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外在的社会环境,与个体的内在心理系统关系不大。
第1题:
A同化
B异构
C顺应
D图式
第2题:
人们的金融产品选择依赖于两个因素:()
A.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B.心理因素和内在因素
C.个人自身的因素和内在因素
D.外在因素和外部因素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被叫做归因。
第6题:
遵从阶段又是品德形成的一个不可或缺环节,为了提高品德的发展水平和稳定性,应特别注意提高个体在遵从社会规范之后的内在奖励和()
第7题: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第8题:
动机是导致个体产生行为的原因,引起动机的主要来源有()
第9题:
把外在的要求转变为自己的态度,即变成了自己的内在的心理准备状态,这一品德形成阶段是()。
第10题:
强调内在认知事件
强调个体外在事件
内在事件与外在事件融合在一起
强调入的行为
强调入的思维
第11题:
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
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第12题:
个体内在的生理基础
个体内在的心理基础
个体外在的全部环境
父母
第13题:
A.内在条件需求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
D.人为环境
E.外在条件刺激
第14题:
外在道德要求与个体原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即( )之间矛盾的基本表现。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教育者与德育中介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D.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
第15题:
第16题: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有()。
第17题:
品德具有个体性特征,个体性特征具体体现在
第18题:
关于品德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第19题:
人的行为与心理密不可分,行为是心理活动的()。
第20题:
残疾人适应理论的心理理论()
第21题:
外在表现
心理特征
行为原因
情绪来源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内在条件需求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为环境
外在条件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