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人生观形成的高峰期并逐渐走向成熟期,这在( )。
A.青春期
B.中年期
C.大学阶段
D.老年期
第2题:
第3题:
简述庄子人生观理论的形成因素。
庄子人生观理论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1)时代影响。
庄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从春秋进入战国的关键时期,这期间无论社会生产方式还是政治形势都已发生了极大变化。在这样的时代里,政治的黑暗,国君的昏庸,士人的无耻,以及人民的痛苦,都是可想而知的。《庄子》书中对于这些方面有许多出色的描写,《山木》篇庄子说他自己“处昏上乱相之间”,的确是对他那个时代的很清醒的认识。
(2)哲学主张。
庄子把“道”作为自己哲学的最高范畴。但比起老子,庄子的“道”有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和不可知的意味。《庄子》书中对此有很多论述,如“内篇”《大宗师》突出地说明了“道”的神秘莫测不可名状的理念性。“外篇”《知北游》虽借助寓言对“道”作了更为形象的描绘、指出了“道”所具有的真实可感、无处不在的物质性特征,但在庄子思想中,“道”始终被当作理念的最高存在形态,它一旦产生万物并体现其中,就已经落入次一等状态;人们若执著于万物的分际,辨别其是非,就简直是对大道的破坏。
(3)学术渊源和政治思想。
作为先秦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以来道家学派的基本主张。同时,庄子对于老子、孔子这两位时代最早、地位最重要的学者是各有所取和扬弃的。从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两大学术系统的水火不容,而是在区别和对立之外,显现了畛域模糊和视界融合的新趋向。学术渊源和政治思想。作为先秦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以来道家学派的基本主张。同时,庄子对于老子、孔子这两位时代最早、地位最重要的学者是各有所取和扬弃的。从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两大学术系统的水火不容,而是在区别和对立之外,显现了畛域模糊和视界融合的新趋向。
略
第4题:
简述中小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第5题:
简述依恋形成的阶段。
第6题:
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以及形成的途径。
第7题:
简述国际分工形成阶段
第8题:
简述心智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
第9题:
准备阶段
观察阶段
探索阶段
定向阶段
第10题:
小学阶段
初中阶段
高中阶段
青年中期阶段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简述管理形成阶段。
第16题:
简述中小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形成条件。
第17题:
简述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最进步、最科学的人生观。
第18题:
青少年会提出“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有关人生的种种问题和思考,则说明他们处于人生观形成的()
第19题:
()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第20题: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中,主要存在的两种人生观是()。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