要求主体摆脱现实的物质利益,去追求独立自在的精神自由。
    (3)文学创作的审美尺度,王国维提出苦痛说和古雅说。苦痛说要求主体在对苦痛的深刻体悟中,对生活本质进行观照与反思,实现主体自我的升华与解脱,实际是主张创造能疗救社会和人性的文学作品。古雅说主要是从形式的角度提出的理论要求。王国维所谓古雅是与优美、宏壮相比较而存在,既要分离于优美、宏壮而成为艺术表现的形式,又要融合于优美、宏壮而成为艺术内容的原质。古雅说既指出了主体进行文学创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又指出了文学作品是如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其审美价值的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