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诱导学生的目标行为,并通过逐步提高奖励标准等措施使之巩固下来的技术。
第1题:
行为强化法的具体方法有:
A、惩罚
B、奖励
C、脑力激荡法
D、强化不相容反应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在示范模仿疗法中,减弱不良行为的效果不能通过以下哪种途径获得()
第5题:
()提出通过“强化”、“消退”等途径来塑造和控制儿童的行为。
第6题:
()是指通过强化每一个小的进步来达到预期行为目标的方法。
第7题:
其中哪一项不属于强化理论塑造行为的四种方式()
第8题:
强化理论中提出的四种强化方式中,自然消退是指()
第9题:
行为塑造法
代币奖励法
强化法
处罚法
第10题:
练习律
反应律
塑造
同化律
第11题:
正强化
消退
奖励
负强化
第12题:
行为塑造
行为训练
行为矫正
行为强化
第13题:
价值观辨析法是指
A、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
B、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较符合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C、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观察并模仿榜样的行为,使自身受到强化,从而实现受训练的目的。
D、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第14题:
第15题:
()是指诱导学生的目标行为,并通过逐步提高奖励标准等措施使之巩固下来的技术。
A塑造
B消退
C强化不相容的反应
D模仿
第16题:
在行为改变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我们把目标行为予以细目化,使复杂行为转化为简单行为,然后利用正增强原理来强化可欲的目标行为,而刺激始终固定不变以达成目标行为,这是利用的()
第17题:
通过逐步()可以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
第18题:
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
第19题:
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第20题:
正强化
奖励
消退
惩罚
第21题:
塑造
消退
强化不相容的反应
模仿
第22题:
行为塑造
示范法
正强化技术
系统脱敏
自由联想
第23题:
华生
布鲁纳
皮亚杰
斯金纳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