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审美教育能够升华人的感性呢?
第1题:
为什么审美教育能够升华人的感性呢?
升华既是指将人的感性从无意识的深处提升到表层,更是指将人的感性从兽性的层面提升到人性的层面,从生物学的水平提升到社会学的水平,使感性真正成为人的感性。
德育与智育在升华人的感性方面不及美育。德育与智育旨在发展人的理性,在它们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常常限制感性,压抑感性,甚至不惜牺牲人的感性来求得人的理性的发展。
美育则与德育和智育不同。美育主要针对人的感性来进行的,这为美育升华人的感性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同时,美育之所以能够进行,一个首要前提就是它是超功利的,超实用的,也就是说,它对人的感官的触发,它对人的情感的激发,它对人的想象的开启,并不将它们引向实际的对象,或引向该对象的某种使用价值。因此,美育能够升华人的感性。
略
第2题:
美感中的()为创造活动奠定了丰富的感性知识。
A审美情感
B审美想象
C审美感
D审美理解
第3题:
小学审美教育中的儿童文学应坚持的原则()
第4题:
大彻大悟的人,为什么能够溶入空里呢?
第5题:
为什么说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之一呢?
第6题:
第7题:
审美教育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唯一途径
美育能够用来拯救社会
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力量的整体达到可能和谐.
美育应同现实联系起来
第8题: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能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不能起到实践作用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能够在认识上得到提高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9题:
动作性、情感性、审美性
愉悦性、审美性、情感性
表演性、审美性、动作性
愉悦性、表演性、审美性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解放人的感性
泄导人的感性
升华人的感性
道德教化
情感教育
第13题:
为什么说审美观与工作是能够统一起来的?
审美对于工作并非是无足轻重的,审美可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和主动参与精神,从而使工作成为一种享受,由此可见,工作与审美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是应该能够统一起来的。
(1)从理论上看,工作和审美都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它们都是以人自身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在这个意义上,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在本质上是可以相通的。
(2)从历史上看,工作和审美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许在以往的时代,由于生存斗争的严酷,人们必须牺牲审美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不得不采取的一时的权宜之计。一旦物质条件成熟,无论是人自身的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必然会要求将工作与审美统一起来。
(3)从实践上看,工作与审美的分裂对双方都是一种损害,对人自身更是一种伤害。失去审美规范的工作,很可能使人沦为工作机器,使人成为某种手段。相反,如果在工作中增加审美的因素,既可以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极大的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使工作成为一种创造和享受。另一方面,如果不工作,只有审美,人就很可能沦为、消费动物,而审美也会变为一种意义甚少甚至毫无意义的活动。
略
第14题:
席勒的美育思想有()。
第15题:
小学教育中实施儿童文学审美教育应把握的原则有()。
第16题:
为什么说教育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呢?
第17题:
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第18题:
感性
愉悦性
渐进性
抽象性
第19题:
感性冲动
内容
形式
理性冲动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情感性
创造性
混乱性
审美性
第23题:
人格教育
理性教育
智育
审美教育
第24题:
直觉性原则
非功利性原则
情感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