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论述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相关问题
  • 第1题:

    湖州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仲裁委员会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浙江瑞安市卓奥村村民委员会。 有权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的是以上的哪个。


    湖州市人民政府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湖州市人民政府、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湖州市人民政府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1.责任法定原则。其含义包括:(1)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它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2)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3)在一般情况下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2.因果联系原则。其含义包括:(1)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是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事实依据。(2)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时这也是区分有责任与无责任的重要因素。(3)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3.责任相称原则。其含义包括:(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性质相适应。(2)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者损害相适应。(3)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4.责任自负原则。其含义包括:(1)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2)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3)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纵。

  • 第2题:

    什么是法律责任的归结?试述公正归结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参考答案:

    法律责任的归结,指由特定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
    公正归结原则的含义:公正原则包括分配的公正和矫正的公正,实质公正和形式公正。
    法律制度在利益分配和保护方面,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体现公正和公平。因此,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应当坚持公正原则。
    公正归结原则的要求: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的公正要求是:
    第一,对任何违法、违约的行为都应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二,要求法律责任的性质、种类、轻重要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以及对他人造成的损害相适应,即责任与违法或损害相均衡。
    第三,公正要求综合考虑使行为人承担责任的多种因素,做到合理的区别对待。
    第四,公正要求在追究法律责任时依据法律程序追究法律责任,非依法律程序,不得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


  • 第3题:

    ()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判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的活动。

    A、归责

    B、宣判

    C、结案

    D、执行


    参考答案:A

  • 第4题:

    论述法律责任认定和归结的原则。


    答案:
    解析:
    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归责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存在差别。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责任法定原则是法治原则在归责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它的基本要求为:作为一种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违约者或相关人的责任。责任法定原则的基本特点为法定性和明确性,即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的依据必须事先用成文法形式加以明确规定。
    责任法定原则否定责任擅断、非法责罚等没有法律依据的行为;责任法定原则还否定和摒弃对行为人不利的溯及既往,强调“法不溯及既往”。
    (2)因果联系原则
    在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时,必须首先考虑因果关系,即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具体包括:1)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即人的某一行为是否引起了特定的物质性或非物质性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2)人的意志、心理、思想等主观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即导致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出现的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是否是行为人内心主观意志支配外部客观行为的结果。
    (3)责任与损害相当原则
    责任与损害相当原则是公平观念在归责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含义为法律责任的大小、处罚的轻重应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轻重相适应,做到“罪责均衡”、“罚当其罪”。责任与损害相当原则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性质相适应。2)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3)法律责任的轻重与种类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
    (4)责任自负原则
    责任自负原则的含义包括:1)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2)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3)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纵。
    (5)公正原则
    公平正义是法的重要价值目标。由于成文法的局限性,在法律无法提供精确的归责依据时,归责主体必须本着符合基本社会公正和法律公正的原则精神进行归责。主要表现为: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它要求归责主体在法定责任范围内通过自由裁量确定法律责任时,应当尽量维持裁判标准的一贯性。2)归责过程中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任何人的合法权利都应受到同等保护,任何人的违法犯罪都应受到同等追究。

  • 第5题:

    从法理学的角度看,下列表述不成立的有?

    • A、法律制裁是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方式
    • B、法律责任竞合只能发生在同一法律部门之内
    • C、法律责任的认定、归结与实现依赖国家权力的行使
    • D、在近代,法律责任与权利、义务是不可以相互转移的

    正确答案:A,B,D

  • 第6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定归结法律责任应遵循的原则()。

    • A、责任法定
    • B、责任自负
    • C、罪责相当
    • D、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D

  • 第7题: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原则是()

    • A、责任法定原则
    • B、因果联系原则
    • C、从严处理原则
    • D、责任自负原则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判断题
    法律责任归结原则的首要原则是公正原则。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论述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

    正确答案: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是指对因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法律规定而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认定、追究、归结以及减缓和免除的活动。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是由国家特设或授权的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
    归责,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判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的活动。
    责任法定原则是法治原则在归责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它的基本要求为:作为一种否定性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违约者或相关人的责任。责任法定原则的基本特点为法定性、合理性和明确性,即事先用成文的法律形式明确地规定法律责任,而且这种规定必须合理。
    在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时,必须首先考虑因果关系,即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具体包括:①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即人的某一行为是否引起了特定的物质性或非物质性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②人的意志、心理、理想等主观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导致损害结果或危害结果出现的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是否是行为人内心主观意志支配外部客观行为的结果。
    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是公平观念在归责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含义为法律责任的大小、处罚的轻重应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轻重相适应,做到“罪责均衡”、“罚当其罪”。
    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①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性质相适应。②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③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
    每个人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地位,因此在归责问题上要求遵循责任自负原则。凡是实施了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负责,必须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没有法律依据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不得没有法律依据而追究与违法行为者或违约行为者虽有血缘等关系而无违法行为或违约事实的人的责任,防止株连或变相株连。
    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是指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某些主观或客观条件,可以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刑事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权属于()
    A

    公安机关

    B

    人民检察院

    C

    人民法院

    D

    监狱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基本特征的论述()是错误的。
    A

    法定性

    B

    法律责任的大小同违法程度相适应

    C

    法律关系客体违法

    D

    法律责任由专门的国家机关或部门认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不定项题
    从法理学的角度看,下列表述不成立的有?
    A

    法律制裁是主动承担法律责任的一种方式

    B

    法律责任竞合只能发生在同一法律部门之内

    C

    法律责任的认定、归结与实现依赖国家权力的行使

    D

    在近代,法律责任与权利、义务是不可以相互转移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法律责任的归结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法律责任的归结,也叫归责,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责任归责的结果、责任的成立与否,取决于行为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是否符合相应的责任构成要件。
    归责的基本原则是具体法律部门归责原则的基础,是特定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的体现。

  • 第14题:

    刑事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权属于()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监狱


    参考答案:C

  • 第15题:

    责任法定原则是法治原则在法律责任认定和归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下列哪些是该原则的要求?( )

    A.法律责任应该由法的规范预先规定

    B.不允许任何法的类推适用

    C.国家不能用今天的法要求人们昨天的行为

    D.没有法律授权的任何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不能向责任主体认定和归结法的责任


    正确答案:ACD
    解析:A、C、D三项都是责任法定原则的表现,B项错误在于责任法定并非不允许任何法的类推适用,只是刑事责任的追究上不允许类推。

  • 第16题:

    责任法定原则是法治原则在法律责任认霍和归结问题上的具体运用,下列哪些是该原则的要求?(  )
    A.法律责任应该由法的规范预先规定
    B.不允许任何法的类推适用
    C.国家不能用今天的法要求人们昨天的行为
    D.聂看法律授权的任何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不能向责任主体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


    答案:A,C,D
    解析:
    解析:A、C、D三项都是责任法定原则的表现,B项错误在于责任法定并非不允许任何法的类推适用,只是刑事责任的追究上不允许类推。

  • 第17题: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必定是由违法行为引起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刑事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权属于()

    • A、公安机关
    • B、人民检察院
    • C、人民法院
    • D、监狱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基本特征的论述()是错误的。

    • A、法定性
    • B、法律责任的大小同违法程度相适应
    • C、法律关系客体违法
    • D、法律责任由专门的国家机关或部门认定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定归结法律责任应遵循的原则()。
    A

    责任法定

    B

    责任自负

    C

    罪责相当

    D

    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什么是法律责任的归结?试述公正归结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正确答案: 法律责任的归结,指由特定国家机关或国家授权的机关依法对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和确认。
    公正归结原则的含义:公正原则包括分配的公正和矫正的公正,实质公正和形式公正。
    法律制度在利益分配和保护方面,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体现公正和公平。因此,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应当坚持公正原则。
    公正归结原则的要求:在追究法律责任方面的公正要求是:
    第一,对任何违法、违约的行为都应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二,要求法律责任的性质、种类、轻重要与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以及对他人造成的损害相适应,即责任与违法或损害相均衡。
    第三,公正要求综合考虑使行为人承担责任的多种因素,做到合理的区别对待。
    第四,公正要求在追究法律责任时依据法律程序追究法律责任,非依法律程序,不得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

    正确答案:
    法律责任认定与归结是国家机关或其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因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认定、追究、归结以及减缓和免除的活动。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是一个复杂的法律事实分析和法律价值判断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必定是由违法行为引起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论述法律责任的归结原则。

    正确答案:
    根据现代法律精神和我国法律规定,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责任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种类由法律预先规定。
    ②法律责任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等由法律预先规定。
    ③法律责任的追究主体、承担主体也需由法律预先规定。
    遵循责任法定原则,就意味着要排除责任擅断:任何机关或个人都不得在法律的明文规定之外随意创设法律责任,或者随意加重或减轻法律责任;它要排除“非法责罚”;它要排除有害追溯。
    (2)因果关系原则
    此处所言因果联系包括两个方面:
    ①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即特定的物质性或非物质性损害结果(包括既成的结果和即成的结果)是不是由该行为引起的。
    ②心理活动和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即违法者的行为是不是其思想支配肉体的结果。
    (3)责任相当原则
    责任相当原则是指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相适应,其基本含义是法律责任的大小、法律惩罚的轻重应与违法行为的轻重相适应,做到“罪责均衡”“罚当其罪”。
    其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的性质相适应。
    ②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
    ③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
    (4)责任公正原则
    公正是归责的道德基础和价值基础。在归责问题上,公正原则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至少包括下列几项具体的原则:①有责必究原则;②责任平等原则;③责任自负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