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春秋时期各国的赋税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土地关系和赋税财政制度的根本变革,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上层建筑国家职能的变化,赋税制度的改革对国家行政体制的变革有巨大的影响。
(1)使国家的社会职能发生变化。改革以前,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庶民是君主的奴隶,各级君主必须设立农官监督庶民在公田上劳动。从整体看,这一时期的国家不仅是政治、行政事务的组织者,也是社会生产的直接组织者。赋税改革后,国家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实际上取消了公私田之分,一律按国人什一履亩而税的方法收取实物。这样一来,国家的主要社会职能就仅剩下政治和行政事务性的内容,不再具有直接组织社会生产的职能。
(2)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与基层行政组织的变革。改革以前,土地国有,君主封赐土地以基层行政组织为单位,在政府官员监督下,由基层行政组织负责人组织种族奴隶在公田上进行集体耦耕。改革以后,一家一户的小农成为生产单位,集体在公田上耕耘的“井田制”趋于瓦解。井田制的破坏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庶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可充当甲士,实际已变成向国家交纳什一税的自耕农。庶民可以自由开荒、自由转让土地,进一步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庶民的分化,各种纠纷也随之增多,再加上国家要向农户征收各种赋税,于是产生以农户为单位的“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户口的整顿为基层组织由乡遂双轨制过过度到乡里单一制奠定了基础。
更多“简述春秋时期各国赋税改革对行政体制的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春秋时期,______国最先实行了赋税改革。


    参考答案:齐国和晋国

  • 第2题:

    简述清政府„维新新政‟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六部之首。
    (2)设立商部,管理农垦、农牧、路矿、工商等事务。
    (3)设立巡警部,负责京城及全国各地的警政事务。
    (4)设立学部,总管各省学堂事务,并将原国子监事务归并学部。
    (5)设立财政处、练兵处和税务处。财政处负责筹划全国财政和统一币制,练兵处负责统一军制和编练新军;
    (6)撤裁有名无实的衙门。戊戌变法后死而复生的东河河道总督、通政使司、詹事府被再度撤并,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持制度被正式取消。

  • 第3题:

    简述春秋时期变法与改革的必然性。


    答案:
    解析:
    首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铁器和牛耕使农业生产大大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私田,封建的生产关系也应运而生。各国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积极进行变法,逐渐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起封建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改革与变法也是诸侯们从事霸业的需要。天子权力下降,对诸侯控制已经不能随心所愿,但仍然具有号召力。较为强大的诸侯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从事自己的霸业。

  • 第4题:

    简述“市管县”体制对地方政府纵向间关系的影响及其发展改革思路。


    正确答案: (1)“市管县”体制对地方政府纵向间关系的影响:
    积极影响:“市管县”体制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行政一体化的两个过程同步进行的结果,使长期的城乡分治走向城乡结合。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有助于城乡经济互补与联合,有助于农村城市化;在地方行政体制发展上,加强了省、市、县之间的联系,使市、县两级政府的职能有所扩展。这种体制成为处理省级行政机关与县级行政机关之间关系的主要方式,地级市正在逐渐成为省、自治区之下的辖县层级,在整个行政体系中的重要性得到提升。
    弊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县域经济异军突起,“市管县”体制逐步失去当初的功效,成为束缚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具体表现参见P146-147四点。同时,副省级市和“市管县”体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痼疾:行政区划层次过多、同级政区之间规模大小悬殊、城市数量太少等。
    (2)发展改革思路:主要观点是“减少行政管理层次”,核心是减少“中间层政府”,实质是在省、自治区内,减少地级市的数量或取消地级市,逐步实现省、自治区对县的直接管辖;在直辖市内,减少区的数量或取消区,逐步实现直辖市对街道的直接管辖。中间层政府削弱后,省级政区有能力直接管辖区和县,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 第5题:

    简述各级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正确答案: 1.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完善教育的宏观管理、依法调整、明确并完善各级政府的教育管理权责,发挥各自的积极性;
    2.要处理好中央办学与地主办学、政府办学与社会其他力量办学的关系;
    3.要处理好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
    4.要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
    5要处理好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 第6题:

    春秋时期最早实行的赋税改革是()。

    • A、案田而税
    • B、初税亩
    • C、初祖禾
    • D、量入修赋

    正确答案:A

  • 第7题:

    简述经济体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


    正确答案:经济体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以社会经济为中心的各种具体经济制度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就是所谓的社会资源调配制度,也就是社会资源的调配是以市场机制为主,还是以政府调节机制为主的有关制度规定及其实际运行状况问题。

  • 第8题:

    春秋时期,齐国进行赋税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目的是()

    •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填空题
    春秋时期,()国最先实行了赋税改革。

    正确答案: 齐国和晋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土地赋税制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____制度。

    正确答案: 初税亩
    解析:
    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历程。

    正确答案: 1.1985年5月2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纲领。
    2.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有种特色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3.1994年国务院又颁发了《纲要》的实施意见。
    这些文件均为我国整个教育工作的纲领,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春秋时期各国赋税改革对行政体制的影响?

    正确答案: 春秋时期各国的赋税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土地关系和赋税财政制度的根本变革,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而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上层建筑国家职能的变化,赋税制度的改革对国家行政体制的变革有巨大的影响。
    (1)使国家的社会职能发生变化。改革以前,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庶民是君主的奴隶,各级君主必须设立农官监督庶民在公田上劳动。从整体看,这一时期的国家不仅是政治、行政事务的组织者,也是社会生产的直接组织者。赋税改革后,国家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权,实际上取消了公私田之分,一律按国人什一履亩而税的方法收取实物。这样一来,国家的主要社会职能就仅剩下政治和行政事务性的内容,不再具有直接组织社会生产的职能。
    (2)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与基层行政组织的变革。改革以前,土地国有,君主封赐土地以基层行政组织为单位,在政府官员监督下,由基层行政组织负责人组织种族奴隶在公田上进行集体耦耕。改革以后,一家一户的小农成为生产单位,集体在公田上耕耘的“井田制”趋于瓦解。井田制的破坏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庶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可充当甲士,实际已变成向国家交纳什一税的自耕农。庶民可以自由开荒、自由转让土地,进一步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庶民的分化,各种纠纷也随之增多,再加上国家要向农户征收各种赋税,于是产生以农户为单位的“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户口的整顿为基层组织由乡遂双轨制过过度到乡里单一制奠定了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春秋时期最早实行的赋税改革是()。

    A.案田而税

    B.初税亩

    C.初祖禾

    D.量入修赋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各国进行赋税改革的原因及改革后果怎样?


    参考答案:

    (1)私田一开始,不向国家纳税。私田越来越多,不纳税的田地也越多,拥有大量私田的人越富。可是公家却由于公田的歉收,经济是益困难。于是出现了“私肥于公”的现象,这对于诸侯是很不利的。
    (2)各国诸侯为了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先后进行了赋税改革。
    (3)后果是一定时期增加了财政收入,充实了府库,可是各国实际已放弃了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


  • 第15题:

    简述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对对外开放的影响。


    正确答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推动了经济现代化和综合国力提升,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一部分,促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发展。

  • 第16题: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正确答案: (1)在政治领导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和教育行政的政治领导,建立健全有效的政治领导体制
    (2)在中央、地方、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上,建立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管理的运行机制
    (3)在教育行政权力的配置上,坚持适当分散原则,健全教育行政的咨询、决策、执行、监督等组织体系
    (4)在教育行政职能上,逐步简政放权,使教育行政由重直接管理转变为重间接调控,由重微观管理转变为重宏观协调
    (5)在教育行政手段上,根据教育行政职能的转变,由主要采用教育行政指令、行政监督的方式,转变为主要通过教育立法、教育督导、教育评估、教育规划、教育拨款等手段行使教育行政职能
    (6)在教育行政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上,根据精简和高效原则,科学设计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部门‘合理设置行政职位和职数

  • 第17题: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历程。


    正确答案: 1.1985年5月2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纲领。
    2.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有种特色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3.1994年国务院又颁发了《纲要》的实施意见。
    这些文件均为我国整个教育工作的纲领,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 第18题:

    春秋时期最著名的一次赋税改革是()

    • A、初租禾
    • B、初税亩
    • C、作丘赋
    • D、量人修赋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简述信息化时代对各国政府改革的影响。


    正确答案:1、由于知识爆炸性的增长,使得政府原来的管理模式和运转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无法发挥应有的效力和作用;
    2、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政府治理理念和范式的变革提供相应的技术基础;
    3、信息社会的信息共享和决策分散化的变革,他使得社会团体和广大公民在社会权利结构中日益重要,自主能力得到了增强,既能够对政府的治理进行监督,又能够实现自我治理,形成与政府一道开展合作治理的局面。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

    正确答案: (1)在政治领导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和教育行政的政治领导,建立健全有效的政治领导体制
    (2)在中央、地方、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上,建立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管理的运行机制
    (3)在教育行政权力的配置上,坚持适当分散原则,健全教育行政的咨询、决策、执行、监督等组织体系
    (4)在教育行政职能上,逐步简政放权,使教育行政由重直接管理转变为重间接调控,由重微观管理转变为重宏观协调
    (5)在教育行政手段上,根据教育行政职能的转变,由主要采用教育行政指令、行政监督的方式,转变为主要通过教育立法、教育督导、教育评估、教育规划、教育拨款等手段行使教育行政职能
    (6)在教育行政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上,根据精简和高效原则,科学设计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部门‘合理设置行政职位和职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行政体制与政府机构改革的中心内容。

    正确答案: 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的中心内容:
    (1)改革管理权限,主要是简政放权,扩大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自主权。
    (2)改革政府机构,这是影响行政体制改革成败,公共管理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化发展的要求,我国先后经历过三次大的机构改革,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次机构改革。
    (3)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其改革的内容包括:
    ①确立了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方针,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标准。
    ②建立正常的干部离退休制度,废除领导职务实际上的终身制。
    ③改革干部管理权限,打破干部人事高度集中管理的体制。
    (4)在干部管理方式上,打破单一的委任制度,推行多种任用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春秋时期赋税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春秋时期以齐国为先导,稍后在晋、鲁、楚等主要诸侯国都相继进行了赋税改革。赋税改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铁器工具的出现,使原来的庶民在公田外开辟大量的私田,而不肯努力耕作公田,而影响到各诸侯国的赋税收入。第二,由于春秋时期兼并战争的激烈,使公田上劳动的庶民的负担成倍增加,从而导致他们从公田上纷纷逃亡,同时,国人也因战争负担而日益走向贫困、破产,甚至发生暴动以及拒绝战争的现象,从而导致兵源不足,这一切迫使较为开明的君主进行赋税和军赋两方面的改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各国进行赋税改革的原因及改革后果怎样?

    正确答案: (1)私田一开始,不向国家纳税。私田越来越多,不纳税的田地也越多,拥有大量私田的人越富。可是公家却由于公田的歉收,经济是益困难。于是出现了“私肥于公”的现象,这对于诸侯是很不利的。
    (2)各国诸侯为了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先后进行了赋税改革。
    (3)后果是一定时期增加了财政收入,充实了府库,可是各国实际已放弃了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