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政事堂议事
政事堂是唐代宰相集议政事之所。政事堂会议、由宰相数人参加、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唐初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弘道元年(683)十二月,中宗即位,中书令裴炎以中书负责草拟诏令为由,奏请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至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遂成为宰相日常办公和处理政事的机构。
第2题:
第3题:
袁世凯为适应取消国务院、设置大总统政事堂之需要将原“院令”,改造为()。
封寄交片
略
第4题:
唐朝,政事堂最初设在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并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于政事堂后,分曹以主众务,其五房长官称“堂后官”。
第5题:
唐初唐太宗设政事堂辅制天下:“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人,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指黎民),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据史料判断最初政事堂拥有的权力主要是()
第6题:
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
第7题:
宋朝政事堂中掌管文书案牍的机构是()
第8题:
《文献通考》:“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里指的是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作为议政决策机构。
第9题: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改国务院为()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唐代设政事堂于中书省,以宰相领其事,后代也因此称宰相为()。
第16题:
唐高祖武德年间,设置政事堂,作为议政决策机构。政事堂会议还有轮流执笔和秉笔制度,秉笔宰相的任务主要有主持会议、总结记录、轮班办公等。至此,政事堂已由议事之所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
第17题:
“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则材料说明唐朝三省制()
第18题:
盛唐时期宰相张九龄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挂在政事堂上。
第19题:
结合唐代的政事堂,谈谈秘书部门发挥“协调”作用的重要性。
第20题:
唐代政事堂会议的确立标志着三省制的运行模式完全建立。
第21题:
第22题:
议事堂
政事堂
内阁
军机处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