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先秦关于人性的争论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恶论、性善恶混杂论和人性三品论等。
性善论的代表是孟子,认为“人之性善,犹水之就下也”;
性恶论的代表是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无善无恶论的代表是告子,“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人性之无分善恶也,犹水之无分东西也”;
性有善有恶论的代表是世硕,认为人性有善与恶两个方面的矛盾;
性善恶混杂论的代表是杨雄,“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性三品论的代表是董仲舒(人性分为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和韩愈(人性分为上、中、下品人性)。
更多“列举中国古代人性论方面有代表性的主要观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老子、庄子的人性论观点。
    (1)老子主张人性是超善恶的。老子认为人性来自于“道”,在未加雕琢之前是至善至美的。他认为初生婴儿的人性才是人之本性,是至美的,是无所谓善恶的,是超乎世俗的,随着婴儿的长大,现实的人性即有了善恶,因此主张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儿”,
    (2)庄子认为人性来自于天道,是命定的,其最本质的特性就是质朴自然,他特别强调人的自由本性。“生之谓性,率性而为”,这才是人生的最佳状态。

  • 第2题:

    简述荀子的人性论观点。
    (1)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
    (2)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3)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4)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

  • 第3题:

    中国传统蒙学书籍《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种关于人的观点是()

    • A、历史主义人性论
    • B、抽象人性论
    • C、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点
    • D、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人性论

    正确答案:B

  • 第4题:

    请列举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正确答案: (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性本能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人在不同的年龄,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即“性感带”。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口腔、肛门、生殖器相继成为快乐与兴奋的中心。早期力比多的发展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与否。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口腔期、肛门期、性感期、潜伏期、两性期。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儿童是积极主动且能适应环境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功能,认为自我不仅仅是解决本我与超我冲突的简单仲裁者,人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要发挥自我的功能来处理社会现实问题,以便成功地适应环境,此外他还特别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或冲突。要想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人就必须要先解决好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学前儿童的发展主要处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前四个阶段。
    (3)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坚信儿童没有任何先天倾向,他们要发展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养育环境,取决于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对待他们的方式,儿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变化过程,是由个人独一无二的经验锻造的,因此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
    (4)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观点:继承了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信条,与华生的刺激-反应观的不同点在于他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操作性行为的发生频率会在紧随其后的强化作用下增强;同样该行为也能通过惩罚,如不同意或取消特权等,来减少其发生的频率。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一样,都会重复导致积极结果的动作,并消除导致消极结果的动作。每个人的行为模式与环境密切相关。环境塑造了习惯反应,而习惯反应构筑了人格,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了独一无二的个体。
    (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儿童总是观察和模仿周围人们的那些有意的和无意的反应,观察、模仿带有选择性。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儿童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模式,或调整、矫正了现有的反应特点。“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个体还存在自我强化。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儿童就会用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方法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儿童还会通过对他人自我表扬和自我批评的观察,以及对自己行为价值的评价,逐渐发展出自我效能感
    (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智力是可以协助个体适应其环境的基本生活过程。“适应”就是指个体能应付现有环境的要求。认知结构,或皮亚杰所说的图式,是指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组织是指儿童将现有的图式结合,而成为新的、复杂的智力结构的过程。组织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适应。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个互补的活动而发生的。同化是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而顺应则是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同化及顺应是两个互补的过程,二者的平衡与失衡,就是促成了认知结构的发展。认知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感知运动期(0-2岁)、前运算期(2-7岁)、具体运算期(7-11岁)、形式运算期(11、12岁)以后。这些阶段的次序是固定不变的,所有儿童都以相同的次序经历这些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以上一个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并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
    (7)信息加工理论:儿童是能根据环境要求修改思想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个体,但是他们认为,发展是连续的,思考过程——感知、注意、记忆、信息分类、计划、问题解决及书写和交谈等综合能力——在各个年龄都很相似,只是程度不同。
    (8)社会文化理论:维果斯基强调儿童能积极主动地探索世界,儿童心理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认知成熟,儿童与成人或年长伙伴的互动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9)社会生态系统论: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 第5题:

    列举明清重要思想家及其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明末清初三大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主张世界是物质的,发展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主张“耕者有其田”。黄宗羲,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提出“工商皆本”思想。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反对理学,主张“经世致用”。清朝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戴震,主张世界是物质的,批判程朱理学。

  • 第6题: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正确答案: 在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和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
    1)儒家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孟子》,其观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国以礼”即礼治,二是“为政以德”即德治,经过孟子,又被归结为“以德行仁”的王道。
    2)法家与儒家是相对立的流派。著有《韩非子》,其观点主张“法治”和“霸道”
    3)道家其观点主张“无为而治”,是与前两者相反,采用消极无为的手段治理国家。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古代人性论代表性观点。

    正确答案: 古代人性论代表性观点:
    性善论孟子,“人之性善,犹水之就下也”;性恶论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无善无恶论告子,“人性之无分善恶也,犹水之无分东西也”;认为人性有善与恶两方面矛盾;
    性善恶混杂论杨雄,“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性三品论董仲舒分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和韩愈分上、中、下品人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中国传统蒙学书籍《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种关于人的观点是()
    A

    历史主义人性论

    B

    抽象人性论

    C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观点

    D

    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人性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孟子用来论证“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他的抽象的天赋道德的“性善说。”“善”即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孟子认为“善”是人生而俱来的本性。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同情心”。古代帝王所以有“仁”政,那就是因为他有“不忍之心”。除此之外,人还有其他的天赋本性,即“四端”。
    (1)“四端”
    “四端”即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甚至认为,人跟禽兽的差别极其微小,仅仅在于人是有这些“心”和“仁义”等道德观念。因此,如果没有这四种“心”,就不能算作人。
    (2)“大体”与“小体”
    “大体”指心,即先验的“善性”,“小体”指耳目之欲,即人欲。“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意思是说,“大人”善于保存心中的善性,不使它丧失,并且用“心”来主导耳目之欲,所以是“大人”;而“小人”则不善于保存心中的善性,使它失掉了,而听任耳目之欲无限发展,所以就是“小人。”但在实践中,孟子严格区分“君子(大人)”和“小人”,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善行,只有“君子”能保存、能恢复,而“小人”是不会保存,也不可能恢复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列举中国古代陵墓墓室结构的主要类型。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陵墓墓室结构主要有以下类型:
    (1)土穴墓。在原始社会早期,墓穴形式很简单,只在地下挖一土坑,土坑一般都小而浅,仅能容纳尸体,无棺椁,尸体也无特殊东西加以包裹;
    (2)木椁墓。中国在商周时期,国君和贵族使用木椁墓,并形成一套完备的棺椁制度,即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棺椁的数目依等级的高低有别。
    (3)砖石墓。从汉代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筑墓室。墓室中雕刻着画像。墓室结构和布局,也是仿造现实生活中的住宅。最著名的地下宫殿,即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列举我国佛塔的四种主要形制及其代表性佛塔名称。

    正确答案:
    塔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称作窣堵坡,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窣堵坡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并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相互交流融合,逐步形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
    (1)楼阁式塔,它的特征是具有台基、基座,有木结构或砖仿木结构的梁、枋、柱、斗拱等楼阁特点的构件。如陕西西安大雁塔、山西应县木塔、河南开封祜国寺铁塔。
    (2)密檐式塔,以外檐层数多且间隔小而得名,塔下部第一层塔身特别高,以上各层则塔檐层层重叠,距离很近,密檐式塔大都是实心,一般不能登临。如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京天宁寺塔、西安小雁塔、云南大理千寻塔。
    (3)覆钵式塔,是一重实心的建筑,供崇拜之用。如北京妙应寺白塔、北京北海白塔、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
    (4)金刚宝座塔,起源于印度,造型象征着礼拜金刚界五方佛。如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蒙古呼和浩特五塔寺金刚座舍利宝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老子、庄子的人性论观点。

    正确答案: (1)老子主张人性是超善恶的。老子认为人性来自于“道”,在未加雕琢之前是至善至美的。他认为初生婴儿的人性才是人之本性,是至美的,是无所谓善恶的,是超乎世俗的,随着婴儿的长大,现实的人性即有了善恶,因此主张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儿”,
    (2)庄子认为人性来自于天道,是命定的,其最本质的特性就是质朴自然,他特别强调人的自由本性。“生之谓性,率性而为”,这才是人生的最佳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古代人性论代表性观点。
    古代人性论代表性观点:
    性善论孟子,“人之性善,犹水之就下也”;性恶论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无善无恶论告子,“人性之无分善恶也,犹水之无分东西也”;认为人性有善与恶两方面矛盾;
    性善恶混杂论杨雄,“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性三品论董仲舒分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和韩愈分上、中、下品人性。

  • 第14题:

    列举中国古代人性论方面有代表性的主要观点。
    先秦关于人性的争论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恶论、性善恶混杂论和人性三品论等。
    性善论的代表是孟子,认为“人之性善,犹水之就下也”;
    性恶论的代表是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无善无恶论的代表是告子,“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人性之无分善恶也,犹水之无分东西也”;
    性有善有恶论的代表是世硕,认为人性有善与恶两个方面的矛盾;
    性善恶混杂论的代表是杨雄,“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性三品论的代表是董仲舒(人性分为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和韩愈(人性分为上、中、下品人性)。

  • 第15题:

    试述中国古代的人性论。


    正确答案: 1、性善说:孟子是中国古代性善说的主要代表。
    教育的任务:“求其放心”
    教育方法上:注重内省和主观修养的工夫。
    2、性恶说:荀子从他的自然的天道观出发,提出他的性恶论思想。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教育方法上:重视改造和外炼
    3、性无善无恶说: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老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
    4、性有善有恶说:世硕和扬雄是这一观点的代表。
    5、性三品说:董仲舒:“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韩愈:上、中、下三个品级

  • 第16题:

    写出两个中国古代人性论派别及其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性善论:孟子;性恶论:荀子

  • 第17题:

    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种观点是()。

    • A、辩证法的观点
    • B、诡辩论的观点
    • C、相对主义观点
    • D、形而上学观点

    正确答案:B,C,D

  • 第18题:

    简述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孟子用来论证“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他的抽象的天赋道德的“性善说。”“善”即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孟子认为“善”是人生而俱来的本性。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或者说对别人的“同情心”。古代帝王所以有“仁”政,那就是因为他有“不忍之心”。除此之外,人还有其他的天赋本性,即“四端”。
    (1)“四端”
    “四端”即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甚至认为,人跟禽兽的差别极其微小,仅仅在于人是有这些“心”和“仁义”等道德观念。因此,如果没有这四种“心”,就不能算作人。
    (2)“大体”与“小体”
    “大体”指心,即先验的“善性”,“小体”指耳目之欲,即人欲。“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意思是说,“大人”善于保存心中的善性,不使它丧失,并且用“心”来主导耳目之欲,所以是“大人”;而“小人”则不善于保存心中的善性,使它失掉了,而听任耳目之欲无限发展,所以就是“小人。”但在实践中,孟子严格区分“君子(大人)”和“小人”,认为“仁、义、礼、智”这些善行,只有“君子”能保存、能恢复,而“小人”是不会保存,也不可能恢复的。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中国古代的人性论。

    正确答案: 1、性善说:孟子是中国古代性善说的主要代表。
    教育的任务:“求其放心”
    教育方法上:注重内省和主观修养的工夫。
    2、性恶说:荀子从他的自然的天道观出发,提出他的性恶论思想。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教育方法上:重视改造和外炼
    3、性无善无恶说: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老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
    4、性有善有恶说:世硕和扬雄是这一观点的代表。
    5、性三品说:董仲舒:“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韩愈:上、中、下三个品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荀子的人性论观点。

    正确答案: (1)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
    (2)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3)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4)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列举中国古代人性论方面有代表性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先秦关于人性的争论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恶论、性善恶混杂论和人性三品论等。
    性善论的代表是孟子,认为“人之性善,犹水之就下也”;
    性恶论的代表是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无善无恶论的代表是告子,“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人性之无分善恶也,犹水之无分东西也”;
    性有善有恶论的代表是世硕,认为人性有善与恶两个方面的矛盾;
    性善恶混杂论的代表是杨雄,“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性三品论的代表是董仲舒(人性分为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和韩愈(人性分为上、中、下品人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写出两个中国古代人性论派别及其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性善论:孟子,性恶论:荀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种观点是()。
    A

    辩证法的观点

    B

    诡辩论的观点

    C

    相对主义观点

    D

    形而上学观点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请列举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正确答案: (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性本能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人在不同的年龄,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即“性感带”。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口腔、肛门、生殖器相继成为快乐与兴奋的中心。早期力比多的发展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与否。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口腔期、肛门期、性感期、潜伏期、两性期。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儿童是积极主动且能适应环境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功能,认为自我不仅仅是解决本我与超我冲突的简单仲裁者,人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要发挥自我的功能来处理社会现实问题,以便成功地适应环境,此外他还特别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或冲突。要想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人就必须要先解决好当前所面临的危机。学前儿童的发展主要处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的前四个阶段。
    (3)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坚信儿童没有任何先天倾向,他们要发展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养育环境,取决于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对待他们的方式,儿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变化过程,是由个人独一无二的经验锻造的,因此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
    (4)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观点:继承了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信条,与华生的刺激-反应观的不同点在于他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操作性行为的发生频率会在紧随其后的强化作用下增强;同样该行为也能通过惩罚,如不同意或取消特权等,来减少其发生的频率。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一样,都会重复导致积极结果的动作,并消除导致消极结果的动作。每个人的行为模式与环境密切相关。环境塑造了习惯反应,而习惯反应构筑了人格,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了独一无二的个体。
    (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儿童总是观察和模仿周围人们的那些有意的和无意的反应,观察、模仿带有选择性。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儿童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模式,或调整、矫正了现有的反应特点。“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个体还存在自我强化。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儿童就会用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的方法来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儿童还会通过对他人自我表扬和自我批评的观察,以及对自己行为价值的评价,逐渐发展出自我效能感
    (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智力是可以协助个体适应其环境的基本生活过程。“适应”就是指个体能应付现有环境的要求。认知结构,或皮亚杰所说的图式,是指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组织是指儿童将现有的图式结合,而成为新的、复杂的智力结构的过程。组织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适应。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个互补的活动而发生的。同化是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而顺应则是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同化及顺应是两个互补的过程,二者的平衡与失衡,就是促成了认知结构的发展。认知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感知运动期(0-2岁)、前运算期(2-7岁)、具体运算期(7-11岁)、形式运算期(11、12岁)以后。这些阶段的次序是固定不变的,所有儿童都以相同的次序经历这些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以上一个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并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
    (7)信息加工理论:儿童是能根据环境要求修改思想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个体,但是他们认为,发展是连续的,思考过程——感知、注意、记忆、信息分类、计划、问题解决及书写和交谈等综合能力——在各个年龄都很相似,只是程度不同。
    (8)社会文化理论:维果斯基强调儿童能积极主动地探索世界,儿童心理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认知成熟,儿童与成人或年长伙伴的互动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9)社会生态系统论: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