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脱碳吸收溶液中,半贫液决定脱碳(),贫液决定脱碳系统()。”相关问题
  • 第1题:

    脱碳速度决定于()及钢液与氧的()的大小。


    正确答案:供氧方式;接触面

  • 第2题:

    碳丙液脱碳中净化气中二氧化碳超标的原因有哪些,正确的是()

    • A、脱碳塔气液比太小
    • B、进脱碳塔的碳丙液温度高
    • C、进脱碳塔的碳丙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低
    • D、碳丙液被稀释,浓度低

    正确答案:B,D

  • 第3题:

    在循环气系统中()上设置了直接氮气充入口。

    • A、富循环气管线
    • B、贫循环气管线
    • C、贫、富循环气管线
    • D、去脱碳系统管线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全部半贫液泵均不上量的处理方法是()

    • A、脱碳系统作停工处理
    • B、停止两塔循环
    • C、降低贫液量
    • D、降低装置处理量,提高贫液量

    正确答案:D

  • 第5题:

    脱碳工序当脱碳液的总碱度为27~30%时,其吸收能力为()标准m3/m3脱碳液。

    • A、30~40
    • B、23~25
    • C、20~23
    • D、40~45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脱碳工序贫液在进入吸收塔之前有()经过滤器过滤。

    • A、1/5
    • B、1/10
    • C、1/3
    • D、1/2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脱碳工序贫液进入吸收塔之前,有一部分经过滤器除去()。

    • A、能导致起泡的机械杂质
    • B、能使后续工序催化剂中毒的物质
    • C、吸收液中结晶出来的K2CO3
    • D、B与C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脱碳工序为了防止吸收塔和解吸塔操作时起泡,应定期在()管线上加入防泡剂。
    A

    富液进入解吸塔及半贫液离开解吸塔

    B

    离开吸收塔的富液

    C

    离开解吸塔的贫液

    D

    进入吸收塔的半贫液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脱碳工序贫液在进入吸收塔之前有()经过滤器过滤。
    A

    1/5

    B

    1/10

    C

    1/3

    D

    1/2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脱碳工序离开解吸塔塔顶三层泡罩塔板的水分别回流至解吸塔下段填料的顶部及底部,其目的是()。
    A

    避免半贫液过稀

    B

    避免贫液过浓

    C

    避免半贫液过稀及贫液过浓

    D

    回收利用洗涤水降低成本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脱碳工序贫液来自(),半贫液来自()。
    A

    吸收塔塔底;吸收塔中部

    B

    吸收塔中部;吸收塔塔底

    C

    解吸塔塔底;解吸塔中部

    D

    解吸塔中部;解吸塔塔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脱碳工序当脱碳液的总碱度为27~30%时,其吸收能力为()标准m3/m3脱碳液。
    A

    30~40

    B

    23~25

    C

    20~23

    D

    40~4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脱碳系统进液、建循环的过程。


    正确答案: 打开常解塔补液阀,按操作法启动补液泵(P-0705)向常解塔进液。
    常解塔液位LIA-0704达到60%,打开进汽提再生塔补液阀,关闭常解塔补液阀,向汽提再生塔送MDEA溶液。
    确认再生塔液位LICA-0705达到60%~80%,按操作法启动贫液泵(P-0701A或B.,根据汽提再生塔液位LICA-0705手动调整FICAS-0704流量向吸收塔输送MDEA溶液。
    当汽提再生塔塔液位稳定在40%~60%后,将LICA-0705投自动。将吸收塔压力PIC-0704设定在2.0MPa,并投自动。
    缓慢开吸收塔中压充氮阀,提高吸收塔压力PIC-0704至2.0Mpa后关闭吸收塔充氮阀。
    吸收塔液位LICA-0701达到40%~60%,缓慢开吸收塔液位调节阀LV-0701,向闪蒸塔进液。
    调整LV-0701,吸收塔液位维持在50%左右,LICA-0701投自动。
    提高闪蒸塔压力PICA-0711设定值至0.7MPa,打开闪蒸塔充氮阀充压至0.7MPa,关闭闪蒸塔充氮阀。
    闪蒸塔液位LICA-0706达到40%~60%,缓慢开LV-0706给常解塔进液。
    当闪蒸塔塔液位稳定在50%左右时,将LICA-0706投自动。确认常解塔塔液位达~60%,按操作法启动溶液泵(P-0703A或B.。
    调整FV-0707,向汽提再生塔进液。
    打开ST-0709A或ST-0709B出口压力表根部阀、进出口阀。确认吸收塔、闪蒸塔、汽提再生塔、常解塔液位均在40%~60%,且稳定,按操作法启动半贫液泵(P-0702A、B或C.。
    根据常解塔液位LIA-0704调整FICA-0703流量,向吸收塔送液。
    确认吸收塔、闪蒸塔、汽提再生塔、常解塔液位均在40%~60%,且稳定,按操作法停补液泵P-0705,关闭补液管线上两切断阀。

  • 第14题:

    脱碳系统正常开车步骤,正确的是()

    • A、开车前控制小氨槽液位到70%
    • B、开车前开溶液泵给气提塔补液,液位控制50%
    • C、开贫液泵进口阀排气,启动贫液泵,控制脱碳塔液位在40%
    • D、开脱碳塔气体进口阀,给脱碳塔补压,当压力大于1.0MPa后,缓开脱碳放空阀

    正确答案:B,D

  • 第15题:

    化学药剂是从()加入到净化溶液中的

    • A、贫液泵入口
    • B、贫液泵出口
    • C、半贫液泵出口
    • D、吸收塔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贫液循环量越高,脱碳吸收塔出口残余CO2含量()

    • A、越低
    • B、越高
    • C、不变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脱碳工序吸收塔出口的高压富液可以不用泵直接送常压解吸塔,本工艺采用的方法是()。

    • A、利用压差直接输送
    • B、富液通过减压阀后直接进入解吸塔
    • C、用富液带动一台水力透平作为输送贫液的能源
    • D、用富液带动一台水力透平作为输送半贫液的能源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脱碳工序离开解吸塔塔顶三层泡罩塔板的水分别回流至解吸塔下段填料的顶部及底部,其目的是()。

    • A、避免半贫液过稀
    • B、避免贫液过浓
    • C、避免半贫液过稀及贫液过浓
    • D、回收利用洗涤水降低成本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脱碳工序贫液来自(),半贫液来自()。

    • A、吸收塔塔底;吸收塔中部
    • B、吸收塔中部;吸收塔塔底
    • C、解吸塔塔底;解吸塔中部
    • D、解吸塔中部;解吸塔塔底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脱碳工序贫液进入吸收塔之前,有一部分经过滤器除去()。
    A

    能导致起泡的机械杂质

    B

    能使后续工序催化剂中毒的物质

    C

    吸收液中结晶出来的K2CO3

    D

    B与C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脱碳工序吸收塔出口的高压富液可以不用泵直接送常压解吸塔,本工艺采用的方法是()。
    A

    利用压差直接输送

    B

    富液通过减压阀后直接进入解吸塔

    C

    用富液带动一台水力透平作为输送贫液的能源

    D

    用富液带动一台水力透平作为输送半贫液的能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影响脱硫、脱碳贫液温度的因素?正常生产中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影响脱硫贫液温度因素:
    1、再生塔底温度高;
    2、E4005、E4004、E4003换热器换热效果不好;
    3、E4002水冷器循环水量小或循环水温度偏高,降温效果不好;E4001一次水冷却效果不好;
    4、TI3019温度高,导致出脱硫塔富液温度高,进而提高了贫液的温度。
    正常生产脱硫系统温度控制:
    1、控制好再生塔底温度在130±5℃,塔顶温度101~105℃,PI4008压力控制在25±5Kpa,调整好回流水量;
    2、注意监控好E4005、E4003、E4002、E4001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3、E4002循环水保证进出口温差在6℃以内,E4001一次水保证进出口温差在10℃以内,与调度室加强联系,确保TI4009温度小于30℃。
    影响脱碳贫液温度的因素:
    1、氨冷器降温效果不好;
    2、气提氮气或气提空气的流量控制;
    3、贫液水含量的高低。
    正常生产脱碳系统温度控制:
    1、氨冷器氨液位不可控制太高(30%),每周一进行排油,以保证换热效果;
    2、控制好气提氮气的流量;
    3、每班进行两次脱碳塔前分离器的排放,以确保脱碳水含量在正常范围内;
    4、开脱水时注意贫液温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脱碳工序半贫液/贫液(质量比)为()。
    A

    3:1

    B

    1:1

    C

    1:3

    D

    2:1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