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历代秘书官吏的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
第1题:
中国历代在防止秘书官吏舞弊腐败方面有哪些经验教训?
防止和打击秘书官吏的舞弊、腐败,是加强秘书队伍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中国的封建社会漫长而黑暗,各级官衙的秘书官吏,腐败现象比比皆是,在封建社会没落时期尤为普遍,历代有为的统治者为了稳定统治秩序,都力图消除这些腐败现象,实施过许多措施。主要是把牢三关:秘书官吏任用关、严格考核关和制定法规、制度。
略
第2题:
试述历代秘书官吏的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
我国古代的秘书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是由低级至高级、由简单至复杂逐步完善起来的。就其选拔方式而论,有学校培养、科举考试、聘用,还有从有实际经验的职官中简选和从下级机关秘书中提拔等。就其选拔标准而论,有政治上可靠、文化水平高、博学多才、工于书法、业务能力强、实际工作经验多、年富力强、敏捷、能够保守机密等要求。至于考核,则有定期考核制度,考核标准包括德、行两个方面,采取下对上层层汇报、上对下层层审核的方式,以确保秘书的素质和工作效率。这些宝贵的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略
第3题: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开始实行
第4题:
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官吏选拔制度,从隋唐到明清主要实行__制度。
第5题:
元代秘书的选拔制度。
第6题:
秦汉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
第7题:
官吏选拔制度的特点。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什么是秦汉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
秦统一天下后,制定了对官吏包括秘书官吏的考核标准。秦政府又将其分解为必须遵守的“五善”和必须防止“五失”五善是:忠信敬上,即忠顺于朝廷,尊重上司。清廉毋谤,即廉洁奉公,任劳任怨。举事审当,即处理政事要谨慎,妥当。喜为善行,即多做好事,利国利民。恭敬多让,即谦虚为事,诚恳待人。
“五失”是:夸以世,即防止夸夸其谈,滥唱高调而不务实;贵以大,即防止好大喜工,不实事求是;擅制割,即防止自做主张,越权行事;犯上弗知害,即防止犯上做乱,目无法纪;贼士而贵贝货,即防止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只重视钱财。凡做到“五善”,而无一失的秘书官吏予以升迁授爵;如有一失或多换者,予以削爵,降职,罚货,罢官直至处于死刑。
汉朝规定,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官要对其所属的秘书官吏每年考核一次,称“常课”或“小考”,每三年一次“大课”,即大考核。
小考根据其德行,勤劳,是否忠于朝廷,主官,是否勤于职守为标准,对一年工作作出评定,好的评为“最”差的评为“殿”大课是根据三次的小考的成绩予以综合,分别奖或罚。
郡的秘书官吏也由主管郡守或相国考核评绩,予以记录,这种记录称为“集薄”根据考核的结果实行奖罚。
略
第14题:
简述元代秘书的选拔制度
为了提高见习秘书的素质,元政府曾数度下令,考选贴书,写发。然而,由于官场腐败,考官作弊,考生营私,考选方法很难得以顺利实行。地方官衙中秘书吏员的来源之一是从民间直接选用德,才兼备者充任司,县吏,这对于提高吏员素质有积极作用,但是,这种选拔方法实行的时间不长。
中央政府的秘书吏员是通过选取儒士和现役路吏中的优秀者或七品以下流官得以实现的。从秘书吏员的来源来看,元朝秘书吏员的选拔制度是比较完整的,它不但是要求秘书吏员具备良好的品行,还着重要求一定的专业工龄,具有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并建立起逐级升补的方法。
如果这些制度能严格执行,那么,秘书吏员的素质将得到保证,而且越是高级的官府,其秘书官吏的素质就高。但是,由于元朝的政治腐败,这些措施未能严格执行,尤其是对秘书吏员品行的要求,更未能按规定审查,以致元朝秘书吏员品行素质欠佳,舞弊现象比比皆是,成为官场黑暗的一大原因
略
第15题:
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成熟时期,其理由有()
第16题:
两汉选拔秘书官吏的来源有()
第17题:
简述秦汉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
第18题:
试述历代中央秘书机构的演进规律。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清朝
明朝
元朝
宋朝
第22题:
察举
禅让
科举
九品中正制
第23题:
第24题:
秘书机构健全
秘书官吏考核制度化
秘书工作制度完备
秘书机构专门化
文书与档案工作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